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清歌传皓齿-大暑,迷失在伊犁

大漠微风

<p class="ql-block">  三亚•凤凰机场 </p><p class="ql-block"> 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季节。一年中最热的节气。</p><p class="ql-block"> 消暑,平安度夏成了最要紧的事情。古人小暑时节让自己的心绪静下来,说心静自然凉,这种情绪到大暑时节一直在继续。</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小暑时做《销夏》:何以销烦暑,端坐一院中。到了大暑时节,诗人仍然是过着这种悠哉悠哉的生活,不信您看他的《夏日闲放》: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酷热,闭户,谢客,纱帘遮挂的静室,整洁的庭院。这种静谧封闭的环境,太自由了,您再看诗人的动作,一个“褰裳”、“自恣”,和放浪形骸差不多了吧;躺在清凉的竹席上假寐,是那样的随心所欲;简单的午餐,有鱼有肉。正因为自己独立的密闭空间销夏,故穿的也无需过多,更不用那么正式,怎么凉快就怎么穿,蕉纱就可以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为那些多余的摆设所累,真是惬意,对于这种随性的生活,诗人还不无幽默地调侃:不要说我有多寒酸,和颜回相比啊,我还是太奢侈了…。怎么样,一个穿越了千年的诗人,活脱脱的一个现实生活中邻居老汉吧?白居易是在消暑,是在享受晚年的生活。步入第二个甲子轮回的我,能过上如是白居易一样的晚年生活吗?心态上的放松,自给自足式的常乐,简约而惬意的人生面对…能做到吗?我对着自己的灵魂发问。自在无边的颐养生活,我喜欢,想必您也喜欢吧?</p> <p class="ql-block">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p><p class="ql-block">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p><p class="ql-block">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p><p class="ql-block">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p><p class="ql-block"> 相比于白居易,司马光的大暑时节过得就不是十分惬意,甚至是颇为惆怅。也是在宁静的月光之夜晚,听着夏蝉的鸣叫,看着萤火虫在院落里翻飞,这是心绪不静,情绪烦躁的表达。人还在苦熬着酷暑炎热的夏季,万物却分明感受到了秋的凉意,注意诗人这里用的是惊秋二字,万物害怕秋天的到来而拼命的生长,在和即将到来的萧瑟秋风赛跑,是万物即将结束生命之前的最后抗争。诗人对大暑过后初秋将至的描写,突出的是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叹,反衬着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哀和愁苦,以至于下面诗句中,无论是月光映印寒水的虚幻描写,还是风前凌乱的白发的现实写照,无不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特别是诗词最后一句,道出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苦于无人举荐的无奈。</p><p class="ql-block"> 大暑之夜,困扰诗人的不是大暑的炎热,而是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不能实现。不得不说,佩服这位“夜半客”,只是可惜了没有赏识提携他的公侯。难怪他的惆怅与无奈。</p> <p class="ql-block">  肇源西海公园</p><p class="ql-block">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白居易的人生态度,作为走完一个甲子轮回的平头百姓,也许白居易的诗词与我的现实生活意相近情相通。独门小院,果树蝉鸣,简单的三餐两饭,困了树荫下摇椅瞌睡打盹,醒来兀几上绿茶飘香。夕阳余晖之下,性情所致,可以约上三五好友赏荷纳凉,就像徐勉《晚夏》说的那样: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连应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大暑日每每读到这首诗,都情不自禁的想到西海公园。想到曾经同在西海公园散步销夏的同学好友故人: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从小草的随风摇曳、荷花躲在荷叶下避热为切入点,写的是热,透出的是清爽!这样的赏荷纳凉,这样的杨万里,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天山天池</p><p class="ql-block"> 所处的位置和拍摄角度不理想,没能显示出天山天池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天池,神话当中的瑶池仙境;传说当年穆天子在此与西王母欢宴高歌;传说这里是西王母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是不是当年被齐天大圣搅和的那次我不确认。</p><p class="ql-block"> 就穆天子与西王母欢宴高歌之传说,李商隐曾经有诗云: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p><p class="ql-block"> 李大才子,穆王死了不能前来,我来了!但有必要声明,我不是来求长生不老,只是来感受一下大暑日天池的避暑气氛,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大暑至,秋不远。</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酷热高温。天气预报说四川成都的气温一度超越新疆吐鲁番。大暑时节的酷热,我们每年都有深刻的体验,离开空调冷风,真的不可想象那是何等的摧残。刚刚离开天山天池不久,在去伊犁的飞机上假寐,思绪在空中漂移,想象着古人为什么把炎热的大暑过得那么有诗意。突然想到黄庭坚大暑日在王驸马(叫王诜吧?不确定)府邸听昭华吹笛写的一首诗: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月,散作霜天落叶风。诗词的题目名字大约是《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听音乐真的能解暑?还是在驸马家的水榭楼台,这样的优雅环境下本身就能驱赶走不少燥热?诗人用浪漫的想象力,用美妙的笛声将我们带入幽深的潭水中听龙吟唱,再进一步,用吹笛人将我们带入广寒宫,怎么样,越来越凉快吧?此时的诗人浪漫的诗风进一步展现,思绪已经游离于笛曲之外:什么时候这样清凉的曲子能幻化成霜风,洗净秋空的暑气呢?离开机场,汽车飞驰着向霍尔果斯口岸一路狂奔,脑海中仍然是听音乐能降暑的黄庭坚。也许听音乐真的能降暑,也许美妙的歌声真的能带来清凉,东坡先生当年在岭南炎热酷暑的环境下不也如此写过嘛:…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如果说黄庭坚的诗词不乏对王驸马府邸有赞美拍马之嫌,比起黄庭坚,苏东坡的诗词则是展示的对朋友的牵挂,夸张的诗词里浓浓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不知不觉中,车窗外的风变得不那么温热,甚至有几分凉爽,风中掺杂着若有若无的淡香,那是公路两侧薰衣草的香。</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在霍尔果斯国际合作园区停留,不远处一具巨大的乐器模型雕塑在阳光下矗立,是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真想听一曲冬不拉伴奏的歌儿,黄庭坚苏东坡说听音乐解暑,我也试试。其实是想家了,南渡一年有余,如今北归,一下子就到了霍尔果斯,真是感慨,东坡先生说“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可我不行,万里归来,不再年少,一脸沧桑,满眼疲惫,因为我老了。但是我有微笑,这就足够了。非常想听《往日时光》,不要乌兰图雅唱,一定让齐峰唱,他能唱出克明的内心,浑厚的男中音,声音低沉饱满且略带沧桑,一听,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往日时光。虽然穷的只剩下快乐,但只要想起往日时光,每个人的眼睛都会发亮;真想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p> <p class="ql-block">霍城县清水河镇有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哈萨克族朋友和我讲,每年这个季节整个霍城地界就变成了紫色花海的世界。紫色花主要是薰衣草和马鞭草(马鞭草我在雁荡山也见过)组成。观光园中红屋顶的欧式建筑、荷兰风车等在紫色花海中显得别具一格,特别生动。</p><p class="ql-block"> 不进景区,汽车行驶在去往霍尔果斯口岸的马路上,两侧都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地,紫色的花海非常漂亮。饱眼福的景色使人陶醉,淡淡的香气使人迷失。</p> <p class="ql-block">  霍城县清水河镇不光有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不光有薰衣草,还有美食。北方的美食一定要在北方享受,霍城的美食一定要在霍城分享,哈萨克族朋友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紫色的伊犁,淡淡的薰衣草香让我迷失,恍惚中有冬不拉伴奏的《往日时光》在脑海中回响,曲调清脆、空灵悠扬。韵律明显比马头琴快些,是回家的节奏,东坡先生的诗也该收尾了: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那是昨天以前在海南的年余时间,在那里小住的日子闲暇舒坦安心。此时身在伊犁,景色虽美,但吾心不安。我知道,这里不是故乡。回家吧,家乡有大暑,家乡有湿地,家乡有同学故友,家乡有清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