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之二)

轻风

<p class="ql-block"> 吃不尽的家乡美食</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是黄土高原北部的一个小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据《应州续志》记载,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应”。秦汉朝时就有戍守边关的将士长期驻扎,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出生于应县,还将应州更名“金城”。</p><p class="ql-block"> 到了辽代应县又出了三个萧太后,尤其是萧挞里,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萧挞里从皇后到皇太后,入主后宫40余年,使澶渊盟誓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新的南北朝政局得以延续。她们还在建了当今世界的三大奇塔之一应县木塔。沙陀人、契丹人、鲜卑人等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生活在一起,使这儿成了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域,这种特别的地域位置,使得家乡的美食颇具特色,北方游牧民族特征、皇家风范与汉族传统习俗完美的融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  香蕉圪棒儿,是家乡的一种特色点心,模样儿与香蕉相似,比香蕉略小些,故名为“香蕉个棒儿”。它用小麦粉(俗话叫白面)加工做成,我们童年时能吃到它太难了,全城两个小食品店,店里一小箱子香蕉个棒儿,好久才能买完。我爷爷是十九级国家干部,每月工资72元,老爷爷是十七级干部,工资91元,他俩隔三差五给我买一小包“香蕉圪棒儿”,拿回家都不舍得吃,放得干脆干脆的,它在五、六十年代对于小孩儿来说是难得的奢侈品。</p> <p class="ql-block">  前段日子好友写了一篇小说,文中提到了香蕉圪棒儿,这次回老家我决心在市场上寻找它,沿着主要街道找了很多食品店都没有,最终在两个地方发现有它的踪迹,一是应百地方特产超市,味道、模样都已改良,与我心目中的香蕉圪棒儿相距甚远;另一是原食品厂老职工开的店,他也做“香蕉圪棒儿”,模样略为相同,味道稍微有差异,名字与时俱进,洋气了些,不再叫“香蕉圪棒儿”,更名为“香蕉鱼儿”。</p> <p class="ql-block">  糖枣儿,也是我们这代人孩提时不可多得的一种点心。白面稍微和的硬些,发酵后撮成像红枣大的面团用胡麻油炸熟,然后放在白糖里滚滚就做成了,里面看上红红的像红枣一样,外边是白白的一层糖,顾名思义“糖枣”,糖枣的价格要比香蕉圪棒儿贵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爷爷给我买零食时,一般都是买两包,一包香蕉圪棒儿,一包糖枣,且每次都香蕉圪棒儿的包大些。糖枣是油炸食品,怕孩子们吃坏肚子买的少些。包点心的纸是深牛毛色的,包好后大包放在底下,小包放上边,售货员用纸捻子(纸做的绳子,细细的)把两个包捆在一起,动作娴熟麻利,转两圈后两包点心就紧紧捆在一起了,最后还在上边打个手环能提着。好友永红的妈妈,就在一门市、二门市卖过点心。</p><p class="ql-block"> “糖枣”外边粘了糖,里边也含糖,含糖极高又是油炸食品,不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理念,已渐渐淡出老家的美食圈子了。在食品店找了几次没有找到,一次在“贾二麻叶店”发现了,店里师傅说:这种食品工艺繁琐,销量不高,他们只是偶尔做一做,年龄大些的人忘不了那口买几个吃一吃,年轻人很少买的。</p> <p class="ql-block">  牛腰子其它地方都未见过,家乡独有。它是用白面精制而成,形状色泽像牛腰子(牛的肾脏),故名牛腰子,其味美香口,既酥又香甜,是当地老人们也能吃的一种可口的点心,其特点之一是贮藏时间长,放到罐里能保存二个月以上,并保持不变质、不变味。</p><p class="ql-block"> 据传说清代嘉庆年间,县城东关的有个于耀祖,开了个干货铺,主要买麻花、发面饼、面馍等面制食品,但产品销路不好,生意惨淡经营,于老板苦思冥想,反复实验,制出几种样品,其中“牛腰子”销路最好,城里人知道后纷纷出关购买,牛腰子一时供不应求。于老板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后来搬进城东街继续做,生意越做越大,前店后厂,开起了“六成行”面铺。牛腰子就这样流传开了,许多店铺纷纷仿制,牛腰子流传到城乡。</p><p class="ql-block"> 牛腰子在现代食品店很难找到它的影子了,只是“贾二麻叶店”偶尔做些。经了解主要是工艺太复杂,制作技艺要求高,后来渐渐地淡出市场了。</p><p class="ql-block"> 香蕉个棒儿、唐枣、牛腰子,这些美食共同特点是水分少,存放时间较长,我想与游牧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有关。北方少数民族不仅是过去,现在也仍保留此种习俗,如炸珊子、油香等。</p> <p class="ql-block">  麻叶儿更是梦寐以求的食品。过去一年最多能吃两次,一次是阴历的“四月八”,再是过年也炸麻叶。一般人家就是四月八做一次,家境好又排场的人家一年做二次。据说古应州四月初八这天,民间有“到娘娘庙许愿、送油食”的风俗,这天要吃麻叶、凉粉之类的素食。现在街上多个地方都买麻叶,听说“贾二”店的麻叶为最佳。</p><p class="ql-block"> 家乡没有煤炭资源,人民勤劳朴实,只能靠自己的手艺饭。“贾二”因年龄已休息,手艺传承给了儿子。母亲爱吃麻叶,我去店里买了好几次,每次都和老板攀谈几句,小贾介绍:最近麻叶供不应求,多是旅居外地的家乡人,发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快递都有,无论走多远塔乡儿女都惦记着老家麻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熏猪蹄、猪头肉,好像是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美食,以前我记不清了。每年春节家家户户熏猪蹄,腊月早早准备松树锯末面,待大年三十煮出猪头和猪蹄后,放在搭好的架子上,把肉熏成紫红色且冒着油,百米之外就能闻到肉的香味,仔细辫别还夹杂着淡淡的松香味儿。小孩儿们闻到熏肉味,哈喇子都能流二尺长了,一年吃一次,绝对是美食奢侈品中的老大。 </p><p class="ql-block"> 现在好了,街上很多买熏肉的,尤其是塔南路一条街薛家六弟兄每人一店,不到百米一家,从薛大到薛六,听人们说,同是薛家六兄弟的产品,味道也有差异。真了不起,凭着勤劳朴实的工匠精神,把小小的猪头、猪蹄做成产业,做到极致,无可挑剔,且一做就是半个世纪,质量始终如一,值得敬佩,据左邻右居说,薛三、薛四、李献的熏肉尤其好吃。</p><p class="ql-block"> 北方气候寒冷,多数人爱吃肉,熏肉半个多世纪以来,也不断创新,发扬光大,一直占领着老家熟肉市场的主要份额,还增加了熏鸡、熏兔子、熏猪肝等等,直到现在也是招待外来宾客的佳肴。</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滴溜儿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滴溜儿采用优质玉米制成玉米面,再加少许淀粉至糊状,锅内搅至稠,熟后用专用的勺子漏在凉水里,像一条条黄色小鱼儿,浸入在凉水里,食用时拌以酸辣佐料。滴溜儿的香,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每一个滴溜摊上都有三罐,醋、葱盐、辣椒油,还可以酌情增加当地特产豆腐干、熏鸡蛋等。黄色的滴溜、红红的辣椒油,再加点香菜末,到了酷暑季节喝一碗滴流儿简直一绝,爽到无语。过去滴溜儿只在自家吃,登不了大雅之堂,更放不在街面上,现在不同了,饭店有街上小店也买,听说“老康滴溜儿”味道较为纯正,也深受人们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  羊肉挖海孛儿是南山一带的美食,山区气温低,莜面、土豆是主要农作物,老乡们就地取材,把土豆淀粉像面一样和起来,然后用大拇指把粉面捏成小鱼状,捏时加几个不均匀的皱褶,羊肉炖到半熟后,把海饽儿放进去一起炖,羊肉熟了,海饽儿也入味了,这种美食在很多年前是居住在南山的人们招待稀罕客人的最佳美食。</p> <p class="ql-block">  油糕,是家乡流传很久的一道日常主食。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白面大米紧张,是非常稀缺的细粮,招待客人、过时过节、红白事宴最好的主食是油糕。油糕是黍子去了皮后磨成面制作的,油糕包馅,有红豆馅和菜馅,菜馅就多了,韭菜、圆白菜、苦菜等等,平时自家吃糕不油炸,叫素糕。</p><p class="ql-block"> 据明代田惠《应县县志》记载,黍子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直到解放前,黍子的产量一直排名第一,解放后引进玉米后,黍子屈居第二。黍子糕是黍子不剥皮、全粒磨成面粉做的,营养价值高,但色泽和口感差,黑黄色的,过去吃在嘴里有点涩,可是现在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黍子糕炒鸡蛋,一下子能把我带回到七十年代初期,瞬间仿佛年轻了几岁似的。</p> <p class="ql-block">  应县凉粉号称“软、顽、精”,皆因凉粉光滑如水著称,就是因为这一点,其它地方叫吃凉粉儿,而应县人叫喝凉粉儿。应县凉粉用纯土豆淀粉制成,调料各家凉粉店基本相近,酱油、醋、葱花、辣椒油、香菜等,但各家有各家的风格。凉粉平时浸泡在清水中,喝时捞出,且不易久存,应县凉粉通常现做现卖,不能隔夜。</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街头最火的莫过于凉粉店了,尤其木塔附近,一个接一个。有名的店是常有金凉粉、黑女儿凉粉、贾四凉粉、孙鱼凉粉,弟弟自幼酷爱凉粉,现在也是,回了老家,无论干啥先吃一碗凉粉,临走时也吃了凉粉才上路,他最喜欢“戈成凉粉”。原来弟弟爱吃“常有金的凉粉”,后来常有金去世后儿子继承,但凉粉的味道、环境与其父在时相差甚远。</p><p class="ql-block"> “戈成凉粉”的创始人也退居二线了,也是儿子和媳妇继承了祖业,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品牌,戈成每天都到店里看看,之后搬个小凳子坐在店前。任何一个小品牌的创立,也需要工匠精神的延续,更是几代人诚实守信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家乡人们喝凉粉不是正餐,都是半上午或半下午吃。走得饿了累了渴了,都有可能进凉粉店,歇歇脚喝一碗凉粉,饿了再加上个熏鸡蛋,一个糖酥饼,味美可口又经济实惠,凉粉5元一碗,鸡蛋1元一个,糖酥饼2元一个,这种亲民的价格,咋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p><p class="ql-block"> “八元钱”一次美美的下午茶,与魔都30多元一杯“喜茶”相比,似乎是土的要掉渣了,但在塔乡儿女的心目中,它的意义却毫不逊色,幸福指数更是直线上升。</p> <p class="ql-block">  煮玉茭凸罗儿,这个名字怪怪的,“凸罗儿”是老家土话,圆圆的就像饼子一样。解放前家乡土地贫瘠,主要农作物是黍类、谷类和燕麦,这些植物产量低。解放后,国家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始大量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尤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口激增,随之玉米也成了晋北黄土高原上人们餐桌的主角儿。</p><p class="ql-block"> 那时早中晚都是玉米,早晚煮玉茭凸罗儿,中午玉米面发糕,“凸罗儿”是用开水把玉米面和起来,再捏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圆饼子,煮在小米稀饭锅里。过去玉茭凸罗儿让我们这一代人吃得够够的,那时我曾对天发誓:一辈子都不想见到它,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再次见到它还是倍感亲切的。</p> <p class="ql-block">  莜面块垒是用土豆和莜面做成的,把土豆蒸熟弄碎,再加莜面擦成块垒样,上笼蒸熟,再用胡麻油呛得葱花,翻炒出莜面的香味即可。莜面块垒、土豆、烂腌菜这个“三件套”是父亲的最爱,“又一春”早餐他情有独钟,每次回老家是他必吃的,一碗块垒加几块土豆,夹几筷子烂腌菜,然后拌起来,用另一碗拌现磨豆腐,用筷子将豆腐弄碎加上调料,最后盛了一碗小米稀饭,父亲饶有兴致的吃起来,且边吃边夸,“这饭真不错,离开这儿六十年了,爱吃还是这口”。其实类似的饭在省城也能吃到,无论如何老父还是钟爱家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小米是一种高寒作物,是雁北高原的主要农作物,稠粥也成了传统食物,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多数都是吃小米饭长大,小米多加水是稀饭,营养价值极高,无论男女老幼,都适宜;少加水是稠粥,无论厨艺高低都不会亮场,能充当主食,稠粥中掺和一定数量的山药块,煮熟后拌烂腌菜,滴上几滴胡麻油炝的辣椒油,让你百吃不厌。</p><p class="ql-block"> 无论怎么排,小米饭也是大功臣,在人类发展史上功不可没。生病后第一口想吃的就是喝碗小米粥,过去没奶的孩子从小是小米湖喂养,人民解放军也是用小米+步枪战胜了强大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  莜面窝窝,太原一带叫莜面拷佬佬,过去做莜面窝窝是技术活儿,只有手巧的女人才会做。记得小时候奶奶经常做。早饭后把莜面醬上,快中午时就把一个黝黑的坛盖擦的干干净净,开始推莜面窝窝。这时我也赶紧洗了手坐在奶奶的旁边,奶奶娴熟的一个一个的推着,推好的莜面窝窝薄薄的,高高的,排着队整齐的站在蒸笼里。奶奶放一个,我就把食指头伸进莜面窝窝的小洞动一动,奶奶说“耍一会儿就行了”,我赶紧把手伸回来,不一会儿又克制不住自己再动一动,把老人的话置若罔闻。</p><p class="ql-block"> 过去家乡的白面少,莜面也是招待客人的主力,尤其是冬天,加上羊肉哨子做蘸料,也是香到没得说的上等佳肴。</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李子与众不同,有鸡蛋那么大,味道独特,酸甜怡人,那份甜少一分太淡了,那个酸多一分又似乎太浓了,李子在我们老家,不仅有学名还有乳名,家乡人们亲切的称之为“接李”。</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问培文表哥“接李”的由来,培文表哥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农校毕业生,且在基层工作三十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他告诉我:地处雁门关外的应县,过去水果种植很少,主要是杏儿、李子、苹果和梨,杏儿熟的早,六月上市,苹果和梨在秋季,八月十五之后才大量上市,吃完杏儿后,苹果和梨还不能吃,中间这段空档只有李子,于是家乡人们就叫它“接李”。马兰庄、北河种的接李尤其好吃。(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