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坛八庙话北京之先农坛篇 <p class="ql-block">“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以农立国的封建时代,皇帝除了颁布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令之外,还通过祭祀先农以及亲耕田的形式表达对农业的重视。仔细观察北京城市地图,您就会发现,在天坛与陶然亭中间,有个“先农坛”。尽管它现在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不过历史上它作为“礼为天下先”的敬农之所,不仅是明清皇家坛庙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当下北京中轴线申遗的14处遗产点之一。先农坛是祭祀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雨、四季月将诸神的地方,也在此举行耕藉典礼。每年农历二月或三月,皇家都会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到先农坛举行祭祀先农和亲耕田的典礼,以此祈求当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并表示劝课农桑之心。</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千亩兆农祥寅清将事,三推勤御耦亥吉祈年 —— 乾隆题先农坛具服殿。三推:天子亲自推耒耜三次。</i></p> <p class="ql-block">“先农”指神农氏,也就是炎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开创者的化身,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医药等,故而人们将其尊奉为主管农耕生产、饮食、医药的神明。“神农”即“神明于农业”的意思。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祭坛曰“藉田坛”。至汉时始称“先农”,自汉代起,祭祀先农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并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魏时,先农被视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唐垂拱年(公元685~688年),祭坛改称“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至明清时期,该礼制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中国古代帝王一直以来宣称五大名山为上天神明的栖息之地,故而,五岳也就成了祭祀的主要对象。</p><p class="ql-block">“五镇”指的是与五岳齐名的中国五大名山。同“五岳”一样,“五镇”也是通过地理位置来划分,在东的为东镇沂山,在西的为西镇吴山,在南的为南镇会稽山,在北的为北镇医巫闾山,在中的为中镇霍山。“五岳”和“五镇”都是古代皇帝祭祀的重要场所,五镇在地位上也仅次于五岳。</p><p class="ql-block">“四海”,中国古人认为,中国国土的四周都是汪洋大海,故而称为“四海”,“五湖四海”则指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四渎”指的是四条大河,分别是长江、黄河、淮河及济水。在古人的信仰中,“河神”与“山神”一样,都是保佑国泰民安的重要“人物”,历代帝王都将祭祀它们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p><p class="ql-block">祭“风云雷雨”则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保障农业生产,防止饥荒、自然灾害等的发生。在古人的心目中,祭祀这些神灵,可以保佑国泰民安,是定国安邦的大计。</p> <p class="ql-block">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并举行亲耕典礼的场所,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仿南京建制而作,最初称为“山川坛”。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先农坛增建了太岁坛、天神坛、地祇坛等,“山川坛”更名为“神祇坛”。万历年间,先农坛又增建了斋宫、神仓等建筑,由“神祇坛”改名为“先农坛”,成为皇帝“重农”的亲祭之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皇帝颁旨,让全国各府州县仿制建造先农坛,亲自率领人民耕田、行礼,以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又对先农坛做了一次大规模修缮,还在坛内种植了一些珍奇树木,进一步增强了它的美观性。先农坛以其重要的祭祀地位,被尊封为“神州先农第一坛”,是全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社会,自皇帝至平民百姓,都将充盈的粮食看作社稷稳定的重要标志。正因如此,皇帝每年都会亲自祭祀掌管农业的神灵。从这个角度出发,先农坛蕴藏了特殊的农业农耕文化,耤田礼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据《五礼通考》记载:“天子为耤千亩,亲耕南郊以共粢盛,所以敬天祖,致诚信,重耕农也。”大意是,天子为了农业发展,会在南郊亲自耕种,敬天祖以表达对农业的重视。先农之祭包括祭先农和耕籍田。祭先农,顾名思义祭祀先农神,耕籍田则是统治者为了展现对农业的重视帝王亲自耕种土地的礼仪。耕籍礼作为国家典章制度,有文字可溯的应在周代,而其发源应追溯至国家形式出现之前的远古氏族社会。氏族社会时期,分配给氏族成员之外、属于全体氏族成员共有田产的土地叫“公田”,每年由氏族首领带着氏族成员一起耕种收割。这些“公田”也被称为“籍田”,每年的耕种过程就是最早的耕籍礼。明清两代是我国祭祀礼仪发展最为完善的时期,祭农、亲耕之礼被置于稳固国家政权、巩固统治地位的重要位置,因为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民生、安定,关乎国家命脉。明清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重农祭农活动发展的顶峰时期,祭祀亲耕制度不仅周密详备,整个仪程也是隆重有序、井井有条。</p> <p class="ql-block">所谓耤田礼,就是由皇帝自上而下举行的一场亲耕仪式,以表示对农业的重视,也祈求这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古代宫廷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一般选在仲春时节,春耕之前。清代,在举行耤田礼的前一天,户部、礼部及顺天府官员就要做好第二天仪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将耕田所用的工具和农作物的种子上呈给皇帝审阅,待皇帝认为可以使用之时,再将这些物品授还给负责此事的官员,一般是顺天府官员。负责官员会把这些工具、农作物种子等放置于先农坛,这样就完成了仪式的准备工作。先农坛举行祭祀礼仪的当天,皇帝将带领朝臣亲临祭坛。在坛内举行祭礼之前,由导引官将皇帝引至具服殿更换着装。随后皇帝在导引官的引导下来到耤田位,开始亲耕。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拿鞭,往返三次犁地。在这个时候,随行的官员就要拿着青箱,播撒箱内的作物种子。皇帝完成仪式之后,就坐在观耕台上,观看王公大臣耕作。王公诸侯往返五次,卿大夫往返七次,士往返九次。此后,皇帝传令各州县,须及时春耕,完成当年的农业生产工作。耤田仪式完成之后,还有一系列的赐茶、设宴、歌舞等活动,都按照仪式规范来完成。</p> <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俗语“一亩三分地”便是由此引申而来。这个俗语现在多被用于描述地界狭小,微不足道,但在明清时期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历史上最早的一亩三分地,指的就是皇帝在先农坛亲耕的那块土地。为何是“一亩三分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土地面积作为耤田,权作意思意思地“示范性耕耘”。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故为一亩三分。史料记载,籍田一亩三分地被规整地划分为十二畦,皇帝的亲耕位在正中,从耕三公九卿依次于耕籍位东西面立。按照礼制,先由皇帝耕种,之后皇帝到观耕台观看三公九卿从耕。皇帝耕种是三推三返,三公五推五返,九卿九推九返。不过,千万别以为皇帝会认认真真地耕种庄稼,其实皇帝只是示范几下就会回到观耕台休息,剩下的就由各位大臣代劳了。“一亩三分地”的东边有一个“神仓”,秋天,亲耕田收获后,将谷物存放在神仓院,这些粮食就是这“一亩三分地”的收获,供北京九坛八庙祭祀使用。先农坛太岁殿内有一幅《清雍正先农坛亲耕图》,便详细记录了雍正帝祭先农的宏伟场面。 每年的惊蛰时节,居位在深宫中的帝王将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穿过正阳门到先农坛,进行迎神、初献等一系列非常隆重的仪式,然而更衣休憩,在先农坛东部的观耕台前举行耤耕典礼,也就是“一亩三分地”,亲耕田地,以示对农耕的重视;祈求五谷丰登,盛世安和。</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礼制建筑,主要是皇帝进行农耕祭祀的场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先农坛位于中轴线南段永定门西侧,与天坛遥遥相对。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与故宫、天坛同岁。先农坛的修建与封建王朝的祭祀制度紧密相关。明永乐初年在营建北京城的同时,城外也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天坛和山川坛的修建工程。其中山川坛正是先农坛的前身。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先农坛处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在修筑之初本在城圈以外,这一位置暗示出先农坛在明清北京城整体设计规划中的地位——以中国都城的发展脉络视之,南郊通常是都城礼制建筑组群的规划范围。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建都城外城墙后,先农坛才被圈入北京城外城之内。先农坛独特的组群布局、坛内供奉的众多神灵以及皇帝在"一亩三分地"的"劳作"等,都成为其区别于京城其他坛庙的鲜明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