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知青岁月(二十二)

衣者年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作者:贺小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编辑:白桦 / 老褚</span></p> 山水情,手足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察哈彦:坐落于黑龙江畔,风光旖旎,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江东岸是前苏联。察哈彦生产队隶属于呼玛县金山公社,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该生产队接纳了二百多名上海知青。</p><p class="ql-block"> 一 编者 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察哈彦的山,察哈彦的水,察哈彦的人依旧历历在目,开荒、打羊草、修铁路、筑公路、倒大木、打拌子……,一切仿佛还在昨天。最令人难忘的当属察哈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我们中学毕业后踏上社会的笫一步,我在察哈彦生产队,渡过了五年时光,风风雨雨,有苦有乐,它使我们建立了胜似兄弟的同学关系,同时也使我们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人生,认识了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察哈彦的生活值得回味,不但是我个人,也不仅是察哈彦的知青们,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周围的人,有人惊叹,有人叹息,有人羡慕,更有人佩服,这段蹉跎岁月成了我们这代人生命年轮中奇幻而色彩斑斓的晕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留恋察哈彦的山山水水,怀念那里朴实的村民,总想回去看看。学校毕业后分回上海,由于工作关系跑了许多地方,也游了不少名川大山,探访了不少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总觉得缺少察哈彦的那种特有的纯朴和自然,比不上那里的冒烟山、迎门砬子、羊草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忆的往往都是美好的事情,受过的苦总是不愿再提及。说实在的,我们这代人也多磨难,长身体时遇上自然灾害,读书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初中分配一片红,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青春乃至生命留在了北国寒疆,正当年富力强时,许多人又面临着下岗或提前退休,我们这代人也够得上坚强,既继承了父辈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独具对事物都洞察、分享分析、适应能力,不管我们奉献社会的与社会给我们的天平如何失衡,我们都具备常人难以拥有的承受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我们,在那个年代结下的情谊,地久天长,与世长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贺小林,上海知青,原在金山公社察哈彦生产队插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 / 编辑 / 褚念华,上海知青,生于1952年2月,原在呼玛县“五七”农埸一连插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