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p class="ql-block">【<b>图片】湄公河的早晨。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脉,为世界第九、亚洲第五、东南亚第一长河。</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图片】独柱寺。紧邻胡志明故居,是越南独具一格的名胜古迹。独柱寺的官方名称为“延佑寺”,整座寺庙很小巧,建于河内市灵沼池中央,以一根柱子托起了一座寺庙。</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时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阵营,相互之间瞋目裂眦。</p><p class="ql-block">跟中国走的很近的东方阵营里有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越南,也都算得上是中国的铁杆朋友。</p><p class="ql-block">《南方来信》这本书更是拉近了我们这些初中学生同越南的距离。</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了中国与越南是依山带水、唇齿相依的兄弟邻邦。</p><p class="ql-block">在援越抗美的年代,《南方来信》以书信的格式写出了越南南方人民无惧强大敌人而与之奋战的英勇事迹,控诉了美国侵略者和吴庭艳傀儡集团对人民的无情蹂躏。</p><p class="ql-block">声情并茂如诉如泣的故事情节,柔情似水的女主人公,战胜顽敌的意志,艰苦卓绝的斗争,铁面獠牙的美国兵……</p><p class="ql-block">十来岁的初中学生哪里经得起催泪弹似的文章轰炸,拿起书便声泪俱下。</p><p class="ql-block">今天都还能记得些许。</p><p class="ql-block">然而,突然有一天,昔日的同志加兄弟,明火执仗地干起来了……</p><p class="ql-block">历经十余年的打击越南的自卫反击战的战火刚刚退去,似乎还能闻到枪炮硝烟的味道,我踏上了去越南做贸易的征途。</p> <p class="ql-block">【<b>图片】中越国界上的友谊关,历史上称镇南关,初中地理书上还叫睦南关。戴哈莫镜的是河内足球队的队员。</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越南船舶总公司的邀请,我们三人经南宁去河内洽谈业务。</p><p class="ql-block">乘南方航空的飞机,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达了河内嘉林机场,机场很小,设施简陋。</p><p class="ql-block">机场摆渡车就是一辆破旧的公共汽车,一块长木板便是板凳。而办理入境和海关手续的的房间和设施则令人吃惊,毫不夸张地说,我下乡当知青的新安公社五大队的办公室也比它强。</p><p class="ql-block">河内摩托车很多,红绿灯很少,也没有见到交警,不过,汽车也很少。</p><p class="ql-block">听说,擦挂、碰撞之类的小交通事故,居然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按照汽车价格的多少来处理。车价贵的赔偿车价便宜的,颇有杀富济贫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b>【图片】路边休闲的越南姑娘,不提醒,恐怕不会觉得是越南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南是一个崇尚龙的国度,越南人自称是龙的子孙。河内历史上叫升龙,湄公河平原叫九龙江平原,著名的旅游胜地叫下龙湾。至于小地名,冠以龙字的就更多了。</p><p class="ql-block">河内的古建筑很多,龙的雕塑也很多。而且,汉字也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图片】巴亭广场,远处的建筑是胡志明纪念 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方安排我们去市中心的巴亭广场瞻仰胡志明遗容。我们是贵宾,由四位身材高大的礼仪兵带领我们。</p><p class="ql-block">行走中我发现其中一位走路一跛一跛的,好生奇怪。不应该呀,礼兵是国家的脸面,怎么会有跛子?仔细观察,才发现那个老兄的一只皮鞋后跟磨的太厉害了,以至于影响了平衡。</p><p class="ql-block">唉,这就是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啊!</p> <p class="ql-block"><b>【图片】著名旅游胜地下龙湾</b> </p><p class="ql-block">下龙湾位于海防市,又被称为海上桂林。我们乘坐面包车去海防,沿路两边的房屋都是窄窄的长条形建筑,门面宽4米左右,进深可能接近20米,有两层楼,也有三层楼。</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说法,政府在分配宅基地时规定了临街的宽度,每家每户都一样,以示公平。所以,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看到的民宅都是瘦瘦的建筑。</p><p class="ql-block">连年战争使得当时的越南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汽车与火车共用一座桥梁,火车来了,汽车靠边等待。火车过了,汽车才能过去。而且,就一个车道单边放行。</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汽车比火车跑的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图片】古建筑,依稀能看到得月楼三个汉字。</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南有三瘦,一是国土瘦(整个越南版图就是一个长条),二是房屋瘦(前面也已经说过),三是人瘦。满街的人就没有见到不瘦的。男人喜欢绿帽子,就是那种钢盔模样的绿色帽子,女人大都围着纱巾,只露出眼睛,好些女人穿着奥黛(越南的民族服装),酷似中国的旗袍,只不过叉开的很高,都到腰了。</p><p class="ql-block">大街上,能够看到很多身材苗条,身姿婀娜的姑娘。但是,越南朋友告诉我,只看背影个个漂亮,要是你看到她们的脸,便会遗憾得跺脚了----太丑。</p><p class="ql-block">所以,叫她们----跺脚姑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贸易伙伴是越南船舶总公司,很多人都在中国留过学,普通话讲的不错。交流没有障碍,大家也很友好。业务工作很快就圆满地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中午的招待是在一家名叫索菲娅的法国餐厅进行的。</p><p class="ql-block">包间装饰豪华,颇具法国浪漫情调。</p><p class="ql-block">十几个人围坐在宽大的餐桌两边。法国菜很讲究,不过,确实记不得吃了些什么,只记得都挺合口味,摆盘也精致。</p><p class="ql-block">重点是那个很漂亮的包间服务员,据说是餐厅的头牌,只在重要客人就餐的时候才出来服务。越法混血儿,五官十分标致。</p><p class="ql-block">其他服务员,负责端菜倒酒。唯独混血儿只有一项工作,把菜肴喂到主要贵宾的嘴里。</p><p class="ql-block">我没有那个福气,只能自我埋头苦干。</p><p class="ql-block">奇迹出现了。我们的那位领导,一反常态的笑眯眯地接受了皇帝般的待遇,平时他可是一副超人的正人君子模样,不苟言笑,甚至于对有女字偏旁的字都不肖。</p><p class="ql-block">重要的是,他用眼角的余光一直扫描着漂亮的混血儿姑娘,一直到宴会结束。</p><p class="ql-block"> 对于有地位的人来说,幸福真的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图片】去下龙湾燕子洞的船上。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返程没有乘飞机,走陆路经谅山回国。</p><p class="ql-block">在谅山桥边供销社仓库,我们看到自卫反击战里最激烈的痕迹。同行的越南朋友告诉我们谅山的人对中国人十分不友好,他们的房屋几乎都毁了,也有亲人丧生。</p><p class="ql-block">战争嘛,可以理解。</p><p class="ql-block">边境两侧,每隔一段距离都能看到双方掩埋牺牲战士的陵园,那么多活生生的生命就永远的长眠在那里了。</p> <p class="ql-block"><b>【图片】下龙湾美景</b></p> <p class="ql-block"><b>【图片】涉外酒店房间。在当时河内最高建筑的第八层(最高一层)。</b></p> <p class="ql-block"><b>【图片】欧美人组团到越南收养孤儿。</b></p> <p class="ql-block"><b>【图片】河内的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饭后乘三轮浏览了河内市容。不同于国内,这种三轮车蹬车的人在后面,坐车的在前面,视野很开阔。</p><p class="ql-block">还绕着还剑湖转了一圈,最后在湖边的小酒吧里,我们两人要了两听可乐,居然引来了诧异的目光。</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人民币(元)兑换越南币(盾)差不多在1:1800左右(现在大约是1:3300~3400)。</p><p class="ql-block">一听可乐11000盾,相当于人民币6元,而当时与我们打交道的越南船舶总公司的工作人员月工资相当于人民币70元。一听可乐就要花掉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工资,这当然会引起当地人的羡慕,我们也为自己的豪迈而高兴。</p><p class="ql-block"> 临走时我还送了一盒清凉油给店主,也引来了吱吱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b>【图片】河内还剑湖旁的酒吧。</b></p> <p class="ql-block"><b>【图片】河内市容。</b></p> <p class="ql-block"><b>【图片】街景</b></p> <p class="ql-block"><b>【图片】街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