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这里开始…… ——2022河南教师成长书院研修总结

希望……

<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此时的八个字的分量似乎比平时说起来更觉重重的。回顾17号到22号的培训,可以说一课一点化,一天一收获,从开班之前的憧憬到开班时的激动继而是忐忑和震撼再到动力,大容量的学习内容承载着这一心路历程的变化。</p> 期待 <p class="ql-block">  夏荷映日红,学习促成长。七月,盛夏如火,在这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季节,满怀期待和对学习的渴望,有幸参加了“2022河南省教师成长书院第六期教师培训”,更有幸分到了“正宪班”。因为疫情,今年的学习改为线上,158位老师齐聚云端享受着专家带来的饕餮盛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习荣幸的同时我更懂的珍惜。</p> 激动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上午的从主持人红衣少年到13位专家的分享,每一个用心、精心设计的环节,让我激动万分。真切感受到:成长是无止境的,学习更是没有假期的;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要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记录自己的日常教学点滴,在阅读和反思中成长;明白了做一名好教师一定要先丰盈自己的羽翼,那样才有足够的实力关爱好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领导和专家的分享字字肺腑,句句扣人心弦。</p> 忐忑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讲座的专家是所有数学老师都非常熟悉的吴正宪、华应龙和贲友林三位老师,听班主任宋军老师介绍我们班研修学习的158名老师,有的老师已经有连续参加好几期的研修的经历,平时又那么爱学好学,他们那么优秀。一说组建班委,他们都个个踊跃报名,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奉献自己的爱心。看着群里他们的发言,感受着他们的坚韧、好学的品质,努力和奋斗的身影。同时我也越来越觉得忐忑不安,压力山大,感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马上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几天一定要:记好笔记,用心学习。并随手在自己的在笔记本中写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差得不是一点点、而是好远好远”。</p> 震撼 <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是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三位专家的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并做了专题报告,深入浅出,让听课的老师都深深享受着、震撼着。</p> <p class="ql-block">  吴正宪老师强调:课堂上“立德树人”就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为学生创造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要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特别是吴老师结合课例为我们解读《2022年新数学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对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如何落实、如何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有了全新深入的理解。吴老师历经几十年的磨炼形成的“大爱、大善”学生观、“好吃又营养”的数学观更是感染者听课的每一位老师,值得我们尊敬、学习、仔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贲老师2001版到2022版的自己的一节同课异构课,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自主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在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人人都是学习者,个个都是小老师,思维想不得到发展都很难。同时,学生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升的很快。贲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是让学生课前有思考,课中有思考,课后依然留给学生思考。但前提是老师必须先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课上顺利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会思考,乐思考的意识。看看奔老师的课堂,再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当学生出现与自己的预设有较大偏差的时候,不敢浪费课堂中的一点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出现错误,出现错误了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往往自己就只会把学生往自己预设教学去引导,而不是对学生引一引,指一指,带一带,或者是退到学生中间或后面。这也或许与自己平时对课标的理解和读懂教材这方面有很大欠缺有关,今后一定要多研读课标读懂教材,多思考,力争让自己的课堂中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p> <p class="ql-block">  华老师的讲座和课例解读更是让我感动。感动之一:数学课堂与学生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弓下身子或半蹲着,时时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在讲座中,华老师总是笑呵呵的,更是给老师们一种亲切感。感动之二:感动于华老师的用心,无论是什么时间,哪怕是深夜脑中来了灵感,也会起身记下自己的想法,红字、黑字密密麻麻,并且标上时间,这就是华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对课堂教学的精益求精的态度。感动之三:从《半条被子》的故事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的思考: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半条被子”到“二分之一”,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数学知识。接下来再引导学生画图探究,理解与复述:让学生齐读陶行知的“两件宝”,让学生用上课上所学的分数讲一讲半条被子的故事,并拿出准备好的行军被当堂动手对折、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处处皆教育,时时皆有学,德育教学并存,学生心中也不知不觉种下了红色的基因。</p> 动力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白天即学即思,晚上参与圆桌会议;短短六天的学习时间,每一位专家导师的讲座、专家的思想、老师们发言交流,我都觉得是金句。我曾一度嫌弃自己写字的速度太慢、脑子记忆力减退,每一次都专心听、认真记,唯恐漏掉专家们说的任何一个字。这期间有时会累但很美好。这次学习让我心灵受到震撼,收获满满。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醍醐灌顶。加油、努力,我准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不忘初心和使命,努力给学生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培训之后带给我的是无限的思考、前行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记下自己浅浅的记录,路漫漫其修远,愿这次的学习,是一次提升和洗礼,我定会不忘初心,于此启航成长,在名师的引领下,追寻教育路上属于自己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