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最近,宅家整理图片资料,一张照片引起我的回忆,那是三十六年前为拍摄对台专题宣传片《怀远花鼓灯》,摄制组与当时的花鼓灯老艺人的合影,如今,这些老艺人基本都已作古,但他们毕生倾注心血的花鼓灯艺术却薪火相传,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将这一珍贵的照片发出来,同时配上我当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有关对外宣传媒体发表的花鼓灯艺术文章整理后,与朋友们分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2年9月,中国文化部、中国舞蹈家协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研讨会”上,中国著名花鼓灯艺术家冯国佩先生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代表冯德琳娜.葛贝伊女士和中外舞蹈家的要求,即兴作了花鼓灯表演。一位外国舞蹈家情不自禁地说:“中国的花鼓灯可与西方芭蕾相媲美,可称得上东方芭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花鼓灯是汉民族独特的民间歌舞形式。它从宋代起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风台、怀远这一带。在长期的发展中,花鼓灯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怀远常坟的花鼓灯,蚌埠东郊的卫调花鼓和风阳燃灯的双条花鼓,人称“淮上三花”。其中,尤以怀远花鼓灯为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花鼓灯,由歌、舞、器乐三部分组成。舞场上有手持青竹扎架、花绸伞,表演各种舞伞动作,并起着全场灯班领舞领歌的“伞把子”;有穿短上衣,灯笼裤,头扎白毛巾,活泼麻利的“鼓架子”;有头顶红绸彩球,身穿彩衣彩裤,腰扎石榴长裙,俏丽动人的“兰花”。女角“兰花”大都由男子扮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被誉为“千里长淮一支兰”的原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安徽分会副主席、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冯国佩先生就是善演兰花的高手。他出生于花鼓灯表演世家,十二岁就登场献艺,男扮女装,使人难辨真假。冯老一生献身于花鼓灯艺术,他创作独创动作,如“双拐弯”、“单拐弯”似游龙戏风,夺情动人;他的“喜鹊登梅”“仙人摘桃”,优美的舞姿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先生看过冯老舞蹈后,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前总以为日本歌舞伎的扇功比中国好,其实不然。花鼓灯的扇舞,比日本歌舞伎的扇功要丰富得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花鼓灯舞蹈动作分为“大花场”和“小花场”。大花场是群舞,由数对鼓架子、兰花齐舞,其舞蹈的出场和图形变换又由伞把子穿插引领。传统的大花场有“五朵梅”、“龙吐须”、“九连环”等舞蹈。“小花场"即是三人舞和双人舞,有时也有独舞,脍炙人口的“抢扇子”、“抢板凳”、“抢手帕”则是它的传统舞蹈。许多著名的花鼓灯老艺人,均以独技的小花场作为自己的“绝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花鼓灯的灯歌,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语言朴实生动。艺人们编词的智慧极为惊人,往往见到什么就能唱什么,甚至连唱几个小时都不重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花鼓灯的演奏,是以节奏明快的打击乐为主,即花鼓、大锣、大钹三大件,配及小钹、镗锣等。偶而在后场小戏中配以唢呐、二胡、三弦伴奏。这些打击乐在长期为歌舞伴奏中,形成了自己的鼓谱曲牌,称之为“番子”、“点子”。每个“番子”和“点子”又都有生动形象曲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像被称为“花鼓王”的艺名叫“老蛤蟆”的常春利老人,当年已七十多岁,但他打起花鼓,犹如龙腾虎跃,脚下生风。他打的“蛤蟆跳井”“老牛喘气”,不仅点子扎实,干净利落,而且神态自若,形声一体。老人每鼓首必饮酒,酒助鼓声,鼓加酒兴,常常一打数小时不下场,谁见了无不嗔目结舌,打心里称好叫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已从田间地头登上了众人欣赏的艺术殿堂,并且,还形成了花鼓灯歌舞剧这一独特的戏剧形式。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玩灯人的婚礼》分别被搬上银幕,全国许多文艺团体多次到淮河采风学舞,原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在蚌埠建立了花鼓灯艺术研究室,对花鼓灯艺术进行系统的研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在花鼓灯故乡安徽怀远县,再现了千班锣鼓百般灯的盛况,花鼓灯艺术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一个由农民组织的全国第一家花鼓灯歌舞团,第一家国家级花鼓灯传习基地,第一家花鼓灯艺术村出现并活跃在江淮大地上。我衷心祝愿花鼓灯,这朵淮河岸边古老的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彩。</b></p> 当年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花鼓灯艺术文章 当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采访花鼓灯老艺人冯国佩先生文章 耄耋之年的冯国佩老先生依然活跃在花鼓灯舞场上 花鼓灯老艺人“小白鞋”郑九如先生 花鼓灯老艺人杨在先先生 花鼓灯老艺人梅其柱先生 花鼓灯老艺人石春彩先生 花鼓灯老艺人常千德先生 花鼓灯艺术国家级传承人、舞蹈家娄楼老师 花鼓灯艺术国家级传承人、舞蹈家金明先生 花鼓灯艺术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