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绿色的军衣——写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

德才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我十八岁,正月初七早晨,踩着未化的积雪,怀着保家卫国的雄心大志,眼含热泪,离开了苟堂公社栗树岗大队——生我养我的老家,去密县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我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衣。</p> <p class="ql-block">在七里岗火车站随着一声汽笛响起,乘坐的闷罐列车徐徐开动,驶出中原大地,跨过八百里秦川,到达誉有天府之国的四川省。那时部队的番号几经改变,最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六一八三部队。这支部队多年来,一直担负着“两弹”(原子弹、氢弹)研制基地的警卫任务。</p>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期间,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团政治处干亊、连队指导员、团政治处宣传股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三年,参加独一師摄影学习班,身揹当时团里唯一的上海产黑白相机,在峨眉山下留下了这张照片(冯玉光摄)。</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二年我所在部队改编成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四川总队第七支队。这先后十八年里,在连队和战友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摸爬滚打,站岗值勤;在团机关,当干亊时,向新闻媒体报道部队新闻,曾在解放军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战旗报发表文章,当宣传股长时,负责部队宣传教育和文化体育工作,取得过一些成绩,多次受到上级表彰。</p><p class="ql-block"> 最使我难忘的是,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六号下午,我随团政治处车主任从广元返回梓潼途中,车辆行至大庙山北坡爬坡时出现故障,翻到九米深山坡下,我左腿和脚部受伤,儿子头部和面部也伤痕累累。后经当地老百姓把我们抬上拉石头的汽车上,送往医院抢救,治疗一月余,才转危为安。十一月份,身体逐步康复,根椐工作需要,从此脱下了我心爱的绿色军衣,转业到河南省密县人大工作,一九九五年又调到新密市卫生局任职,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  建军九十五周年来临之际,回眸这段经历,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离开军营三十五年了,是部队大学校把一个年轻稚嫩的毛头小子,培养成了一位稍显成熟的营职干部。当中有过荣耀,也有过苦辣。时下,我古稀有二,虽然脱下了绿色的军衣,但是,十八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正如歌曲《绿色军衣》歌词中所说,也许是过分的</p> <p class="ql-block">爱你,我才穿上这绿军衣,告别家乡的温暖,走向远方的风雨……也许是过分的爱你,我才珍惜这身军衣,沿着亲人的目光,融进雄壮的军旅,把恋你的情和爱,都捧给南北东西……我是那样深深地爱着你,爱你我才更爱这绿色的军衣…………绿色的军衣!</p><p class="ql-block"> 十八年的军营生活,威武壮观的绿色军衣,我终生难以忘记,难以忘记!</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 : 刘 德才</p><p class="ql-block">主题曲: 耿为华《绿色军衣》</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于河南新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