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版《课程标准》发布以来,我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和自主研读的方式学习,对《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和认识。<div><h3> <b><font color="#333333">《课标》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确立数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调整了课程内容结构和具体内容。</font></b></h3> 本次《课标》的修订,在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下面,我将针对“课程内容结构化”,结合我的学习说一说我的理解。<br> <font color="#ed2308">《课标》的课程理念第二条: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font><br> <font color="#ed2308">在第六部分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也指出: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一方面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结构与关联、价值与意义,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意图;另一方面强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关注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从数学概念、原理及法则之间的联系出发,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结构。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核心素养。 </font><br> <font color="#b06fbb">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发展核心素养。</font>如“数与运算”主题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个核心内容进行整合,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小学阶段的运算都是数的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运算。数与运算不可分,自然数从小到大就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从1开始每增加一个(+1)就得到一个新的数,其中蕴含了加的运算,数的大小比较也与运算密切相关。运算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算理的理解最终都要追溯到数的意义。如加法运算,整数和小数的加法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分数的加法是相同分母的分数直接相加,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相加,即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计算都可以理解为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而加法是所有运算的基础。将数与运算整合成一个主题,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数和运算,为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提供基础。<br> <font color="#b06fbb"> 内容结构化还反映了学科本质的一致性。</font>如“数与代数”领域, 数的运算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与算理直接相关的核心概念是“计数单位的‘累加’”,这一核心概念在四年级和五下都会在不同的运算单元中重复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相关内容在学科本质上具有一致性。<br> <font color="#b06fbb">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目的在于体现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font>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而促进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将学科内容恰当地组织起来,进而形成适应学生理解和迁移的知识结构,避免学生简单孤立地学习知识与方法,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合理的结构体系,把零散的内容联系起来,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br> 课堂教学实践是落实《课标》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将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为例,落实课标要求和我的思考。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