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书法欣赏(二)

索菲亚

序 <p class="ql-block">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为世人所认可,而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它是由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的线条组合来传递书写人的情感,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艺术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现出历代书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人格价值,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本文选出的书法作品为唐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之代表作共10篇。</b>这些书法作品或大气磅礴、蒼劲有力;或行雲流水、俊秀典雅;或潇洒率意,妙趣天成。作品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让我们于怡情养性的同时又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高雅的艺术魅力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b>季鹰帖》又称《张翰帖》,是欧阳询为张翰写的小传,属于行楷,无款。</b>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共十行,每行九至十一字。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是欧书中的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季鹰帖》风格与欧阳询楷书风格基本上一致,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b>清乾隆帝曾评论:“妙于取势,绰有余妍。”</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释文:</b></p><p class="ql-block">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後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後。荣执其(疑缺“手”字)怆然,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p> 2 颜真卿 《祭侄文稿》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b>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p> <h3><b>译文:</b></h3><h3>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h3><h3><br></h3><h3>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h3><h3>请享用这些祭品吧!</h3> 3 柳公权 《草书蒙诏帖》 <h3>柳公权《蒙诏帖》821年,高26.8厘米,长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3><h3><br></h3><h3><b>释文:</b> 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h3><h3><br></h3><h3>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墨本藏于故宫博物院。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气方刚,精魄四射。其后三行笔走龙蛇,曲折连环;行间大小错落,锋出则破空杀纸,游丝则刚柔兼济,气势一泻无碍。后三行,虽字由大而趋小,随手变格,转换出瘦劲面目,然而气脉贯通,豪气流荡至于终篇。  </h3><h3><br></h3><h3>柳公权书法以楷书 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h3> 4 唐孙过庭 《书谱》(局部) <h3><b>译文:</b></h3><h3>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嗟乎,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断可明焉。</h3><h3>喜欢自夸的人,将因缺乏继续勤奋的精神而断绝进取之路,认为自己不行的人,总想勉励向前,定可达成目标。确实是这样啊,只有学而未果,哪有不学就会成功的。观察一下现实情况,即可明白这个道理。</h3><h3><br></h3><h3></h3><h3>初唐书论,最重要的还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从而成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孙氏主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书谱》中一以贯之,对中国书法的"表情"本质做了科学而鲜明的揭橥与反复而深入的论述。</h3> 5 李世民 《温泉铭》(局部) <h3>《温泉铭》为唐太宗李世民为骊山写的行书</h3><h3>碑文,行书仅存48行,总共354个字。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从记载上看,唐代《温泉铭》原拓不下几十部,尾题“永徽四年(653年)八月三十一日圉谷府果毅(下缺)”墨书一行,证知确为唐初物。后来原拓失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于甘肃莫高窟第一十六窟发现藏经洞(今编号为第一十七窟,敦煌鸣沙山千佛洞),里头就有三件唐拓本藏敦煌石室,其一为唐太宗行书《温泉铭》,残存五十行,另两件为欧阳询《化度寺碑》和柳公权《金刚经》,也是残本。可惜这三件东西现在都不在国内,《温泉铭》、《金刚经》及《化度寺》之前两页,早被伯希和劫往法国,今藏巴黎国立图书馆,《化度寺》的后十页被斯坦因先于伯希和劫往英国,今藏伦敦大英博物馆。</h3><h3><br></h3><h3><b>唐太宗李世民留下了二件书法名作,均为刻石,一是《晋祠铭》,另一件就是《温泉铭》。</b>《温泉铭》由唐太宗撰文并书,刻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8年),原石已佚。唐太宗没有辜负他的优越条件,他的行书深得右军法,雍容遒丽,笔法生动,写此铭时,唐太宗已到晚年,故而书法圆熟流利,浑然天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以前碑刻者为篆、隶、楷书,而行书入碑,应自唐太宗始。这不仅仅是权力的原因,更是唐太宗作为君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体现。</h3><h3><br></h3><h3>《温泉铭》不仅文辞优美,而且书法艺术实属上乘,为历代所称颂,堪称精品。其书中孕育着书圣王羲之、王献之草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风韵。著名学者郑汝中在《唐代书法艺术与敦煌写卷》中写道“其书法骈俪流畅,雍容大度,有明显的二王书风,以行书刻碑,唐太宗为第一人。”</h3> 6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p class="ql-block">《雁塔圣教序》(局部)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结体: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褚遂良书法特点中整幅书法作品以弧形线条居多,即使是短线条,也有一咏三叹的情调。弧线的大量使用,使原本笔直、坚挺的基本笔画,增加了柔和委婉。褚遂良在起笔时略微多了点逆笔,然后引回,波转一下。这些用笔都使褚遂良的书法显得生动活泼,不局限于原有的形式。该帖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折转笔,也是一丝不苟,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p><p class="ql-block">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唐张怀瓘评此书云:“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清代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p><p class="ql-block">《雁塔圣教序》引领大唐楷书新格,书法史上褚遂良因此被重重地书上一笔。初唐三家——欧、虞、褚并称书坛,但真正地开启唐代楷书门户者,非褚氏遂良一人莫属。纵观唐中期的颜真卿、徐浩,莫不受其影响,可以说唐朝中后期书坛风貌是由褚遂良启导的,具有创新的时代意义。</p> 7 李白 《上阳台帖》 <p class="ql-block">《上阳台帖》是李白寻找故人,但是发现故人已经逝去,感慨之下而写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三岁,他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出蜀游三峡,到了江陵,见到隐居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得到司马承祯的赞赏,结为忘年交。开元十五年(727年),司马承祯被召入宫,玄宗请他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立道观供其居住,并让他用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作为匾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离开了皇宫,并再次到王屋山阳台观,寻访司马承祯,但是等到达阳台观后,才得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书法,于是书写了《上阳台帖》。此帖引首,有乾隆皇帝所题“青莲逸翰”四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阳台帖》</p><p class="ql-block"><b>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b></p><p class="ql-block"><b>十八日,上阳台书,李白。</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释文:</b></p><p class="ql-block">王屋山高耸云天,水也是源远流长,这里的景物造化万千,如果不是文采卓越,笔法老成,怎么能够把这里的清秀壮丽表达的真切呢。该诗既赞颂了王屋山高耸之势,有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p> 8 贺知章 《草书孝经》 <p class="ql-block">贺知章《孝经》本卷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孝经》全卷通篇略取隶意,融入章草,气息高古,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历来为文人学者所称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七世纪后半期传入日本,明治年间由近卫家进献皇室。2006年3月13日至2006年4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该作品首次回到祖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孝经 :</p><p class="ql-block"><b>开宗明义章第一</b></p><p class="ql-block">仲 尼 居 . 曾 子 侍 . 子 曰 . 先 王 有 至 德 要 道 . 以 顺 天 下. 民 用 和 睦 . 上 下 无 怨 . 汝 知 之 乎 . 曾 子 避 席 曰 . 参 不 敏 . 何 足 以 知之 . 子 曰 . 夫 孝 . 德 之 本 也 . 教 之 所 由 生 也 . 复 坐 . 吾 语 汝 . 身 体 发肤 . 受 之 父 母 . 不 敢 毁 伤 孝 之 始 也 . 立 身 行 道 . 扬 名 于 后 世 . 以 显 父母 . 孝 之 终 也 . 夫 孝 . 始 于 事 亲 . 中 于 事 君 . 终 于 立 身 . 大 雅 云 . 无念 尔 祖 . 聿 脩 厥 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天子章第二</b></p><p class="ql-block">子 曰 . 爱 亲 者 . 不 敢 恶 于 人 . 敬 亲 者 . 不 敢 慢 于 人 .爱 敬 尽 于 事 亲 . 而 德 教 加 于 百 姓 . 刑 于 四 海 . 盖 天 子 之 孝 也 . 甫 刑 云. 一 人 有 庆 . 兆 民 赖 之 .</p> 9 张旭 古诗四帖 (局部) <p class="ql-block">张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善草书。时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为人桀骜狂放,精善草书,不治他技,为人豁达,嗜酒,世号“张颠”。明瓒《云林集》谓张旭草书《春草帖》锋颖纤悉,可寻其源。而麻纸桦煤,古意溢目,真足为唐人书法之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释文:</b></p><p class="ql-block">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谢灵运王子晋赞</b></p><p class="ql-block">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譁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b></p><p class="ql-block">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p> 10 怀素 《草书自叙帖》 <p class="ql-block">《唐怀素自叙帖》是怀素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及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而以狂草写成的书卷,卷中摘录颜真卿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所赠诗文及对他的草书的赞颂。</p><p class="ql-block">《自叙帖》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缓,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126行,698字。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明文征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b></p> <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怀素家住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馀暇,颇好书法。然而遗憾未能亲眼目覩古人奇妙的书迹,所见甚浅。于是担负书箱拄着锡杖,西去游览京师。进见当代名公,综合各种见闻之事,散佚的典籍,卓绝的书简,皆能时时见到,以致开阔心胸,略无粘滞。鱼子牋和白绢,多有墨迹污点,士大夫不以为奇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刑部乃是书家之辈,笔法精练,明察辨识,在我的墨迹文后题词称许。又因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因此记述他们的话道:“菩萨怀素,僧侣中的英杰,气概爽朗洒脱,性灵宽畅;精心追求草圣,积累了岁月;从长江到五岭之间,他的名声大着。过去吏部侍郎韦公陟看到我的书迹笔力勉励我有所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说,他赏识我才行高远,不可拘限,导引以游憩;加上爱好书法的同伴作歌以赞之,不觉盈满卷轴。这草稿书体的写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开始以美妙闻名;到了伯英,尤其独揽它的美好。羲、献父子以下,虞世南、陆柬之相继承,口诀亲手相传授。直到吴郡张旭长史。他虽纵情任性、颠狂放逸,超绝古今,而书迹楷模周详最为纯正。真卿早年常交往游览居留、屡蒙振奋激励,教以笔法。我因禀性不佳,又羁绊事务,未能认真学习,因此终至无成。回想过去一言,怎可再得!忽见到尊师的书作,纵横不凡,笔势迅疾骇人,若恢复原来的印象观感。假使师法得以亲近接受善诱,快速挹取典范,则入室之宾客,除你之外,何人适合!感叹不足,聊写此冠之于篇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注:</b></p><p class="ql-block"><b>原作收集晋、唐、宋名家书法作品25篇,费尽心血,阅读量已近二万。经反复思考,决定分别按朝代排列编辑,尽量少而精。此文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部分书法原作,译文及名家述评以求帮助书法爱好者加深对祖国传统书法精品的理解。希望大家尤其是书法爱好者喜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