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洛阳觅胜迹(31):城隍庙前说城隍(洛宁县)

觉浅

<p class="ql-block">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再次去洛宁县探访城隍庙,看到又得以修缮,着实令人欣慰。</p><p class="ql-block"> 民国《洛宁县志》(点注本)卷二《建置•祠宇》较为详细记载了城隍庙的创建时间与重修情况。志载:“城隍庙:在县治西,元至正四年(1344)知县温敦创建。明洪武三年(1370)知县翟礼重修,正统十年(1445)县丞于渊重修,弘治十七年(1504)知县李景重修。清顺治五年(1648)知县王润身重修,十七年(1660)知县程玚重修。康熙九年(1670)知县李伸重修,三十七年(1698)知县佟赋伟重修。乾隆四年(1739)置祭田神仪仗,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由此可知,洛宁城隍庙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由当时的“县长”或“副县长”主持过多次重修,是一座政府出资修建维护的官办宫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当代《洛宁县志》(洛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5年)、《洛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3年)等,均采用了上述提法,讲明城隍庙是一处元代始建、明清重修并保存至今的古建筑群。2008年11月,被河南省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在介绍城隍庙之前,我们先简要了解一下洛宁县的建置沿革。据民国臧励龢先生等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1931年5月初版 229页)“永宁县”辞条注释:“汉渑池县之西境。后魏置北宜阳县。改为熊耳县。又改永宁。故城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唐移治同轨城。又移治鹿桥。金徙今治。明清皆属河南河南府。民国改为洛宁。”今洛宁地域秦为宜阳、卢氏两县辖地,南北朝始建县。西魏大统三年(537),置北宜阳县,次年改为熊耳县。唐武德元年(618),熊耳县更名永宁,取长治久安之意。在此期间,永宁县治迁徙频繁,武德八年(625)徙于同轨城(今河底镇城头村),贞观十七年(643)徙于鹿桥驿(今南北旧县村之间)。五代、宋至明、清,皆属河南府。民国二年(1913),改永宁县为洛宁县。1947年,洛宁解放,分洛南、洛北两县,次年两县合并,仍称洛宁县,直至今日。</p><p class="ql-block"> 洛宁地处豫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众多的遗址遗迹,记载着祖辈先民的智慧和足迹,印证着这片热土的古老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省级文保碑</p> <p class="ql-block">山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城关镇西街村兴宁东路北侧,看看城隍庙的现状。</p><p class="ql-block">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主要分布在平面正中中轴线上,东西宽43米,南北长142米。现存山门、正殿、正殿东西耳房、后殿、后殿东耳房及东西廊房,围以回廊,尚存37间。山门临街,面阔三间,中间有两通柱,为单檐硬山式建筑,重拱重昂,古色古香。山门后为正殿,面阔五间,为一单檐歇山式建筑。后殿同样是面阔五间,单檐硬山式,重拱重昂,虽经多次修葺,可惜脊兽全无。东配殿、东厢房,于近代整修,却已不复旧貌。</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在我国古代数量众多,遍布各地。城隍,也称城隍神、城隍爷,原为民间信仰的地方守神,职掌守御城池,保障地方治安。古代称有水的护城壕为“池”,无水的护城壕为“隍”。对城隍的信仰,据说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来。《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祭坊与⽔庸,事也。” 郑玄注:“所祭有八神也。” 孔颖达疏:“水庸之属,在地益其稼穑。” 陆德明释文:“水庸七。”后遂附会水庸为守护城池之神,称城隍。</p><p class="ql-block"> 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所建的芜湖城隍庙,南宋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有载:“ 芜湖城隍祠建于吴赤乌二年。”当代王鹤鸣、王澄、梁红先生编著的《中国寺庙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一书,较为详细讲解了芜湖城隍庙的来龙去脉。三国时代,芜湖是东吴抗拒曹魏的一个军事要塞。合肥之战后,曹操发兵十万攻打芜湖,周瑜副将徐盛坚守西门,面对曹军多次进攻,徐盛身先士卒,连杀曹军三员大将,令攻城者闻风丧胆。后来援军赶到,芜湖转危为安。徐盛奉命镇守芜湖,修河道,整吏治,养农桑,治理有方,政绩斐然。徐盛不幸英年早逝,百姓为其建庙,把他塑成芜湖城的守护神,供奉膜拜。徐盛,成为中国第一位城隍爷;芜湖城隍庙,也成为我国第一座城隍庙。</p><p class="ql-block"> 《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南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也载:“…… 高齐慕容俨、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书于史,则又不独唐而已。”讲明城隍信仰最初在三国时期吴越地区流行,南北朝时正式称为城隍神。</p> <p class="ql-block">重拱重昂</p> <p class="ql-block">正殿</p> <p class="ql-block"> 参阅《简明宗教辞典》(赵匡为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年)、《简明道教辞典》(黄海德、李刚编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年)、《道教诸神》(日本窪德忠著、萧坤华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等辞书专著,城隍于唐朝时封爵,五代时封王,宋代列入国家祀典,府州县均立庙供奉,信仰城隍的习俗趋于普遍。元朝在京都建城隍庙,封“佑圣王”,成为国家的守护大神。</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明代,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大行封赏城隍神,并规定了相应级别。国都城隍神地位最高,封其为“威灵王”,是各地方城隍神的总领。以下的府、州、县城隍,分别被封为威灵公、灵佑侯、显佑伯,由此城隍神庙,遍及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道教将城隍信仰纳入道教体系后,把城隍神的职掌扩大为护国安邦、剪恶除凶、调和风雨、管领亡魂等事。以致各级官员赴任,都要按例到城隍庙宣誓就职,以期得到保佑。古代神仙分天神、地祇、人鬼三大系统。城隍和狭义的土地神、守墓的后土神共同称为土地神。我国存世数以千万计的道教宫观,可分为五大类型,其中与土地相关的神灵,包括城隍庙在内,归属地祇宫观。明清以后,各地城隍庙除在城隍神旁塑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外,还塑有十殿阎王像。</p><p class="ql-block"> 旧俗,每年都有“城隍会”,也就是城隍出巡的日子。根据城隍的地位,享有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的仪仗。旌旗招展,锣鼓喧天,“白无常”、“黑无常”最先亮相,之后,城隍大驾,被人高高抬起,浩浩荡荡走进街口。此时,鞭炮齐鸣,男女老少欢呼雀跃,蜂拥而至,迎接城隍神的巡视。</p><p class="ql-block"> 城隍因其所在地区的不同,角色和数量也有所不同。有些为“中央”直接任命,有些是百姓选出,基本都是德高望重、为本地区百姓造福之人或忠烈之士,以及当地正直聪慧的才子,死后可被视为城隍神。可谓城隍身处区域的不同,出任的城隍神也不一祥。有些地区,人们还传说城隍神配有夫人。</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洛宁卷》(洛宁县委宣传部、洛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豫内资洛审字〈2013〉002号)记有一则“城隍娶亲”的传说故事。书中讲到农历三月三是城隍爷的生日,每年这一天,永宁县城都要起庙会。有次城隍巡游到城东余庄时,李家姑嫂二人踩着凳子看热闹,妹妹见城隍相貌堂堂,不禁啧啧称赞。嫂嫂见状,开玩笑说,你看上城隍爷,嫁给他算了。谁知话音刚落,妹妹从凳子上跌下来,气绝身亡。传说城隍后来娶了这个女子作夫人,从此,余庄李姓成为城隍奶奶的娘家人,城隍庙里也塑有城隍奶奶像。每逢三月三城隍庙会,余庄李姓人家都要来烧香、看戏。对于这一传说故事,大家听听而已。</p><p class="ql-block"> 无论洛阳市区的府城隍庙中,供奉威灵公也好,还是洛宁县城的县城隍庙里,祭拜显佑伯也罢,都是人们对长治久安、风调雨顺的美好追求。城隍,作为一位神灵,高高地奉祀在庙堂之内,感觉距离我们很远。而作为一种寄托,又时时渗透于生活之中,仿佛又距离我们很近。</p> <p class="ql-block">“河洛人文”图标(聂剑帆设计)</p> <p class="ql-block">  除标注外(设计及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照片与文字,均为本人拍摄和撰写。如有不妥?敬请指正。欢迎传播,感谢有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春斌(觉浅)</p><p class="ql-block"> 2022.7.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