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辛特拉•科英布拉

wusheng

<p class="ql-block">北欧樱桃挂红的季节,往年都是携家带口回国探亲访友之时。今年已经是第三个暑假不能返乡,而世界其它各地已基本全部开放,于是决定出门远游两周,目标欧陆西南的葡萄牙,飞机航程近四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虽然去年十月去过德国北部,今年春天也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科莫湖小住一周,但两次都是驾车游。这次是两年半以来第一次去机场。七月初北欧航空深陷劳资纠纷,飞行员工会发动罢工,航班纷纷取消。幸好我订的是同为星空联盟的葡航班机,得以准时出发。两年没坐过飞机,摇摇欲坠的北欧航空依然认可我的常旅客身份,得以享受快捷安检和贵宾室的便利。行前仔细准备的疫苗接种证明,无人检查,全靠自觉。机上除了全程必须戴口罩,似乎一切没有什么不同。飞机腾空而起之时,我照老习惯打起了盹。</p> <p class="ql-block">飞临里斯本上空。</p> <p class="ql-block">城市历历可见,图中的塔状建筑为里斯本大耶稣像。</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在塔霍河流入大西洋的入口处。图中桥梁为四月二十五日大桥,名字源于1974年4月25日爆发的康乃馨革命。飞机平稳降落,旅行开始。第一周在里斯本,波尔图和科英布拉做游客。</p> 辛特拉:浪漫主义宫殿和摩尔堡垒 <p class="ql-block">辛特拉(Sintra)位于里斯本西北方约三十公里处,往西九公里就可以到达大西洋的海岸线。八世纪摩尔人控制伊比利亚半岛在此处的山顶筑了一处城堡,遗址至今保持完好。摩尔人也在辛特拉山下建造了处王宫,现称辛特拉王宫,后被葡萄牙王室作为夏宫。由于其优美的风景和历史遗迹,十八世纪末期辛特拉吸引了许多王公贵族在此大兴土木,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宫殿称为佩纳宫。佩纳宫为葡萄牙女王玛利亚二世的王夫费迪南德二世于 1838-1854 年一座修道院基础上建造。玛丽亚二世死后,斐迪南德再婚后,将宫殿捐赠给他的新婚妻子,引起了全国的愤慨,最后以把宫殿在 1890 年被卖给了路易斯国王为结局。</p> <p class="ql-block">从里斯本Rossio车站出发,坐火车四十多分就可到达。</p> <p class="ql-block">Rossio车站在唐•佩德罗四世广场旁边(网图)。</p> <p class="ql-block">到达辛特拉火车站,一般要在火车站外乘坐专线大巴盘旋上山,依次访问山上的景点。我们先去了佩纳宫(网图)。到了佩纳宫,不禁想起在其后落成的位于巴伐利亚群山中的新天鹅堡。二者都有摩尔人文化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从佩纳宫公园入口,大约步行二十分钟才能到达宫殿。</p> <p class="ql-block">蓝天之下,宫殿多彩多姿。</p> <p class="ql-block">站在露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远处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宫殿依山就势,结构复杂。</p> <p class="ql-block">装饰繁复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葡萄牙王室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已经财力不济,宫殿内部装饰不及新天鹅堡。图为餐厅。</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p> <p class="ql-block">绿叶形的吊灯。</p> <p class="ql-block">金灿灿的吊灯。</p> <p class="ql-block">远眺大海。</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佩纳宫,山路蜿蜒, 步行约十分钟就到达了摩尔人堡垒的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绿树掩映下,堡垒的城墙和塔楼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爬上城墙,旌旗招展。</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城墙,是不是有点小长城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与长城不同,这儿窄窄的城墙为石头砌成。</p> <p class="ql-block">墙外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对青年人在日光浴。</p> <p class="ql-block">佩纳宫在另外一个山头上。</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的塔楼看低处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从堡垒俯瞰山下的辛特拉王宫。</p> <p class="ql-block">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放弃了继续观光的打算,步行下山,告别了辛特拉。</p> 科英布拉:匆访千年学府 <p class="ql-block">科英布拉曾经是葡萄牙的古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大学之一的科英布拉大学所在地。该大学创立于1290年。建立之初,大学校址在科英布拉和里斯本之间搬迁过几次,最终在十六世纪永久留在科英布拉。以阿尔卡索瓦王宫为校址,发展为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现在对游客开发的有大学教堂,原王宫,以及被誉为世界最美图书馆的朱安丽娜图书馆。科英布拉大学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次旅行,我们从北到南(波尔图到阿尔加夫)的途中,匆匆游览。</p> <p class="ql-block">校园建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朱安丽娜图书馆眺望从科英布拉流过的蒙德古河。出租车司机自豪地告诉我,这是葡萄牙唯一全程都在葡萄牙境内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大学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大学礼堂。</p> <p class="ql-block">重要典礼举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国王的办公室,后作为考试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午间休息的师生。</p> <p class="ql-block">朱安丽娜图书馆外表质朴无华。</p> <p class="ql-block">游客入口处也平淡无奇。</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内却是极尽铺张的巴洛克风格。入内参观的游客禁止拍照,所以找了几张网图充数。</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在博物馆后面的餐厅解决,结束高温天气下浮光掠影式的游览。</p> 里斯本:昔日海洋强权的背影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里斯本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的“商业广场”(Praça do Comércio),也是1755年大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城市的地方。大地震和接着的火灾摧毁了里斯本,拉开了葡萄牙作为海洋强权和殖民帝国衰落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通往商业广场的著名的步行街道奥古斯塔街,典型的葡式碎石路,被行人的脚步踩得油光发亮。</p> <p class="ql-block">商业广场附近的电车,基本上是里斯本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排队上电车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塔霍河边的贝伦塔(Torre de Belém),一座五层防御工事,建于曼努埃尔一世时期的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纪念瓦斯科•达•伽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同时用以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和附近的哲罗姆派修道院。贝伦塔通常被认为是葡萄牙的象征,现在和附近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的艺术元素也在贝伦塔上得以体现。</p> <p class="ql-block">贝伦塔附近的另一个地标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发现者纪念碑,纪念以恩里克王子为代表的航海者,有点重现昔日荣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发现者纪念碑前是石头拼成的玫瑰罗盘,中央为世界地图,标有葡萄牙航海家“发现”世界各地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谷歌地图截屏:清晰可见四周硬石头拼接的黑白浪花。</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四月二十五日大桥。</p> <p class="ql-block">休闲的小帆船。</p> <p class="ql-block">港口的小摆件。</p> <p class="ql-block">在寻访贝伦塔附近的葡式蛋挞发源店的路上,顺便参观哲罗姆修道院,一座晚期哥特式曼努埃尔风格的建筑。修道院的修女发明了葡式蛋挞。</p>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的有两层回廊的庭院,整个建筑为55x55米。</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拱廊</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廊柱。</p> <p class="ql-block">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哲罗姆派修道院旁边就是葡式蛋挞的创始店。</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味道,果然比里斯本其它地方平常过的蛋挞更加正宗。</p> <p class="ql-block">夜归,路过奥古斯塔升降机,上去是个登高俯瞰市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家小米商店。</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温暖的灯火。昔日的海上强权帝国早已不再,大都城的嘈杂,破旧,和繁华并存。尽管在欧盟二十七国中,葡萄牙经济相对落后低调,人们的生活依然平静舒适。也许,大国,强国,甚至帝国的荣耀和梦想,于普通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