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话军旅】军旗之歌

钢铁战士

<p class="ql-block">  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p><p class="ql-block">“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从伟人这首《西江月》词中,1927年秋收起义的部队,叫“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而第一面军旗,是绣有镰刀和斧头的。</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给中央写信: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p><p class="ql-block"> 此时,中共湖南省委已经开始准备设计新的旗帜,其主色调即象征着革命的红色。9月初,中共中央特派员、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并将参加起义的部队和农民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p><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好起义准备工作,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三人奉命设计制作军旗。因没有现成的样子,经过反复研究,模仿苏联旗帜的式样,设计出有镰刀、斧头、五星的红色军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为五角星,白色,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有黑色镰刀、斧头,分别代表农民和工人;旗面靠旗裤一侧缝有一条白布,上面用黑布缝写着繁体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全旗的含义为工农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当时参与军旗设计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何长工,1900年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岁那年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随后乘船远赴法国勤工俭学。22岁在法国入党,1924年回国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秋天,担任华容县农民自卫军的总指挥。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担任连党代表。后来参加湘鄂赣秋收起义。值得一提的佳话是,他的原名叫“何坤”,何长工这个名字,还是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追捕,伟人给他起的名字。寓意是要他为了革命事业,心甘情愿地做一名人民的“长工”。后来何长工确实没有辜负伟人的期望,上井冈山后,独身一人去做“山大王”王佐的工作。后来又下井冈山,联系南昌起义的部队,促成了朱毛井冈山会师。</p><p class="ql-block">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设计后,数十名裁缝纷纷请缨,义务承担军旗的缝制,布店老板无偿献出红布料,突击制作了100面,标识不同的部队番号,发到各团、营、连级单位。9月11日,该师指战员高举鲜红庄严的军旗,举行了著名的秋收起义。红色的军旗成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这面新颖别致的军旗,就飘扬在修水县的上空。随后秋收起义正式爆发,从此武装起义的熊熊烈火,燃遍湘赣大地。</p><p class="ql-block"> 高高举起这面旗帜,我军进行了“三湾改编”,召开了古田会议,五次反围剿,著名的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抢度大渡河,湘江战役鏖战激,爬雪山过草地…与陕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缩减为3万多。烈士浴血染就了鲜艳夺目的军旗。</p><p class="ql-block"> 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不仅在实际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又有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多数战士都可以带兵当干部。红军人数虽减少,革命力量却增强,最终发展成一支赢得全国胜利的大军。</p> <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红军改编时,野战部队编为八路军三个师,编制4.5万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举八路军军旗,东征晋冀鲁豫,抗日烽火染遍南疆北域,八年间消灭了日军100余万,我军自身也阵亡将士132万。</span>铁流两万五千里,指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p> <p class="ql-block">  72年前,鸭绿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与昼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双方300多万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搏杀,霸权主义者黯然离场,正义的旗帜重新在北纬38度线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阳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东方大地。</p><p class="ql-block"> 从胜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自信。</p><p class="ql-block"> 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历久弥坚。</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一江寒水,风波骤起。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甚至悍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p><p class="ql-block"> 一个刚刚结束百年苦难的古老民族,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如果面对战火燃烧到家门口而无动于衷,是难以在世界上挺直腰板的,和平生活也只能是一个奢望。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选择。</p> <p class="ql-block">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p><p class="ql-block"> 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献出了他年仅26岁的生命。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p> <p class="ql-block">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殷鉴不远,日本军国主义鲸吞朝鲜而后蚕食中国,从而使中朝两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惨痛教训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那个秋天,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人民派出自己240万优秀儿女参战,</span>高举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旗”,跨过鸭绿江,面对侵略威胁,不得不打,必须打胜,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p><p class="ql-block"> 我军以运动战为主,部分阵地战与游击战结合,连续组织了五次战略性战役。那志愿军军旗染红了197653名将士的鲜血。志愿军与美军作战,经受了“现代化战争”的考验,迅速成长为一支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正规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我军我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  看吧,那一面八一军旗所指珍宝岛保卫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所向披靡;看吧,那一面八一军旗多么豪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看吧,那一面八一军旗多么强大,令敌胆寒,所向无敌!</p>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