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最好的修行——滨城区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读书交流(一)

atao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卷有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闲暇之余,一杯清茶,一卷书香。享受阅读的惬意,感悟生活的美好,在诗意的生活里,人生才富有乐趣。读书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求是”,在“求是”中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是净化心灵良药,反思乃丰富育人之方 !阅读虽说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阅读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好伴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写作》的第一章,基本问题:重识教育写作</p><p class="ql-block">【领读人】王阿陶</p><p class="ql-block">【阅读时间】7月16日-7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内容】第一章P1-25</p><p class="ql-block">【分享要求】1.摘录原文精华,做好读书笔记。2.结合实践,反思教学,撰写心得。并于7月23日前分享到本群,期待大家的精彩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沐浴在幽幽的书香中,沉浸在暖暖的静默里,我们在书中体会“漫卷云舒,洗涤情怀”的快乐。默默浏览着各位同仁的心得体会,感动于各位老师的认真阅读,更感动于各位对教育事业的一片深情,一篇篇读书心得体会见证着老师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滨城区第三中学 张海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让我对教育写作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之前,我认为写作于我是很遥远的事情,一是观念里认为“实践”才是自己应该做好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二则由于缺乏专门的学术训练,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欠缺,要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感到困难重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写作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却是尤为重要的。它不仅在于教师将写作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教师把教育教学经验转化为切实的研究成果,并让其充分服务于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作可以帮助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情境中长期积淀的实践智慧梳理、表达出来,让教师的经验与思考形成可以公开与交流的成果,在专业范围内得到检验、评判与推广。使教师的个体经验可以被认识、被实践、被推广,并且能在传递和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生长、改造,从而更加丰富和成熟。所以,写作不论是对于教师自己的发展成长还是教育的进步,无疑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p> <p class="ql-block">首师滨中 王阿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活。讲授知识、与学生沟通交流、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把教育延伸到学生家庭、把文化传播至社会……表面看,我每日的工作普通至极,不过是在完成一项项教学任务罢了。但实际上,我能过这样的生活,能陪着孩子们成长,和他们一起读书学习,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我的生物学课堂上,学生和我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我的学生是主演,导演有时是我,但更多时候是“真理”与“创新”。在故事中我领悟到新课程带给我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的各种素材,尽可能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生物结论,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我把自己教育生活中的美捡拾起来,经过思想的加工和打磨,做成一件件教书育人“艺术品”,用她来装饰自己的教育人生,记录了我的教育思考,承载了我的教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梁才中心校 刘庆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来,总向把身边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写作需要我们将零散的经验明晰化、系统化、结构化,然后提笔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选题立意、布局谋篇,还要从专业的视域出发,这样的写作也就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我们在实践—反思—提升中甘之如饴,从而体会到创造的欣喜和成长的幸福。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学会观察与积累,学会追问与思考,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造,把这些经验所得放入自己的“文件夹”内。有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教育写作还需遵循学术规范,我们还要不断锤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自己的教育写作成功成为“形”与“质”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三河湖实验学校 白芳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周阅读了《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的第一章,本章是针对“中小学教师重实践,高校教师重理论,从而使教育写作处于边缘地带”的现状展开的。在本章中,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教育写作是实践者与理论者的完美融合。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在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标准在这里明确了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教师的生活是不缺“实践”的,我们每天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事件,也能随时迸发出一些零碎的教育灵感,也就是说,我们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源头活水”,但是,我们缺少反思的习惯,不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就像作者说的:“未经总结和提升的感受,如同干花,可以留存,却无法酿出花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章的论述就是呼吁中小学老师主动去观察教育中的现象,用已有的认知去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同一问题长期关注,在摸索中找到最佳的解决策略。最后把自己的方法总结出来与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擅长的调查报告、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写作,如果长期坚持写作和思考,最终就能形成个人的教育思想体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只有用心看、动手写,用脑想,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能力稳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滨城区第五中学 张艳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静下心来读完了第一章,重拾教育写作的全部内容,感觉颜莹老师每一句话都说到我的心坎儿里。我特别想说再这一章里颜莹老师表现出了对一线教师的了解理解和关注关切。他呼唤教师要“觉醒”,要“寻找丢失的身份认同”;她鼓励教师要“建立专业视域下的表达自信”;她启发教师要”表达教育情景中的实践智慧”。在此基础上,她提出“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她说,未经总结和提升的感受如同干花,可以留存,却无法酿出花蜜。更多时候这些丰富的实践体验只能以记忆的形式留存于脑海中,只会在个别时刻随机唤起。因此,对教师来说,要将连续经历上升为可以运用的教育经验。就要跳出实践性的行动逻辑和细节的泥沼,用思考与实践保持一点距离,然后,她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教育写作就是拉开这段距离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我感受到的颜莹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故弄玄虚,而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和对一线教师的殷切期望。她回应了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写作方面存在的疑惑、困惑、和为难、畏惧等心理活动。因此,这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重要价值,体现了在为教师们进行专业表达而加油助力!</p> <p class="ql-block">北城英才学校 王玉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教20多年以来,今天手捧这本《教育写作》,思考自己的教学生涯,我对教育写作这件事情又有了不同的思考和认识。1. 我们每天都处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身边有大量鲜活的教育生活素材,所以我们要做教育的有心人,要唤醒自己的教育研究意识,要增强对教育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要学会从平淡中发现精彩。2.我们每天都处在教学的第一线,也就是我们都做了,但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把它写出来,所以我们以后应该善于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去理解和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蕴含的问题,要学会追问和思考,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发酵,来发掘经验中的思想和规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应尝试着用新的做法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用教育实践的探索和创新进行创作的积淀,这样才能开启我们行为教学的创作。3.我们还应努力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广泛的涉猎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关照实践,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揭示教育现象中的问题和成因,助力于自己的教育写作。4.同时,我们还应该更清楚地了解各种文体的文本特征和写作技术,这样才能够在写作的时候努力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让自己更科学,更准确,更专业的进行表达。5.在进行教育,写作的过程中需要精心选题,谋篇布局,准确表达等多种技巧和能力。希望在以后的教育写作的过程中,能不断的实现思想与实践的创新与飞跃,自己也能不断走向优秀,走向更广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北城英才学校 刘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育写作首要的关键词就是长期沉淀,作者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高下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写作水平的高下。写作的过程需要教师用系统的思维去架构表达框架,组织材料;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去论证表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释问题缘由;用强大的概括能力进行提炼总结。教育写作从不是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生活,而是融于教师教育生活之中的专业行走方式。</p> <p class="ql-block">滨城区第六中学 吴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章重识教育写作,分析了教师教育写作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写作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了解写作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其实,书中提到的问题我是存在的,害怕自己写的没有理论深度不愿写,只写一些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总结等等。在面对写作方面,教师要不畏惧,不退却,及时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写教育叙事,可以写教学案例、可以写教学反思、可以记录自己某一瞬间的思考……写的多了,回过头看看时,你会发现自己进步很多。当然,教育写作也不是非得要我们升华到有理论高度,主要是让我们通过思考去不断修正教学理念,以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滨城区第三中学 尹立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章重识教育写作,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为何与何为,对教师教育写作问题的再认识,教师通过写作,发现、表达教育现场中鲜活的教育问题,为理论研究开拓视域。教师写作的丰富样态和成果可以为理论建设提供源泉。第二节介绍了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写作是教育生活,成为教师思维省察的对象,助理教师成为理性的实践者。它能够将教师零散的经验明晰化,系统化结构化,实现个体经验向教育生产力的转化。教育写作直接助理教师的专业表达,更有助于多向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写作是创造性教育生活的敲门砖,能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体会到创造的欣喜和成长的幸福。第三节,教师教育写作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见。教育写作萌生于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惊喜和参悟,意味着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在写作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中小学老师主动去观察教育中的现象,用已有的认知去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同一问题长期关注,在摸索中找到最佳的解决策略。最后把自己的方法总结出来与人分享。如:学生的星期一综合症。针对星期一学生上课没精神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课堂的趣味性,周末作业的数量,周末学生的作息安排三个维度去追踪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就可以从控制数量,丰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安排周末影院,周末美食等活动,并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体会到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老师把提升作业质量的过程记录下来,几能改进教学工作,又能形成对家庭作业的个人经验,在与他人的分享中,更能促进自己经验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深刻体会道: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只有动手写,用脑想,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能力稳步提升。思中行,行中写,写中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爱读书的人内心世界是丰盈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生命浸润在书香的芬芳里!</p>

教育

写作

教师

教学

实践

我们

思考

自己

生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