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城的那些今生第一次——夜爬单边墙/穿越司马台关/坐看金山岭

怡然

<p class="ql-block">离开京城到上海已经月余,细想起来,在上海的这些日子,足迹竟囿于方圆1公里以内。而在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从景色撩人的浅夏步入青翠蓊郁的盛夏。“身行千里,心若止水”,反过来恰好符合此时的意境,而热烈的蝉鸣,终究噪动起往日的回忆,这一次是5月末的那次长城行,那些难忘的今生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夜爬单边墙——不仅仅是历险</p><p class="ql-block">“夜爬单边墙?这不是作吗?”走长城的人都知道司马台长城的“单边墙”,那可是北京长城“三险”之首,白天爬墙且万分危险,夜爬简直不敢想象。其实所谓的夜爬“单边墙”,是指晚上爬到“单边墙”,待旭日东升,在著名的“仙女楼”前看壮观的长城日出。领队反复强调不能爬“单边墙”,要从旁边绕过去。</p> <p class="ql-block">——寂静的巴各庄</p><p class="ql-block">我们晚上9:00集结,11点多便到了巴各庄村,这是我们今天晚上的进山地点。话说位于密云县新城子镇西大门的巴各庄村,是长城脚下风景优美的小山村,它背靠望京楼长城,户外旅游爱好者竞相慕名来游。而此时,正值午夜时分的巴各庄村,已经静静地进入了梦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夜色苍茫中,怡然不着边际地用浪漫的《再别康桥》诠释夜幕中静谧的小山村——人生第一次夜爬长城,怡然有点抑制不住的兴奋!突然,吠声大作且连续不断,惊得我们赶紧熄灭了头灯,加快了脚步,怡然稍一迟滞间,便已经落在了最后。我们一路小跑绕过村子,再寻路上山,前队的节奏一直很快。有点缓过神来的怡然,气喘吁吁的往前赶,竟与火燕、小火锅、飞飞等走到了中前队。</p><p class="ql-block">在聚仙楼,怡然、飞飞、吴老师我们三人拥在一起取暖,照片不虚才怪呢!</p> <p class="ql-block">——寒冷的“聚仙楼”</p><p class="ql-block">怡然与火燕走单边墙是在三年前的六月末,且不说单边墙有多险,感觉爬山过程就很累,且有一段山势也很陡,而夜爬看不到有多险,累依然很累。“不用爬得太快啊,夜间运动不宜太激烈,且到山上会很冷的”,领队在手台里提示大家,但是大家的速度依然很快,也许对于夜爬都有点兴奋与亢奋吧。当我们在第一座敌台“聚仙楼”聚齐时,仅用了三个小时,至于前队的几个人,已经等了近半个小时了。</p><p class="ql-block">聚仙楼里的火燕</p> <p class="ql-block">“聚仙楼”在司马台这段长城中好像并没有什么看点,不过在怡然看来,这“聚仙楼”似乎是一处重要的过渡,向西经望京楼-单边墙-仙女楼-天梯,一险接一险;向东连接“透风楼”,这期间翻山越岭,爬上翻下,也是异常艰险。所以从这里无论选择向东还是向西,都是非比常人,因而这“聚仙楼”叫得响亮、叫得热烈!</p><p class="ql-block">抓紧时间整理照片的队友</p> <p class="ql-block">但眼下的“聚仙楼”里真冷啊!聚仙楼内部结构保存尚好,也许有人这里夜宿过,北向箭窗用砖头完全封住用于保暖,但是因为汗水湿透了衣服,我们仍然感到有一种“力透纸背”的寒冷,怡然与飞飞、吴老师挤在一起取暖,仍然瑟瑟发抖。可爱的小火锅把她的衣服与保温毯给飞飞、怡然等,身体是暖暖的、心更是暖暖的。“这里这么冷,我们绕过单边墙到仙女楼吧,那边的石墙也能挡挡风”,领队说。于是,我们重整旗鼓,爬望京楼,过单边墙,到仙女楼去! </p><p class="ql-block">从聚仙楼中拍摄的黑暗中的古北水镇</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望京楼”</p><p class="ql-block">从聚仙楼出来,先是攀“望京楼”。说说这望京楼吧,望京楼顾名思义便是“敌台高兮,可以望京城”,北京长城称为“望京楼”的有几处,怡然认为这座“望京楼”最名符其实。这座“望京楼”(密云255号敌台)建在老虎山顶,是司马台长城的最高点,海拔近986米,据说登上“望京楼”,夜间可见北京城的灯火,白天可望景山和北海白塔。但是现在的“望京楼”经过维修,愈加高为可攀,这样最好:无法攀爬也就不能望京,于是“望京楼”便永远是一个传说、一种美好想象;无法攀爬,破坏的程度最小,它的生命力也就更长久一些。</p><p class="ql-block">我们与望京楼擦肩而过,绕过望京楼时,就拍了这么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爬到望京楼再经过陡降,便到了单边墙的近前。单边墙再说上几句吧,这是建于陡崖上的一段单面墙体,全长200多米,最窄处不足50厘米,且有十几处墙障,上上下下也是无可攀扶,这段长城是“司马台长城”最险要的段落,也是北京三险之首。怡然在火燕及队友的帮助下,懵懵懂懂、战战兢兢地爬过一次单边墙,便感觉今生足以,不想第二次再爬了,这次绕行正合“孤意”。</p> <p class="ql-block">不过绕行也不容易,有时路并不太明显,在头灯微弱的灯光下,我们小心翼翼地拨开荆棘,“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在黑暗中寻找路径。终于,我们有惊无险地到达了仙女楼的脚下。</p> <p class="ql-block">——震撼的日出</p><p class="ql-block">怡然与伙伴们绕到仙女楼前的时间是3:50,此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刚刚绕过来的望京楼、单边墙,眼前的仙女楼都隐于黑暗中,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够依稀分辨出它们伟岸的身躯,感受到它们雄浑的气息。我们簇拥在仙女楼前,静静地等待着,期盼着……</p> <p class="ql-block">渐渐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天光也亮了一些,望京楼左后方山峦上方的天空已经聚集几朵薄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这些描写似乎格外熟悉,原来是出自刘白羽的《日出》,我们初中时的语文课文,刘白羽细腻传神地描写了海上日出,我们感动过、背诵过,而时隔这么多年才切身感受,至于海上日出与山上日出,并没有什么两样。</p> <p class="ql-block">同样是描写日出,最有气势、寓义最深刻的要数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尾句:“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一段描写我们都喜欢且崇拜,这不,说着说着,火燕就背诵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等待的不仅仅是一次日出,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而就在大家的期盼中,东方的山尖尖处粉红色的薄云不断变幻着色彩:红褐色-赭红色-金黄色,渐渐地霞光升腾起来,轻轻地抚慰着山川大地,勾画出它们的轮廓,使它们变得明暗有致、层次分明。我们眼前的望京楼、单边墙也从沉睡中醒来,渐渐明亮起来、感奋起来,身后的仙女楼已经被镀上了金色的光芒,像身披婚纱的新娘,美丽而灵动……</p> <p class="ql-block">怡然从来没有这么真切地感受到长城的日出,从来没有这么心无旁骛地观看日出,不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感动与兴奋,只是用手机兴奋地拍录着,火燕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先是用手机录视频,接着放起了无人机,他新入手的“御三”终于大显身手了,上帝视角下的望京楼、单边墙与仙女楼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大家不要再停留了,抓紧时间启程了!”当太阳喷薄而出时,我们观日出的节目便结束了,后边的行程是要穿过司马台景区-金山岭-蟠龙山景区,一直走到古北口,好戏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怡然拍摄的大卫拍摄的照片,感觉特别壮阔!</p> <p class="ql-block">等待日出的我们,充满了美好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霞光中的仙女楼。关于“仙女楼”,据说这座敌台因莲花仙女居住过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或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所仅有。三年前怡然爬单边墙时,仙女楼尚在维修之中,这一次,我们终于看见了庐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火燕无人机的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天桥”与“天梯”</p><p class="ql-block">就在火燕、怡然急急忙忙收回无人机时,大家都已经过了仙女楼继续前行了,前队已经过“天桥”了。“司马台长城”的险,除了“单边墙”,还有两段:一段是“天桥”,即“仙女楼”西侧悬崖峭壁上的一段短墙,虽没有“单边墙”般的触目惊心,但短短的几十米亦险象环生;另一段是从“猫眼楼”向东上攀的“天梯”,建于崖壁一侧的障墙,陡直向上,角度接近90度。</p> <p class="ql-block">给火燕拍的这张照片,他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长城上称为“天梯”的可不止一处,比如箭扣长城上,也有著名的“天梯”,但怡然以为要说危险还是司马台的这处“天梯”。虽然是在后边赶队伍,但是脚下可得走稳,火燕、怡然互相提醒着。从仙女楼攀上陡峭的山崖,看到眼前犬牙交错的墙体与峭壁间仄仄的“天桥”,着实有些胆寒,于是我们继续选择绕行,反正是走过一次了嘛。</p><p class="ql-block">借用队友拍摄的照片:走过天桥。</p> <p class="ql-block">到了天梯前,我们犹豫了一下,领队说也可以绕行,前边的队友说绕行也很险,于是我们咬咬牙,“走天梯”!垂直90度的天梯深不见底,下行要比向上攀登难度大得多。怡然第一次走天梯与走单边墙一样,有些懵懵懂懂,并没有多紧张,但这一次反倒紧张得多。火燕呢,他在我的前边先下,紧张着自己也紧张着怡然,我们小心翼翼一步一挪地到了关口。终于,我们又一次走过了司马台长城的最险一段,这一次之后不会有下一次!</p> <p class="ql-block">怡然、火燕刚刚正在走下天梯,队友拍摄,感谢!</p> <p class="ql-block">司马台关——难以逾越的穿越</p><p class="ql-block">战战惊惊地下了天梯,腿还在抖,但心里却轻松了许多,下边的行程再无惊险,“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走过了单边墙、天梯,即使是再遇到惊险,还算得了什么呢?但是,接下来我们仍将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但那不是天险。</p> <p class="ql-block">“大家抓紧时间啊,我们争取在7:00前到达吊桥”,领队在手台里催促大家。所谓“吊桥”是指横亘于鸳鸯湖上的一座木吊桥,那里曾是明长城的司马台关。据《四镇三关志》载:“(司马台关)洪武年建。”。《明长城考实》:“今(司马台)关口已被一九七七年所建司马台水库淹没。只关口两侧山腰处各有一座已残的空心敌楼尚存。”</p><p class="ql-block">现在,司马台关虽被司马台水库淹没,但一桥飞架东西,将东12座敌台与西10座敌台连接起来,囿于司马台景区。现如今游览司马台景区,西10楼也不能到达,因为这一段长城不开放,所以只能望楼兴叹,至于今天能不能通过“吊桥”,访西10楼,是一个未知数。</p><p class="ql-block">“猫眼楼”,即东14楼。</p> <p class="ql-block">——“猫眼楼”与“文字砖”</p><p class="ql-block">下了天梯后再向西攀登,第一座敌台便是称为“猫眼楼”的敌台,这座敌台保存尚好,但为什么称之为猫眼楼呢?怡然问队友,“也许是外形有点像吧”,队友回答。这座敌台在司马台景区之外,有人称之为东14楼,应该是从景区敌台算起的。</p><p class="ql-block">从猫眼楼里望我们刚刚走下来的“天梯”。</p> <p class="ql-block">“看,文字砖!”走在前边的天地狼老师指给我们看,“这可是一墙的文字砖啊!”我们感叹道。司马台长城保存的文字砖不少,“人字长城”的“捺”笔上,就有一满墙的文字砖,就是我们昨天晚上聚集的聚仙楼里也有文字砖。</p> <p class="ql-block">《明长城考实》,书中记载:望京楼向西的第四座敌楼的砖脊上有印模字“万历五年(1577年)年山东左营造”。匆匆忙忙中怡然拍到了“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文字砖,后来请教了研究文字砖的专家谭威老师,谭威老师在这段长城上,除发现了“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文字砖,还发现了“山东左营 三等边墙”等文字砖,至于山东左营则是明代的一支基建工程兵,八达岭水关长城也是这只队伍修建的。匠心传承,百年不倒。</p> <p class="ql-block">——东12楼,匆匆掠过</p><p class="ql-block">过了东14、13楼,我们便正式进入司马台景区了。前边已经说过,司马台景区以原司马台关,现在以吊桥为界分东、西两段,东边有12座敌台,西边有10座敌台。东边的12座敌台是景区开放部分,因而是可以观赏到的,但西区的10座敌台未开放,今天能不能看到,全凭运气了。我们的目标是在7:00前过吊桥,至于能不能过得去,虽是未知,但必须做出努力,因而进入景区之后,队伍移动的速度就更快了。</p><p class="ql-block">过了猫眼楼之后,出现了保存完好的障墙,墙上布满了孔洞,经请教萧艾老师,怡然才明白“这是明代中后期火器大量用于城墙防御的一种特殊墙体——‘铳墙’或‘铳炮墙’”(见萧艾老师的《明代长城防御由冷兵器向火器转变的标志——“铳墙”》。</p> <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被囿于景区的长城都是精华段落,司马台景区长城也不例外。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沿两侧的山脊陡然上升,并直指云端,将一座座敌台串连并带动起来,翻崇山、越峻岭、起伏盘旋、飞舞腾挪——而每一座敌台或因为原来的制式不同,或因为残破的程度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带给我们的则是不同的审美感受——沉淀着历史沧桑的残缺的美。</p><p class="ql-block">回望猫眼楼与仙女楼、望京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墙体很宽大,应该是屯兵、训练之处。在长城的墙体上修筑这么宽阔的空间,也是绝无仅有的,说明这里地势之险要,防守之重要,当然也是因地制宜。</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戚继光语录,置于在司马台景区东13楼之前,语录说明在险要地段防守之重要性及“虏”的进攻方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每一段长城的相逢,都有可能是今生唯一一次际遇,着实是“且行且珍惜”。虽然脚步没有停留,眼神跟得很紧,怡然还是慢慢地落在了后边。后来,怡然、火燕、大卫、大侠我们4人始终在一起,边拍摄边疯狂地往前赶。至于那12座敌台,怡然是都拍照了的,只是有些分不太清,张冠李戴的情况可能也有吧,但总算是记录下来,怡然也便心安了。</p> <p class="ql-block">司马台景区东13楼</p> <p class="ql-block">东13楼的内部,虽然进行过修缮,仍然是满满的沧桑感。东13楼的内部是回廊式结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坑,之前也看过这样的结构,对其作用大家说法不一。</p> <p class="ql-block">过了13楼,便正式进入景区了,这是景区东12楼</p> <p class="ql-block">东11楼,以下是东10楼到东1楼。</p> <p class="ql-block">被嵌于墙面上的“回形文”长城砖,据考证这是明代的原件。“回形文”是一种吉祥符号,据推测应该是敌台匾额或门的边框图案的一部分,只是被拆散了,难以复原了。</p> <p class="ql-block">壮观而坚固的墙体也是“铳墙”。</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水库与古北水镇已经在我们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东1楼,回望我们刚刚走过的长城,长城一路下行,已经快到关口了。</p> <p class="ql-block">这处‘铳孔’很特殊,有点奇形怪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西10楼,无法copy的穿越</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急行,快到司马台关口时,是7点半左右。“先停止一下吧。”前队传来信息,原来关口处不出意外地受阻了。“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前期沟通未果,景区值守者这样回答。在关键时刻,“小火锅”发挥了善于沟通的才能,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终于“打动”了人家,我们被允许从关口处下撤。</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行程就此截止了吗?不会!终于,我们又一次从高耸于山腰的敌台脚下切入长城,这便是《明长城考实》中提到的“关口两侧山腰处各有一座已残的空心敌楼尚存”中的一座了吧。这座敌台现已被修缮过,经过敌台时我们不敢停留,而当我们过了吊桥再回望这座敌台时,发现敌台非常严整高大崔嵬,不错的,正是守关者应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东边的关口楼,我们从它的脚下绕过,步入吊桥。</p> <p class="ql-block">长城探入谷底,那曾经是司马台关口</p> <p class="ql-block">吊桥横跨于鸳鸯湖水库上</p> <p class="ql-block">走过,不,应该说是跑过摇摇晃晃的吊桥。过了吊桥,便要攀登陡峭的铁梯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吊桥,就进入司马台景区西边那10座敌台了,那是我们朝思暮想要去拜望的敌台!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虽然我们都不恐高,但心却紧张地剧烈跳动。背着重重的登山包,跑过吊桥,登上陡峭的铁梯,腿愈发颤抖,步入墙体之后,仍然不敢停下来喘息一会儿,这10座敌台几乎尽入眼底,但能被我们“收入囊中”吗?走着看吧,实在不行,就下来吧。</p> <p class="ql-block">抬望眼,那一溜敌台便有六座。</p> <p class="ql-block">西二台</p> <p class="ql-block">西二台的内部进行了有限的修缮。</p> <p class="ql-block">西三台,保存不错,残存部分楼橹</p> <p class="ql-block">西三台的内部</p> <p class="ql-block">西四台</p> <p class="ql-block">西四台的内部</p> <p class="ql-block">回望我们刚刚走过的长城,漂亮的弧度,也像是一座勺子城。</p> <p class="ql-block">长城在山脊上蜿蜒盘旋。</p> <p class="ql-block">而就在艰难的上上下下中,我们也终于走到了西10楼,其中所经过的艰难,都沉淀在记忆深处吧,而令人回味无穷的,则是这段长城的壮阔与秀美,其胜于东部长城。“这么美的长城,也已经修缮过了,为什么不开放呢?”我们大家都感到非常惋惜。过了西10楼,便进入金山岭景区了,我们能继续前行吗?</p> <p class="ql-block">过了西十楼,我们不能不下撤下了。</p> <p class="ql-block">从沟谷处下一处小断崖走在沟谷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属于废弃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哦,雄伟壮观的金山岭长城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金山岭长城——坐看云起时</p><p class="ql-block">过了司马台景区西10楼后,便进入金山岭长城了,但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只好又一次从长城上下来。山岭险峻、荆棘遍布,路在哪里呢?在领队的心里,跟着走是了,“世上本没有路”,领队走过了,便有了“鸟飞过的痕迹”。从山上下撤到沟底,再沿着沟走两公里左右,雄伟壮观的金山岭长城便再一次进入视野了。</p> <p class="ql-block">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那么,现在可以进入金山岭景区长城吗?不可以,疫情期间景区关闭。金山岭长城的防护是严阵以待,防守严也没有什么,只是防守者的态度非常恶劣,说出的话实在难听,就是好脾气的领队也听不下去。“不让走长城,我们也没说一定要上长城嘛”。</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长城旁边掠过坚固雄壮的大墙,望之森严壮观</p> <p class="ql-block">其实,队伍中的人谁没走过金山岭呢?怡然走过,火燕走了不下三次。但是,金山岭对于每一位热爱长城的人来说,总有着无尽的吸引力!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不能走金山岭长城,但我们从它高大的墙体下轻轻掠过,抚摸那光洁坚固的大理石墙体,让岁月雕刻的痕迹轻轻从指间流过,虽然被荆棘刺得伤痕累累,但内心仍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之后呢,我们离开墙体,从容地坐在山坡上,注目着在山脊上蜿蜒盘旋的墙体,以及点缀期间的壮观严整的敌台,“远观之则巍然雲表,足以壮观。近览之则巩固高阔,足以壮志。”<span style="font-size:18px;">戚继光曾如此诠释长城,也许是他心目中长城的样子并把理想变成了现实,也正是五百多年后今天我们眼里的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这么静静地与长城相互审视与谛听,进行着目光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而湛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又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时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一次就算是行程戛然而止,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已无法言表。</p> <p class="ql-block">出司马台村之前,遇沙岭沟城堡文保碑,但没有时间寻找城堡遗迹。</p> <p class="ql-block">出司马台村</p> <p class="ql-block">尾声:与金山岭长城擦肩而过之后,我们便下山结束行程。出司马台村又一次遇阻,疫情期间,防疫大如天,我们按要求做了抗原——不过,一切都好,对于怡然来说,第一次夜爬单边墙,第一次穿越司马台关,第一次坐看金山岭:都是今生最难忘的经历,将永远珍藏于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