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苏夫人姑的召唤一一讨过来的“债”</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所典型乡村学校,在晋江的西北角,与南安比邻。这也是我晋江所有初中校唯一没有来过的学校。当组织任命为该校校长书记的时候,我懵逼了,不知道它在哪里,对它一无所知。</p> <p class="ql-block">一次偶然的闲聊,唤醒了脑海深处的记忆。原来,在六年前,曾以晋江摄影协会会员的身份,参观全国农民书法之乡~钱坡村。在寨山苏夫人姑的梳妆楼有书法研习交流中心,当地书法协会知名书法家苏清培先生正在挥毫泼墨。“和为贵”苍劲有力,气度不凡。更吸引我眼球的是“和为贵”与自家雅苑“和兴楼”不谋而合。虽然一面之缘却一见如故,我大胆索求墨宝,他慷慨相赠,并题字留言。我惜之若宝,把它装裱入框,挂在三楼大厅。时而默默欣赏。这段以书为媒的情缘,或许就是苏姑夫人的懿旨。幽默风趣的苏自成副校长偶尔点醒,让我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二、张镇长吉言~“久旱逢甘霖”</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2019年11月22日清晨躬耕园的细雨飘飞。我却有点担忧,因为这是尚志中学有史以来的第一场校庆,若天公不作美,启动应急预案作为主会场必然会拥挤不堪,让庆典仪式大打折扣。我赶紧发给微信给当时的张劲竹镇长。他秒回给我一句话“久旱逢甘霖”。吉人吉言啊!我吃下了“定心丸”。</p><p class="ql-block"> 庆典那一天,雨过初晴,天高云淡,不冷不热。经过精心筹备的庆典活动,大家分工合作,各就各位,各美其美。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宾朋尽兴。</p><p class="ql-block"> 庆典最后的压轴好戏就是全校文娱汇演,总导演曾湘雯老师精心策划,从容有度。学生演员和特邀嘉宾登台表演,节目丰富,精彩纷呈,掌声雷动。特别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在全部节目结束后进行集体合影留念,合影留念刚结束不到一分钟,倾盆大雨为这场校庆作为注解。</p><p class="ql-block"> 从清晨的“久旱逢甘霖”到谢幕后的“倾盆大雨”,犹如一曲高潮迭起的校庆交响曲,剧情丰富,前后呼应,有始有终。</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否有雨神相助,细雨飘飞是一种情思,为筚路蓝缕的尚志感慨万千。滂沱大雨是一种感叹,为多方合力让校庆圆满成功举行,也为这所久旱逢甘霖的乡村学校发展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张镇长已经晋级为张书记,又荣升到泉州市政府任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情怀铭记在历史中。我们还继续奋斗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康庄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三、苏缺嘴一语成箴一一“紫溪畔要留条路供学生娃上学,这里以后会有两所中学出现啊!”</p><p class="ql-block"> 磁灶镇井边村犹如奋蹄马,奔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村里的第一工程就是“大坝溪”(紫溪)景观改造工程。这个民心所向的工程不仅美化了乡村宜居环境,还可以把尚志中学与清华附中晋江学校串联起来。沿溪岸而行,仅2.5公里,步行二十分钟足矣。</p> <p class="ql-block">因为学校征地扩容推进协调,遇见征地户苏添福。他说“四十年前,他们村有个苏缺嘴直言,这个大坝溪要留一条路给孩子上学用,以后这条溪会有两所中学”。天啊!太神奇了!这是神仙嘴啊!我们尚志中学成立至今才33年,清华附中晋江学校也才三年多啊!这个料事如神的民间高人可否采访一下。“可惜他已经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安息了”添福老先生也是满脸遗憾。</p> <p class="ql-block">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钱坡故里,井边留韵,这里人杰地灵啊!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乡村振兴,学校发展,百姓得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