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

钱歌

<p class="ql-block"> 张川</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二次去王德华广州的新家,看到她家客厅的沙发后面挂着一幅大约有一平米左右的风景油画作品,当时就被这副油画所吸引:精美的色彩、和谐的构图、层次分明的脉络、美奂美轮的景色……我问她:“德华,这副作品是哪儿买的?作者怎么如此大意,落款提名都没有啊”!她说:“这是我们卡山奇小学同学张川为我新屋所作啊”!</p><p class="ql-block"> 听了她的介绍,我急忙打开记的忆搜索引擎,极力搜索四十五前在卡山奇上学时与张川在一起的情景,脑海不断涌现出他儿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儿时的张川比同龄孩子头大 个小,时有口痴发生,这是他最大的特点。他很喜欢与小伙伴交流,无论是电影故事还是战斗英雄,他讲的头头是道,极具吸引力,也很有味道!特别是连环画中的人物故事对他来说是拿手好戏,每本故事情节,剧中人物,如数家珍,章节有序,脉络清楚,人物突出,小伙伴们个个听得津津乐道,大家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时儿哈哈大笑,时儿紧锁眉头,时而掩面哭泣,时而悲痛欲绝!每个人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变化跌宕起伏着……</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生人把听故事,看小人书,听广播剧视为最快乐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董存瑞是用单手,托、托…托…举起炸、炸…炸…炸药包把敌人的炮楼炸了”。这一句话是我记忆中张川的经典话语!</p><p class="ql-block"> 因为口痴才把故事情节叙述的断断续续, 即便是这样也不影响吸引小朋友全神贯注地倾听他滔滔不绝地与小伙伴们分享故事中的忧伤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每每回想起张川儿时的点点滴滴,我总是会意地笑出声来。童年的时光只能停留在记忆之中,今天回忆起依然好美……好美……</p><p class="ql-block"> 欣赏油画,需要距离! 因为距离所限, 在德华家,我只能在有限范围之内,欣赏他的潜心之作了。这副作品没有完全表现出作品的深邃,在颜料的叠加涂层上不够大胆!细节描写上还需要进细化,柏树的枝叶过于繁茂,黄色充斥着大个版面,水流不活,劲草不动,拥挤过满,初感有点儿压抑……</p><p class="ql-block"> 再次品读这副作品时,你会发现:色彩斑斓的油墨下面衬托出耐人寻味另一番寓意。</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副临摹作品。欣赏它,不能用常人的眼光来审视评判它的“好”与“不好”。判断标准要领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p><p class="ql-block"> 自我感觉良好,对摄影和绘画略知一二的我,在观看第一眼后就发表粗浅敷衍的赘述,并加以评头论足,是否显得有点儿班门弄斧了?这就是常人的习惯思维。</p><p class="ql-block"> 当你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品时发现自己当初的多虑多疑是多么幼稚和粗浅啊!</p><p class="ql-block"> 在滚滚红尘的社会中,人实质上已看不清自身的本质,人在破坏与践踏自然的同时,又那样的依赖与需要自然。“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对当下人的精神是何等重要。对于描绘自然为母体的油画风景艺术更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在人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它的慰藉,用纯真洁净的自然风光浇洗人类狂妄的理念,提示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在干什么,而艺术家就是这风之神,在无言而美丽的自然天地万物中,孕育出有生命,有灵魂的作品,这大概就是这副艺术作品的境地吧!</p><p class="ql-block"> 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生向往和追求的世外桃源吗!</p><p class="ql-block"> 德华从广州回来了,应她之邀,2019年11月18日我与德华、韩慧、别惠君四人一行驱车前往奎屯张川家拜访。</p><p class="ql-block"> 伊犁距离奎屯有450多公里,一路上我一边驾驶汽车,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见到张川情景……</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走了六个小时的路程到了奎屯张川的家。</p><p class="ql-block"> 进屋第一眼看到的是满屋子的红柳根。初见张川与我记忆中判若两人,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忧伤与无助,流露出现实生活中的甘苦与无奈……</p><p class="ql-block"> 他极力用吝啬的微笑表达对我们到来的喜悦之情,也难免掩饰人在囧途中眼神!</p><p class="ql-block"> 五十出头的他比同龄人显得苍老了许多,稀少的头发开始谢顶了,憔悴的脸颊写满了生活的沧桑和岁月痕迹的沟壑,感觉他身上那件衣服永远都是进门不旧,出门不新裹在瘦弱的躯体上,衣服上沾着点点泥土,一双皮鞋被岁月的尘埃褪去了本色,从这一点儿可以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位平平常常不追求外表的人,是一位不贪图享受的人,是一位与脚踏实地与泥土打交道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张川”在我脑海里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没有艺术家的长发飘飘,没有奇葩的满脸须髯,没有中年人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只能从他的身上窥测到与我想象中不一样的张川!</p><p class="ql-block"> 他家客厅,卧室,书房都堆放着红柳根,墙面挂满了红柳根艺,角角落落都是红柳根……</p><p class="ql-block"> 有简单清理打磨过的;有原生态还带着沙土芳香的;多数依然保持当初的原样。我们好像置身于红柳根的海洋之中,难道这是他的家?</p><p class="ql-block"> 从聊天中已经感觉到:他为追求所谓的“艺术”而疯狂! 为了寻找红柳根,他不吃不喝可以走一天,在沙漠中行走一天不吃饭可以,不喝水行行吗?我难以置信这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我面前的他,证明他还“活”着 ……</p><p class="ql-block"> 性格决定命运,是命运多舛还是性格所为!我不敢想象也不敢有过多地评价,世界上真有忘我的人吗?为了“艺术”可以不顾家庭,不顾老婆孩子?不顾大家好言相劝?</p><p class="ql-block"> 满面的无奈与惆怅,自我安慰,自我满足,能找一大堆理由来述说过阐述他对现实的看法,与其说他对现实的看法不如说他对现实的逃避更贴切一点儿。</p><p class="ql-block"> 从他侃侃而谈,高谈阔论,不切合实力的谬论中我已经领悟到了他内心深处的苍白和无力!</p><p class="ql-block"> 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这种逃避现实的飘渺虚无主义思想着实当头一棒!</p><p class="ql-block"> 真的好让他清醒……清醒……,再不要自我陶醉,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再不要去做自我感觉良好的超现实中人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人生百态,各有各的活法!但是,我的观点是:活在当下的人,必须要对家庭,对孩子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只有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只要家庭幸福,社会才能和谐,个人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是现实生活中一位很普通的常人,是常人就要按常人的思维和做法活着。</p><p class="ql-block"> 做人,必须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所谓的追求与爱好。衣无遮体,食无裹腹,饥肠辘辘,穷途末路还要追求所谓的爱好?现实吗?</p><p class="ql-block"> 在苟且偷生喘气中一意孤行地我行我素,执着地为“发掘艺术”的新时代“艺术狂人”啊! ……</p><p class="ql-block"> 艺术是有标准的,追求艺术者更有标准要求和价值取向。</p><p class="ql-block"> 爱好与是艺术不能混淆等同,偏执与艺术更不能混为一谈,人云亦云,各抒起见。</p><p class="ql-block"> 艺术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经过艺术家再加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观赏品。</p><p class="ql-block"> 人们追求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所谓“艺术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解决温饱后的人们,迅速膨胀的市场需要, 艺术品市场的迅速膨胀,当然也使得许多艺术家的心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用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心态就很片面了,市场发展到这个程度,我们做的不是“棒杀”,而是需要引导,艺术家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是无可非议的。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艺术资源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而如何正确帮助艺术家辨识经济利益和艺术追求的目的,这个就是媒体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个媒体工作者的道德。</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行业行走的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对这个行业有着诸多的不满,其中有被市场抛弃的、被艺术家群体抛弃的、个人恩怨、行业抵触等等,他们将自己的心中的忿满化之的是语言上的表述,将一些小的东西夸大,然后无限制的夸张,续而,恐怖化。</p><p class="ql-block"> 在探讨的金钱与艺术的问题,这类阴暗的人群不是去引导而是竭尽所能贬低,试着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说服周边的人,,一个心态阴暗的人,他的话语怎么能够公正表达。可是当这些话语伪装在其伪善的外表下却在故意对他人产生错误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艺术需要光明和大众化,更需要有正能量的艺术家需要进行引导、自律很重要,但是同时也要收藏家自己认真看清楚一些文章和言论,看看写这些言论的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现在的行业地位和他所从事的工作,您就会明白他真正的用意和立场。</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一定要坚守职业操守,就像徐悲鸿说的一样:“人不能有傲气,但一定要有傲骨”。</p><p class="ql-block"> 人们的消费观念虽然发生变化,生活质量的大步提高,特别是一部分爆发起来“富裕户”,为了填补文化的贫困,填充文化品味,有些“艺术家”迎合满足这些人虚伪的要求,披着艺术的外衣,一门心思地创新”富裕艺术”,夸大或歪曲艺术的本意。为了攫取更大的艺术利润,不择手段……</p> <p class="ql-block">  这与一生守着清贫,一门心思地挖掘艺术的张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p><p class="ql-block"> 我庆幸张川有个与相伴相随二十几年的好妻子,对他的支持与理解让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叫她燕子,第一次见到她时,给我的印象是:善良、温柔、干练,是千万妇女中的普通一员,但她的“普通”非常人的“普通”。她一边勤俭持家支持张川的事业,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培养儿子之中,因为,他儿子在出生时缺氧比正常的孩子反映慢一点儿,医生给他们建议:“放弃孩子,考虑再生一个吧!”然而,作为母亲的她,依然回绝了医生的建议,她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再苦再难再累我也要把孩子养大!</p><p class="ql-block"> 面对一个弱智孩子的妈妈,是多么的无奈和心酸啊!</p><p class="ql-block"> 孩子因为与正常孩子不一样,从小就没有朋友玩,妈妈是他唯一的朋友。长大点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看见别的小朋友都去幼儿园了,儿子说:“妈妈我也要上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样的孩子没有一所幼儿园愿与接收。</p><p class="ql-block"> 转眼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妈妈就去学校请求老师让孩子上学。但是,学校、老师都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孩子!妈妈天天跑学校,找老师,学校、老师被她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只能说:“让他来试试吧!”</p><p class="ql-block"> 从此,儿子上学了,妈妈就只能天天在学校陪着他照顾他。她成了班级的额外生,每天与儿子一起上课,做作业。 </p><p class="ql-block"> 最不能理解的是,当其他孩子对她儿子指指点点时妈妈心都要碎了,有的老师也嫌弃、鄙视他、甚至有的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污辱他,当时孩子那眼神和表情妈妈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那是让人多么的心痛啊……妈妈只能蹲下来含着眼泪小声的说:“宝贝等你学习好了,老师、同学都会喜欢你的”。虽然孩子有点儿弱智,但是他也有思想,有自尊的。</p><p class="ql-block"> 她就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培养着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的学习生活能力。</p> <p class="ql-block">  据燕子说:“今年,为了孩子能考上一所大学,她又进课堂,坐到儿子旁边,与儿子一起奋斗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孩子考上大学。”</p><p class="ql-block"> 经过是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孩子给了母亲最大的回报,今年考上了江苏一所大学,成了一位与正常人一样,让人羡慕的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母亲真的好伟大,好伟大……</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当孩子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时,作为母亲的她会是怎样的一个心情?</p><p class="ql-block"> 一个家,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是家庭的核心,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源泉。 请问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传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 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孩子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和陪伴,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是塑造孩子品格的第一所学校,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妈妈,会尊重孩子的爱好、增加孩子的见识、跟孩子成为朋友,并教会孩子坚强。</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风骨的妈妈,她会教孩子坚强, 在人们的一些思维里,把女人当作柔弱的代表,只有男人才能配得上坚强二字。在燕子的身上我们得到了验证。当真正地遇到困难时,她不回避,能够不惧艰难困苦一直坚持下去,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比较软弱的女人,她们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男人显的还要坚强的, 妈妈面对困难的态度,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教材。坚强的母亲自带风骨,如梅花一傲雪、青松凌寒,让孩子学会不惧困难,从容面对人生中的风雨。</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智慧的妈妈,给孩子大的格局,我们不能指望一个跳广场舞的奶奶,能培养出一个跳芭蕾舞的孙子;也不能指望一个嗑着瓜子聊八卦的妈妈,培养出一个具备领袖气质的儿子。 如果一个妈妈嘴里最常念叨的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在小事上抹不开,死缠烂打,碎碎念;盲目省钱,这样势必教不出一个有格局的孩子。 有格局的妈妈看问题往往更全面、更长远,也更加理性。 她们也八卦,但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搬弄是非;她们也关注柴米油盐,但也规划未来和远方;她们也节约,但在子女教育和爱好上花钱绝不手软。 格局小的妈妈不一定培养出坏孩子,但也很难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并不一定是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但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的女人,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