古韵流芳万寿宫(探寻永兴商业古镇的历史—之十二)

安守琴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成为了永兴古镇人意识里的虚拟,印象中的楼宇已变得模糊不清。然而,万寿宫曾经真真切切地存在于这个小镇中,给人以梦幻般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走进永兴蜿蜒幽静的小巷,去寻找遗落在灰墙瓦黛中的烟雨旧梦。那一座座虚掩着的大门和那些伸延到各个角落里的石板小巷,好像把人带进了一个古韵天然的禅修之地,一切是那么安然,一切又都显得那么隐约。</p><p class="ql-block">沧桑斑驳的老屋,黝黑的老书桌,泛黄的旧书,一壶淡淡清香的绿茶,一帘银色流溢的月辉,这是梦一样的宁静画面,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让浮动的心灵寻得一隅安放之处。而在这个演绎过许多故事的黔北古镇,一切又都是那么自然与纯朴。</p> <p class="ql-block">遁入时光隧道中的万寿宫,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雕花窗,流檐翘角,宏伟壮观。厚重斑驳的大门里隐匿着一段似水的年华。高亢的唱腔,似乎还回荡在万寿宫的戏楼里,琅琅的读书声飘向天井上面的那一方蓝天,又坠入到波光粼粼的湄水里。随着悠悠的流水,变成了一个再也回不来的梦。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据《湄潭县志》所载,万寿宫由客居于永兴的江西人所建,为永兴古镇三宫四庙之首。在旧时,只要有江西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是为了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祖籍汝南(现河南他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晋武帝死后,政局不稳,惠帝昏愚,贾后独擅朝政,引起八王之乱。任四川旌阳县令十年之久的许逊,毅然弃官东归。东归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东晋宁康二年即公元374年,他在136岁时去世。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大中祥符三年宋真宗将其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政和六年赐名“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数量不下几百座。这些大大小小的万寿宫,如同一根红绳将在外的江西人串到一起,串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网络。据章文焕先生所著的《万寿宫》一书统计,在历史上天下万寿宫多达1400余座,令人瞩目。其中,江西省内万寿宫数量600多座,分布于11个地市的40多个县区与乡村。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已被破坏,有的已找不到踪迹。万寿宫,这一座座建筑宫殿,是江西人的标志,更是万千漂泊在外的江西人以及曾经的江右商帮的精神宫殿。它不仅仅是为商而设,更带有崇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湄潭永兴的万寿宫,自首次新建后,又两次维修,三次复修。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一次维修于咸丰元年(1851年),由江西人抽派厘金购置土地维修和扩建,咸丰乙未年(1859年)因号军之乱,致使其内有所损毁;同治壬申年夏(1872年)复修,于光绪庚辰年(1880年)秋竣工。万寿宫系穿斗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构成建筑群,结构严谨,规模较大。正殿前的大院为正方形青石板铺成。戏楼背面为青砖砌成的牌楼,构成万寿宫正门。是一座工艺精湛,木雕、石雕等部件雕刻细腻,人物花草图案逼真的建筑宫宇。戏楼面阔三间,进深9米,中间为戏台,两侧是戏廊和休息室;主体构架为四棵金柱支撑。柱础由花纹各异的八角型白绵石雕成。台口横枋、檐口横枋、左右戏廊横枋、望柱,都有木质浮雕和透雕花草人物图数十副。临街牌楼为四柱三檐,二层正中铸镌“寿”字;前天井宽敞明亮,为货物交易市场;后是大殿及两庑,作为道士居住和议事用;再后为戏楼、藏经阁。藏经阁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两侧分别为卯厅、正厅、钟鼓楼,整体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万寿宫为砖木结构 ,除四周风火墙采用永兴当地烧制的砖,以一顺一丁砌成外,其余用砖都是从江西而来的彩釉寿字砖。这砖呈正方型、压印凸起以各体寿字,上蓝、绿、黄等各色彩釉烧制。早前,江西会馆规定,凡江西商人经商到永兴的,每次从江西进货归来,必须驮釉砖一块为入市凭证,也就是说的敲门砖 。釉砖主要用于临街牌楼和大正二殿。按万寿宫的建筑规模,和后来的修复所需釉砖数以万计来算,为什么江西商人不在永兴就地取材,而千里迢迢从江西运来?万寿宫门前的碑文上所写:“欲聚萍踪于异地,必先联梓里之情。”碑文一语道破原委,那就是离乡不离土的故乡情,江西人吃苦耐劳的毅力,在异地他乡抱团发展的团队精神。所以,这么多年来,大家都说,江西会馆是江西商人用汗水堆砌而建的。其时,永兴古镇这座精雕细刻的万寿宫是黔北较为壮观的建筑。江西人能在永兴场占有一席之地与此不无关联。 。</p> <p class="ql-block">(图为:万寿宫寿字砖)</p> <p class="ql-block">1940年浙大西迁遵义、湄潭、永兴。浙大一年级新生部在永兴办学近七年,一部分学生就住在万寿宫。其时,万寿宫进门左右两排是两层楼房,学校在里面放置叠床,靠近窗子装一排宽木板权当桌子,这就是男生宿舍。而女生宿舍在万寿宫最里面,她们进出都要经过男生宿舍前的杂院,难免被男生品头论足一番。每每这时女生都会羞涩地一笑而过。浙大的食堂也设在万寿宫内,饭厅只有桌子,没有凳子,饭点到了,学生们围桌而吃饭,尽管菜品简单,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浙大西迁到永兴办学,对永兴古镇有着较大的影响。其时,永兴人以经商为主而忽略了文化。商人们认为,只要会做生意就不会挨饿,读书习文不能当饭吃,所以,无论是富商的子女还是穷人的孩子都不会去私馆读书。浙大师生到永兴后,大多数富商家里都有学生借住,朝夕相处与言传身教,让富商们动了让孩子们读书的念头。此时,毕业于贵阳法政师范学校的陈如庄辞去了在湄潭中学任教的工作,再次考入大夏大学,毕业后在凤冈创办了凤冈中学,兼任校长。1943年陈如庄与张溪河、苏善之、冉崇华、苏君志、何介三、郭家祥、吴雪俦等创办了民生中学,董事会公推陈如庄为民生中学校长。学校就设在万寿宫内。万寿宫可容纳学生五百余人。陈如庄为学校题了校名,并制定了"业精于勤"的校训。民生中学开办之初,聘请了浙大的教授,讲师、学生任教。</p> <p class="ql-block">后,由于政治大环境的需要和城镇改造,万寿宫被人为地拆除了。万寿宫的消失,将留给古镇人的是永远的遗憾。然而,万寿宫与永兴古镇都不是单一的,它们在两百余年的相处相融中,完成着彼此的映照与责任,也给古镇人留下了深深的眷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泱泱华夏,无论一族,一宗,一国,千里万里的路程都始于坚韧不拔的跬步。而万寿宫,却是历史留给永兴古镇永远的精神路标。</p> <p class="ql-block">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复制、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