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贺双辽太平鼓

常柏林

<p class="ql-block">七律•贺双辽太平鼓</p><p class="ql-block">文/常柏林</p><p class="ql-block">鼓乐铿锵祈太平,早于唐代盛于清。</p><p class="ql-block">披红亮相中南海,结彩登台世纪城。</p><p class="ql-block">团扇歌时花展穗,腰铃舞处韵含情。</p><p class="ql-block">百年古镇传承远,辽畔非遗载贺声。</p> <p class="ql-block">双辽太平鼓</p><p class="ql-block">双辽太平鼓</p><p class="ql-block">双辽太平鼓,也叫吉林单鼓(有大小两种),是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似团扇,用扁状铁条为圈,蒙以驴(或羊)皮,柄下端铁圈上着麻花条状小铁环数枚,握手约半尺,缠有皮条。有的在鼓面上画有花草,人物等彩绘,还有的在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穗。表演时左手持鼓,右手握一鼓鞭(竹制,下缀红绒穗),边舞边击,鼓和小铁环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表演时结合舞蹈说唱(即边舞边唱),所以说它是一种歌舞兼有说唱的东北民间艺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辽太平鼓历史悠久,流传清晰,产生于唐代以前,盛于清代。吉林双辽属古夫馀国旧地,《后汉书》中记载夫馀国曾有“迎鼓”,《晋书》记载过“乐人舞鼙鼓”,可见这种鼓舞与古代吉林人的生活的渊源。唐代史书上也有鞞鼓舞、团扇舞的记载。而今之太平鼓有柄、也是团扇形,考古学家已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类似今天的太平鼓的实物,可谓其时有据。据太平鼓艺人世代相传的说法是,太平鼓产生于唐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带兵东征高句丽,以本地习俗打起太平鼓,祭奠大唐阵亡将士。此后,世代因袭,并在东北和关内流传,至今仍有《唐二主征东》太平鼓鼓词留存于世。东北太平鼓主要用于祭祖、还愿和祈福酬神等仪式活动。人们想通过这一活动,来祈求天上-及地下的祖宗,保佑家宅兴旺,免去病灾。是我国东北满汉两族人民的祭祀、庆祝的歌舞形式。</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常柏林,男,现已退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理事。历任四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四平市企业文联副主席,四平市新诗学会顾问。已出版个人专著《流年》、《诗与成才》,著有格律诗集《芷兰集》、《四平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