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上个寒假开始,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要利用假期时间把我的所有学生家访一遍,一来从原生家庭中,窥探孩子们的成长世界;二来也把我的一些教育的理念向家长渗透,形成工作合力,以期更好地推进家校合作。推开一扇家门,打开一扇甚至是几扇心门。</p><p class="ql-block">寒假因为有春节,家访了31位同学。暑假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受妻腿伤影响,终于从今天开始了真正的暑期家访。</p><p class="ql-block">第一站选择去刘志美家。刘志美家离县城30公里。</p> <p class="ql-block">刘志美同学是我班唯一一位从乡下学校考到3A班的学生,进班时位列50名,年级330名左右。一年来,她不止一次让我心生敬畏,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能静下心、坐得住,衣着朴素,从不见吃零食喝饮料,毫不夸张的说,假如一只蚊子飞到她身上,她也能因为自己有学习任务而无暇拍打。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一年努力,这位同学已经跃入班级10名左右,年级100名以内。</p><p class="ql-block">我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她,想去给她鼓鼓劲, 想给她的父母道个喜,想看看她的假期过得怎么样。我甚至想我不能空手去,得带点礼物来表达我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我和王迪爸爸、乔丽源爸爸一行三人于午后启程。路程虽远,但是有蓝天和绿树相伴,心情甚是愉悦。</p> <p class="ql-block">到达刘家垣村时,刘志美已在村口等候多时。检查暑假作业,分析期末成绩,和家长交流,我按照家访惯常流程进行着,这个自律的孩子依然没让我失望,作业完成质量很高。交流中,我问志美,为什么在班里很少主动发言时,她沉默。我问,是不是因为自己是从乡下来的,所以有些不自信,她点点头。</p><p class="ql-block">我想起了我的高中。我们班是第一届文科实验班,校长任班主任,班内城里孩子居多,高官富商子弟也不少。虽然我们镇离县城五公里,我却常觉得自己是乡下人而不敢主动和同学们聊天,甚至我觉得我的“bao(半)”“wo(碗)”的方言也在“bei(半)”“wei(碗)”的县城方言中显得土里土气。以至于班主任任命我当班长时,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在班内多言一句。</p> <p class="ql-block">受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家庭条件的不对等,教育环境的大差别等因素影响,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注定要比城里孩子多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辛苦,才可能达到相近的成绩。当乡下孩子仅可以在书山题海中奋笔疾书时,城里的有充足的时间、父母也有足够的意识让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初到县城,那种自卑、胆怯和茫然,城里的孩子根本没法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像刘志美这样的孩子还好,起码有很强的吃苦精神和目标意识,一心想着继续用努力来填补学习成绩上的鸿沟,逐步迎头赶上。但是也有太多的乡下孩子,因为不能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p><p class="ql-block">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这种现象,尽力唤醒乡下来的孩子的自信意识。除了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爱和鼓励,还需坚持课堂变革。比如多进行小组合作和学习成果展示。小组合作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表达观点,“展示”过程对于“展示者”来说,是一种直接的锻炼。这种合作和展示课堂的常态化,能给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自卑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表达、交流、互动、讲授,既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也是他们获得自信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越多,学习兴趣、动力就越强。</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来自乡下不太自信的学生每天浸泡在成就感和争取获得某种成就的氛围中的时候,当他们充满自信的时候,就有希望走出“自卑王国”,而跨入“自信王国”的门槛。</p><p class="ql-block">我们肩上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希望,不管这个家庭是城里还是乡村、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想到这,诚惶诚恐,不由加快了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