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一直推崇这样的一个理念:尽力去做。</p><p class="ql-block">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是得过且过,还是得做且做?是勉强应付,还是尽力去做?这是我们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问题。态度不一,结果自然不一。</p><p class="ql-block">读《梁启超家书》,其中可见先生在“尽力去做”方面,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p><p class="ql-block">1923年11月5日,他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讲到:“我常想,一个人要用其所长(人才经济主义)。……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p><p class="ql-block">在1927年2月16日“致孩子们”的信中,他这样解答儿子梁思成“有用无用”的问题。他说:“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的态度,埋头埋脑做去便对了。”</p><p class="ql-block">“埋头埋脑做去便对了”,这是先生对理解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最通俗、最透彻的阐释。</p><p class="ql-block">做就是了,坐而论道、只说不做就什么也没有;尽力去做,才能把握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才有成功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正如《晏子春秋》里所讲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坚持不懈地做事,才往往能取得成功;只有脚下不停地前进,才往往能达成目标。</p><p class="ql-block">尽力去做,尤要注重提前积“力”蓄“力”,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都要有所储备。</p><p class="ql-block">“我想你们这一辈青年,恐怕要有十来年——或者更长,要捱极艰难困苦的境遇。过此以往却不是无事业可做,但要看你对付得过这十几二十年风浪不能?你们现在就是要有这种彻底觉悟,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十二分注意锻炼、修养。预备着将来广受孟子所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者。”这是先生在1927年11月24日“致孩子们”的信中所言。</p><p class="ql-block">要不怕吃苦,准备吃苦;要锻炼身体,涵咏精神;要眼光长远,埋头实干;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总之,就是得做且做,尽力去做。</p><p class="ql-block">读《吕氏春秋》,里面有句话说得好:“矢之速也,不过二里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箭飞得再快,也就飞出去二里多地;步子走得再慢,也能到达千里之外。</p><p class="ql-block">年轻人,“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无论做什么,尽力去做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