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搭田坎”

希奥慈恩(2723495)

--知青生涯拾遗之三<br><br> “凤高志远”家庭征文之五十一<br><br> 作者:熊晓清 (写于20200926)<br><br>  美篇制作:熊晓春(美篇昵称:希奥慈恩2723495) 挖田坎只能算是春耕的序幕,犁田耙田是春耕的重头戏,而搭田坎则是配合重头戏不可或缺的助攻。如果不能及时的搭好田坎,犁好或耙好的田就关不住水,插不上秧,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在犁田的同时就要同步尽快搭好新田坎<br>  也许是看我在挖田坎时表现还可以,队长也派我去搭田坎。<br> 搭田坎有专用农具——扒(耙)梳。扒(耙)梳类似天蓬元帅的钉耙,只不过天蓬元帅的钉耙是九个齿,而我们用的扒(耙)梳是五个齿。很凑巧的是,我第一次搭田坎的地方正是我第一次挖田坎的那块田。田刚犁过,翻起一道道的黑泥。刚犁完这块田的陈三(和我们住同一个院子的农村小伙,与我同龄,关系很好)过来给我做示范,用扒(耙)梳挖泥、搭泥、敷泥、抹泥、梳泥,搭了一小段坎背浑圆平整、齿印整齐清晰的田坎。 <h5>  (本文图片均由网上下载,特此说明。)</h5> 陈三犁另一块田去了,我就模仿着他搭田坎的动作,开始独自搭起田坎来。我先用扒(耙)梳抓起一砣泥巴,紧接着提泥转身,用力将泥巴放在陈三刚搭好的田坎后,赶紧用扒(耙)梳尖轻轻向上梳动泥巴,将泥巴敷在刚搭好的田坎后,使二者基本整合在一起。然后后退一步,又重复刚才的动作。这样周而复始,一段新田坎就算有了雏形。我又学着陈三的样子,用扒(耙)梳背上上下下轻轻抹,荡平新田坎,并使田坎背呈弧形,最后再用梳齿在田坎上从下向上轻轻斜划过,在上面梳下道道清晰的齿印,不仅使新田坎更加浑然一体,而且也有了一点美感,增加了可欣赏性。<br><div>  说实话,现在回忆起来,搭田坎好像轻松惬意,其实这个农活的劳动强度和技术要求远远超过挖田坎。每一耙连泥带水都有好几斤,手提着转身搭泥,紧接着敷泥、抹泥、梳泥,手一点都不能停,腰一点都不能松,全身始终处在极度劳累之中。我搭了不一会,肩头就发软,手和腰又酸又胀,连扒(耙)梳都捏不稳了。<br></div> 刚开始搭田坎的时候好像还比较顺,我也有了信心。但不久就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粑和,有一段田坎始终搭不起。我刚把泥巴搭上去,扒(耙)梳一松开,泥巴就一下全滑到水里去了,再搭再滑,不知究竟。我没有办法,只好向陈三求教。陈三停下铧口,跑下来一看,发现原来是犁田时铧口打偏了一点,把这一段田坎的稀泥都翻到里边去了,使得要搭田坎的地方都被掏虚,没有地方来垒泥了,再加上我一心急,不停地搭泥上去,把原已搭好的那段田坎搞得又稀又滑,根本敷不上泥巴了。他从土里挖来几扒干泥填进被犁虚的地方,然后抓起田里的稀泥搭在老田坎路边上,边搭边轻压,压稳后作为基础再加泥巴搭上去,终于把那段又稀又滑的田坎变成可以继续接着搭的地方了。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到又学了一招。确实,后来搭田坎我又多次遇到类似情况,都采用这种方法轻松解决了。<br>  夕阳西下,收工钟响。看着我搭起的田坎像一条花边镶嵌在明晃晃的水田边,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再低头看看全身上下,全是泥点。听说搭田坎的最高境界是搭一天田坎身上不会溅上一点泥巴。我们生产队就有几个这样的高手,而我直到离开农村也没有达到这个水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