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学习思成长 ,吟诵经典传文化——记教育部西南大学站中华经典诵写讲暑期培训

彭丽

人生只若初见 <p class="ql-block">难得的暑假,盼呀盼终于盼到了期待已久的培训。18日上午,雨一直没停,拎着行李,终于来到了颇有文化底蕴的西南大学参加<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育部2022年中华经典诵读讲为期一周(</span>2022年7月18日—24日)的培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我驻足停留,感怀大学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当晚,为了高度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在班主任赵天一老师团队的悉心组织下集中核酸采样,为接下来的培训做好各项准备。</p><p class="ql-block">培训要开始了,准备好了吗?</p> 路漫漫,其修远兮 <p class="ql-block">这次参培人员来自各个省市,学员们积极提问互动,学习氛围格外浓厚。</p><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刻的是刘院长以及赵老师的课堂,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形象生动地讲授,为我们从国家政策层面解读本次培训开展的意义,让我深刻意识到读经典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用性,强调读经典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一是读经典的要趁早;二是老老实实读经典,不掺杂花样;三是大量读经典,遍数大量,字数大量;四是幸福读经典,感受经典。在读的过程中产生兴趣,而不是有了兴趣再读书。</p><p class="ql-block">赵老师的培训中很好的回答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等我们教育者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p><p class="ql-block">使我深刻感悟到让经典回归校园,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从而实现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这一终极目标的任务多么光荣而艰巨!</p> <p class="ql-block">“花落人间晚岁诗,如何少壮有悲思。江流世变心难转,衣染尘香素易缁。婉婉真情惜独抱,绵绵至道系微丝。早知生灭无常态,怨绿啼红枉费辞。”循着一汪清澈的池水,来到吴宓旧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博古今,学贯中西”两句题字,越发赋予了这片土地浓厚的学术气息。</p><p class="ql-block">吴宓(1894—1978),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和教育家,“学衡派”的灵魂人物,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旧居陈列室位于西南大学文化村老一舍二楼,即吴宓在北碚的寓所。2009年12月15日,被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一周的时间聆听了数位文学界的名师讲座,或沉醉于他们的深情朗诵,或投入于他们的倾情讲演,或感动于他们真挚的人文情怀,或折服于他们的谆谆教诲……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如明镜照出自己的肤浅与不足。</p> 感恩,遇见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学习虽然结束,但是诗词诵读的习惯我依然会坚持,我想:所有读过的诗,走过的路,遇到的人,都会在回忆里闪闪发光。感谢遇见,感恩班主任团队的辛苦付出和来自全国各省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缘下一次再见!</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以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育集团岳西路校区的钟鸣校长分享的一段话为本次有意义的培训活动收尾。</p><p class="ql-block">带着这份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的工作落到实处!</p>

经典

培训

吴宓

大学

教育

书香

赵老师

深刻

旧居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