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学习,未来可期”———我的省培学习收获与体会

美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省工作室主持人学习最后一天了。带着满满的期待和不舍,我早早坐在电脑前等待老师开播。对于我来说,每一次学习都是机会,每次学习都让我朝着梦想前进了一步,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成为一名能实现班级自我管理、能给学生带来成长幸福感的班主任。我知道,只要我坚持梦想,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教育四友伴我成长——优秀班主任的胜任素质及工作经验分享》是一位来自教育一线的美女老师魏真真带来的课程。她人美心善声音悦耳,通过大量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给大家带班的理念和实用的方法,在互动区时不时和大家互动解疑答惑,引起大家共鸣,形成了非常好的课堂氛围。至老师课程结束时大家还依依不舍要老师微信号,期待后续能跟她有深入的交流探讨。我就想,这样的一位内心充满爱与阳光的老师,得多受孩子们喜爱啊!为了强化今天跟魏老师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接下来我用笔记加感悟的方式完成今天的学习作业。</span></p><p class="ql-block">一、关于“教育四友”</p><p class="ql-block">1、同事领导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作为我们的工作航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工作中好学些、谦虚些、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多向领导请示,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能保证自己不断进步的重要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2、班级是我们的团结队友,是我们的工作载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在建设班集体、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老师尤其要投入真情实感处理学生问题,在同理心和共情中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再就是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以书为友,以班为家”,营造书香班级的班级文化理念就特别好。</span></p><p class="ql-block">3、学生是我们的忘年交,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教师工作要“有理性”——制定规则,坚决执行,不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一平方卫生区制度);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人也会变丑的。有期待——你想让他成为什么样子,就从那个方面表扬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班级管理工作就是“育人”工作,一切当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爱是教育的本真。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我这样说对吗?我这样处理问题恰当吗?我给的是她想要的吗?魏老师说“真正走进一个孩子的内心不容易,一旦你用真诚打动了他,你就在他心里发了芽生了根”,多么形象的比喻啊!真是这样,最好的教育是“知行合一”,任何所谓先进的教育策略教育方法,都抵不过教师的引领示范和发自内心地爱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4、家长是我们的亲密战友,是我们的合作伙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魏老师说家校沟通两个工作着力点是要“有效”“有情”。关于“有效”,魏老师结合自己工作案例传授了好几种实用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是精心准备家长会,精心的策略很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1)根据教育引导需要精心设计团体小游戏,在和家长互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实现教育目的。</p><p class="ql-block">(2)“照片+专属评语的PPT滚动播放”,满满的仪式感和教师的用心激起家长的感动。</p><p class="ql-block">(3)“听我说跟着做,只能听不能讲话”的画画小游戏,明白双向沟通的重要。</p><p class="ql-block">(4)漫画“兔子钓鱼”,让家长明白和孩子交流或者所做的事要考虑对方的真正需求。</p><p class="ql-block">(5)接力数数游戏,让家长懂得成年人玩这种小游戏,在精力集中情况下尚且出错,更何况孩子?从而学会理解和包容孩子的粗心和失误。</p><p class="ql-block">(6)分享成人绘本《那只蓝色的鸟是我爸爸》,让家长懂得教育需要耐心和等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7)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小视频《努力一点点》,明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鼓励和用心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精心”在于准确把握学生个性或共性特点上的准备,“精心”在于用多种形式激起家长共鸣,在互动和家长自悟中实现教育效果。魏老师真是深谙与家长沟通之道啊!</span></p><p class="ql-block">二是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更“有效”,电话沟通更便捷贴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这里说的面对面和电话沟通强调必需性,因为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或事业,非必要不要经常性频繁性“请家长”,那样会告诉家长老师的无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魏老师谈到了借力家长,调动家长积极性的六个“入手”:从爱孩子入手,从换位思考入手,从调动孩子积极性入手,从积极引导家长入手,从鼓励家长入手,从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入手。对于“家委会”建设和班级活动开展,魏老师的智慧真令我惊叹!我从她的分享中@到了重点,真正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我的大问题。家委会具体分六大部门,各自分工明确:主任、副主任、财务部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后勤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受:这样,每一次班级活动都有家长参与进来,他们为了孩子走到一起,定然能最大程度发挥效能,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减轻老师一些工作压力。</span></p><p class="ql-block">二、培养作为班主任自身的好习惯:学习和请教;反思;善于倾听、积极沟通。这些点基本都是常识性问题,魏老师没做过多讲解,我们也心领神会。听魏老师的课真事一次精神享受和知识能力双丰收啊!</p><p class="ql-block"> 下午是山东师范大学张凯华博士题为《小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及干预》的讲座。张博士在心理学领域真是知识渊博,他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剖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现状,教给我们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方法。<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遗憾的是由于我目前知识和能力有限,张博士的课能够听得懂但是实际操作中不会应用。我想,今后我定要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弥补这块空缺。任何时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没有理论支撑的教育实践终归“无根之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逐梦学习,永远在路上,变压力为动力,未来可期!</span></p>

家长

老师

教育

班级

入手

孩子

工作

沟通

感受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