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958年年底,轻工业部在上海召开科学讨论会。某厂报告了他们用“白水酿酒”的喜讯。会议主持者认为这是群众的创造发明,必须给予支持;并准备组织一个科研小组,指定由朱宝镛带领前去该厂蹲点,总结经验。朱宝镛说:“白水酿酒,酒从何来?尽管物质可以作化学转化,但是把水变成酒,现在科学还未到这一步;水的分子式是H2O,怎么会变出酒(C2H5OH)来呢?” <br> 会议主持人批评朱宝镛说:“你是花岗石头脑,顽固不化。”朱宝镛环顾四座说:“今天在这里开会的都是学科学、讲科学的,科学问题不应该会议主席一个人说了算,大家可以讲呀!何必‘噤若寒蝉’?什么蹲点小组,我是不去的。”会场一片寂静。一些人心里明白,但不敢发言,因为怕讲了被扣上“右倾”“保守”等帽子,有的人讲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朱宝镛又说:“各位学科学学到哪里去了?科学工作者应该有科学家的良心啊!” 就这样,原本可以放一颗大“卫星”的“好事”,硬是让这个“花岗石头脑”的人给搅黄了。<br></h1> <h5> 朱宝镛先生</h5> <h1> 这位直言不讳的酿造专家朱宝镛,祖籍海盐武原镇,海盐尚胥里朱氏二十四世孙。他的高祖父是清道光年间状元朱昌颐。1906年10月28日,朱宝镛出生在河南信阳父亲的当差任上,此时朱家已家道中落。他幼时常在与我国传统发酵技术息息相关的酱园玩耍,也曾接受中式传统教育,后经苦读, 先后留学日本、法国、比利时,精通英、日、法、德等语言,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发酵工业学院,获生物化学工程师学衔。<br> 从国学到外语, 从东邻到西欧, 朱宝镛终于在而立之年学成回国。1936年任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工程师兼厂长。后任东南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等校教授。<br>1950年,他在无锡江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食品工业系。他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和苏联莫斯科食品工业学院的两种来自不同社会体制下的教学纲要作参考, 结合实际, 吸取各自的优点。 除必要的基础课外, 在食品工业系开设一系列专业课程,在系里设立小型实习工厂, 让学生自己动手。又充分利用全国有关的工厂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br> 1952年,朱宝镛到南京工学院协助筹建食品工业系,创建中国第一个发酵工业专业。他在当时“一边倒”的政治环境中, 合理吸取了苏联的经验,也吸取了日本和西方的不少做法。他主要讲授“工业发酵”和“酿酒工艺学”两门课程。当时没有教材, 他从1954 年开始, 先后编写了《啤酒工艺学》《葡萄酒工艺学》, 又翻译了许多西方优秀的有关专著作为参考资料发给学生学习。1961 年他主持编写了《酿酒工艺学》, 该书不仅是全国轻工业院校长期采用的优秀教材, 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重要的参考工具。<br></h1> <h5> 朱宝镛在讲课</h5> <h1> 朱宝镛是名符其实的“啤酒大王”。他第一个提出用大米和玉米代替部分麦芽制造啤酒,并实验成功。他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我国啤酒工业必然要大发展。中国传统的白酒、黄酒耗粮过多,制成1公斤茅台酒需要6—8公斤粮食,而1公斤粮食可以做5—6公斤啤酒。他常对学生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和工作,使中国啤酒立于世界之林。” 他略施小技就帮助原上海华光啤酒厂解决了啤酒混浊问题。 1982 年该厂采纳他的建议, 利用原有的设备人员条件,一次增产25%。</h1> <h5> 朱宝镛在讲啤酒</h5> <h1> 朱宝镛对葡萄酒、白酒、黄酒也无不精通,俨如“酒王”。1950 年为改进通化葡萄酒厂的技术, 他驻厂3个月, 经实验分离出三种山葡萄酵母,定名为“通化一号、二号、三号”。优良菌种使发酵原酒口味好,残糖低、酒精度高,挥发酸低,发酵时间缩短,澄清较快,极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今天通化葡萄酒已是我国的著名品牌。<br> <br></h1> <h5> 朱宝镛教授八十大寿轻工业部陈士能副部长赠梅鹤国画,1985</h5> <h5>《中国酒经》是2000年2月1日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宝镛、章克昌。</h5> <h1> 1994年,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设立“朱宝镛奖学金”作为该院最高荣誉奖学金。1995年2月,朱宝镛在无锡逝世。2006年,江南大学新址生物工程学院大楼前矗立朱宝镛半身铜像。</h1> <h5> 朱宝镛教授雕塑揭幕合影,2007</h5> <h5> 生物工程学院楼——朱宝镛半身铜像</h5> <h1> 茅台集团在茅台中国酒文化城专门为我国著名酿酒泰斗、食品工业专家朱宝镛先生敬塑2.4米全身铜像,缅怀他为贵州茅台酒酿造技术的规范和改进、规模化发展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h1> <p class="ql-block">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朱宝镛立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