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心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六九年下乡的的知青。属插队落户的性质。生产队认为你“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什么都不会干,就派遣去大队农场顶个人头。</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农业学大寨”大队在农场欲建一百猪场。我就帮着做一些基建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大队百猪场地基正式放样开工。砌工师傅也是大队的土师傅,没有什么测量工具。在牵样线的过程中屋角要牵一个直角。老师傅们平常都是凭经验,凭视觉。偏偏当时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很年轻,他说这样不行。猪场这面墙有近百米,这里差一点,到那头可能就差几米了。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他看到我便喊,“知识分子,来来来,有什么办法用线牵出一个标准的直角?”我一时也没好法子,正考虑着。看到地上有一盘卷尺,突然灵感来啦。说:“有了,勾三,股四,弦五。这样牵出来的绝对直角。”几个人帮忙一扯,一个标准的直就出来了,顺利的放了样。书记笑着说,有文化就是不一样。能得到书记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农场发展很快,大队决定要修一条机耕路从河堤到农场。书记找到我,考察了半天问我的意见。我思考了一下说:选路线最短的,尽量少占用良田,从宁功塘尾上过。他一拍手大笑到,英雄所见略同。行,这这么定了。</p><p class="ql-block"> 怎么合理分配十三个生产队的工程量,先要计算分段工程量出来。于是我设计了一土水平仪。叫木工做一三角架,架上一块园木板,刻上一条直径。三角架的下方掛个称坨测量与地面是否垂直,板上放一根水平尺。然后找一根3米长的竹竿,用红白漆相间涂上,间距为一公吋。我和书记用土水平仪反复测量了一天,又计算了一天才把分段工程量大概计算出来?</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我就当上了大队学校的民办老师。在大队两委会上书记力排众议说:一定要用他的知识教育好我们大队十三个小队的几百子弟。</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呀!</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农村机耕路。(百度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