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凤归来·姜姗秀回忆录》 Z.003 第一部 第三集 我们村子的一角,远处那排树下就是我家的耕地。 我的父亲是个遗腹子,父亲出生之前,爷爷就去世了。当年的爷爷奶奶,还有积攒下几套宅院和三四十亩耕地。在爷爷突然去世的时候,强忍着悲痛的奶奶常把几个月大的父亲,用绳子捆绑在大炕边墙壁的窗棱上,她便带上几名长工同去地里干农活儿。<br><div><br></div><div>一转眼,父亲已长成二十一岁的大小伙子了,他的貌相也相当帅气标致,当时来提亲的络绎不绝,奶奶都没有同意,后来,有一个媒人告诉奶奶说:斥山村有一位姑娘,与你儿子很般配。于是不久父亲就和那个姑娘完婚了。</div><div><br></div><div>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新婚才一年多,一对新人连孩子都没来的及生,新娘就因病亡故了。这事让奶奶和父亲伤心了好一阵子。真是世事难料,有缘无份哪。</div><div><br></div><div>就这样,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有人又给父亲提起几个对象都没有城,直到另一个媒人找到奶奶又给父亲介绍了一个有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姑娘,父亲才欣然同意结婚,这位姑娘,就是我的母亲。</div><div><br></div><div>我的父亲母亲是1933年春正式成的婚,1934年6月份就有了我的大哥,他们后来一共生下七个孩子,但其中大哥身下还有一个二哥叫寿海,三岁的时候夭折了,和我身下还有一个七妹叫露华,生下来不到三个月也夭折了,最后就剩下大哥,姐姐、二哥、三哥还有我,五个姊妹。<br></div> 我们老宅屋里的土炕 母亲大约有一米六八的个头,高鼻梁大眼睛,方脸盘。当年的她也很爱美,很讲究,人也白净。老人们都说她长得还有点像我的姥姥,而且还继承了许多姥姥身上的高风亮节。<div><br></div><div>生活中的母亲也总是能照顾身边的亲邻。日子艰难的时候,她宁愿自己少吃,甚至一两顿不吃,也要先人后己,把自己的那份口粮分给老人和孩子们吃。<div><br></div>记得有一次,二姨到我们家里来,手里拎着一个红包袱,里面包着一个柳条编的笸箩,里面还有给我们家送的一个大饽饽。那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白面大饽饽呢。<br><br><div>过了些时日,母亲到小姨家走亲戚时,同样用一个红包袱,包上笸箩,里面装上两个大饽饽。在那个物质匮乏艰苦的岁月里,母亲仍然秉承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涌泉报”的信条。</div><div><br></div><div>后来才发觉,母亲虽然只是一名没有文化的乡村妇女,却是七个姊妹中最富同情心,最能担当的那一个,她对待身边的亲友都能是一视同仁,也不爱搬弄是非,遇到有疾病和特殊困难的乡邻她还总爱管一些“闲事”主动去为帮助身边的人。</div><div><div><br><div>到了1950年冬季,中国刚建立不久,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了,大舅家的成分被划成了地主阶级,大部分田地财产被没收重新分配。而父亲这边则因为家里地多种不过来,太辛苦,之前被奶奶和父亲调剂,变相送人,最后我们家才被划分为下中农阶级。<br></div><div><br>1953年春,土改基本结束,到1958年8月,中央决定建立人民公社,然后就开始撤乡镇并大社,但当时在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我的母亲也在其中,为“扫盲”提升文化素养,政府在那个时期开始在各村举办“识字班”,母亲为了能多识些汉字提高自己,也踊跃报名参加。<br><br>她每天很早就起床,梳洗完毕,就会穿上她那件自己缝制的中式外套,那是一件中式偏襟大褂,上面有她亲自刺绣的大花边,穿上十分得体。当年的她也就四十出头,风韵犹存,每次她去识字班上课的时候,总会吸引许多学员欣赏的目光。<br><br>但没料想后来又发生一件令人无比心痛的事情。就在上识字班之后不久,那年夏天,可能是受到毒虫叮咬,再加上上火,母亲的鼻梁边上生出一个红肿的小疙瘩,她害怕影响美观,总是不自觉的照照镜子,然后用温水去清洗,并想把它用指甲挤掉。<br><br>可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弄掉这个疙瘩,反而还引起了鼻腔及面部炎症。就是从那天起,母亲便失去了笑容,并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在出门。<br><br>因为受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后来几经折腾,1957年8月的一天,因为炎症并发感染,扩散严重,疼痛难忍,加上思念在部队服役我的大哥,无法进食的母亲,竟然就这样撇下五个子女和丈夫永远的离开了我们……<br></div></div></div></div> 村后鱼塘中的芦苇,在秋日的寒风中飘舞。 母亲走后,老父亲还要撑起这个家,作为严父的他,也更加的担负起孩子们的教育和日常的生产生活。<br><br>我清楚的记得,一次在吃饭的时候,父亲教纠正我用筷子时的姿势,他说:“凤子,你以后注意,右手握筷子时大拇指一定不要翘出来,这样像指着人,很不礼貌”,他还说:“吃饭时不要说话,要细嚼慢咽,还有,吃饭切忌发出吧唧嘴的响声,更不要随意在餐桌公盘里乱搅合饭菜”。<br><br>另外父亲还时常提醒我们做子女的,无论男女,平时在家尤其是去别人家坐客的时候,不要动不动跷二郎腿,更不能颠颤抖腿,说是,男抖穷,女抖贱。平时要坐如钟,站如松,人生在世一定要走端行正,不要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果那样会到处惹人嫌,往后也成不了什么事。<br><br>还有记得小时候,我跟父亲睡在一个大炕上,他躺在西侧炕沿边,让我睡在靠窗的东侧,中间隔着一个小炕桌。那种连锅炕冬天特别暖和,夏夜的时,候我常趴在窗户上数星星。<div><br></div><div>入夏时,父亲教我用撒了海盐或放了几粒花椒的温水洗脚,而进入冬季,则用绿头萝卜水和晒干的茄子杆或辣椒杆烧的温水洗脚。现在想想,父亲那会儿就教会我了一些养生法呢。<br><br>我上炕睡觉前,父亲还会给我讲一些民间励志故事,而且他时常会教我哼唱一首歌曲,开头第一句是:“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歌曲中的段落,我到现在还能熟悉的哼唱出来。</div><div><br></div><div>后来才知道,父亲唱的就是那首著名的革命老歌《八路军军歌》,因为早在1943年春,中共胶东特委,就在荣成石岛建立起一个最早的地下联络站。位置就在今天的石岛九洲商厦西门外附近。</div><div><br></div><div>当时上级交给“药房”有三个任务:一是宣传教育,并传唱一些进步革命歌曲,二是发展党组织,三是组织武装抗敌。包括在此之后的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石岛前后,父亲曾和乡亲们给地下党和游击队提供过一些粮食和便利,他也就是在那时学唱了革命歌曲。</div><div><br></div><div>尤其是到解放以后,每到劳动之余高兴的时候,父亲就会情不自禁的哼唱起这首《八路军军歌》。</div> 九岁时的我 时光一晃,我已经九岁了,父亲又张罗着,供我去上小学,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63年的9月1日开学的那天,从清晨起父亲就特别高兴,他收集出一碗珍贵的玉米豆,然后亲自为我制作好吃的“炒爆米花”。<br><br>在我们那儿,孩子们在入学时,都有炒爆米花的讲究,就是用两碗粗沙粒在大铁锅里炒熟,再往锅里倒入一碗晒干的玉米豆,用锅铲不停地翻动,直到玉米粒在铁锅的高温下及滚烫的沙粒间全部膨胀开花为止。<br><br>然后将爆米花一点点分离取出,给孩子们带上,当做新入学的庆祝和奖励,同时也取一个好兆头,希望孩子吃了爆米花,能够学有所成,开窍开智,开花结果。<br><br>记得在我去学校出发前之前,姐姐还帮我剪去了我头上留的那两条可爱的小毛辫儿。当时她一边剪,一边对我絮叨着说:“小妹,你长大了要上学了,早上还要跑操,没有时间打理头发,干脆姐姐帮你给剪掉吧”。<br><br>剪过头发后,她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捂着嘴,突然“咯咯咯”的笑了。她笑着对着对父亲说:“爹爹,你看,凤子的头发比我黑多了,好羡慕啊,还有就是她的头怎么也比我大一圈,简直就是一个大头人了”……话音刚落,我们三人便在房间里一同开心的欢笑起来。<br><br>于是那天,我便背着书包里父亲炒的“爆米花”走进了我们村里的小学校,结束了我稚嫩快乐的童年,从此开启了我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少年时代。 2014年正月,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在父母坟前祭拜。 <div>我日夜想念我的父亲、母亲,无论他们多么平凡质朴,并遭遇过怎样的苦难,都无法改变他们在我心中的伟大。我思念父亲,思念他那高大的身影,感恩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还有教我哼唱的那首革命老歌。</div><div><br></div><div>就在那彭拜激昂的旋律中,蕴藏着父亲宽阔的臂膀,和一股无穷无尽力量!时至今日,这股力量依然鼓舞激励着自己,在漫长的人生的旅途中,仍旧风雨兼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div> 文章作者:姜姗秀<br>图片摄影:惟 莲<br>图文编辑:大 利<br><br>2022年07月21日夜 21:18 于古都西安<div><br>文章系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div><br>作者简介:姜姗秀,号惟琳居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陕西省妇女民间手工艺能手,其中国华服作品“汉服曲裾深衣”曾荣获“国风秦韵”首届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大展金奖。<br><br>注:<br>1.文章部分姓名为化名。<br>2.文章配图均由作者提供。<br>3.文章系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br></div><div><br></div><div>欢迎在评论区点赞留言并转发分享,您的赞赏与支持是我创作与前进的动力。感谢您的关注支持!</div></div><div><br></div><div><br></div> 背景音乐歌词:<br><br>《八路军军歌》<br><br>铁流两万五千里<br>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br>苦斗十年<br>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br>……<br>一旦强虏寇边疆<br>慷慨悲歌上战场<br>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br>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嗨!<br>……<br>游击战敌后方<br>铲除伪政权游击战<br>敌后方坚持反扫荡<br>……<br>游击战敌后方<br>铲除伪政权游击战<br>敌后方坚持反扫荡<br>……<br>钢刀插在敌胸膛<br>钢刀插在敌胸膛<br>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br>誓复失地逐强梁<br>……<br>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br>这神圣的重大责任<br>都担在我们双肩<br>这神圣的重大责任<br>都担在我们双肩<br>……<br>……<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