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段沅水的旅程从安江开始。沅水在黔阳接纳了舞水,在洪江按纳了巫水,河面顿显开阔。洪江以下是平缓的河谷地带,人们称之为安江。原本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但因为和一个伟大的人物发生了联系,使之举国闻名。</p> <p class="ql-block">这个伟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53年,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市安江农校,1969年在这里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5年研究成功并进行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在这里生活了37年,为了纪念袁隆平院士的这段工作经历,怀化市在安江农校内设立了“安江农校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愿天下人都有饭吃”的愿望与安江农校“文明进取、勤奋务实”的校训一起镌刻在纪念园最显著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袁隆平的旧居、杂交水稻温室、试验田及各种珍稀植物。自然和人文景观在园中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作为在饥饿年代长大的人,对袁隆平院士满怀敬仰。他是北京人,却与数干里之外的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自己视为“土地的儿子”,却成了“杂交水稻之父”;他看似一介农夫,却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今天的气温高达35度,但还是有很多人到这个偏僻之地,表达对这位世纪巨人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从安江农校出来,我将原路返回洪江,而后沿巫水而上,前往高椅古村。最早知于高倚古村是它的名头:江南第一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威远将军杨再思的后裔居所。但真正诱我而来的是它身处大山中而没有被打扰的那份宁静,是它没有经过商业包装而又依然鲜活的古朴气息。</p> <p class="ql-block">高倚古村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三面群山环绕,前面巫水蜿蜒,就象一把高高的太师椅。</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庄的构筑也特别讲究风水:所有的房子都坐北朝南,且以庙宇为中心,呈八卦形排列。走在纵横交错的街巷,如入迷宫一般。这样的格局,不仅便于各家各户的联系,也有效地防止外来者的侵入。据当地人讲,500多年来,这里不仅没有土匪侵扰,就连小偷也未进来过。这是一个有500多户2000多人的村庄,在没有行政规划的唐代,这样看似无序却井井有条的构建,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家族文化的巨大作用和风水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走在迷宫一样的八卦村,满眼都是500多年前的老房子:墙体已经斑驳、青石板已经凹凸不平,但高高的马头墙依然遥指日月,窨子屋的耐火墙依然坚固如初,古老的街巷中依然来往着劳作的人们。岁月更替,古村仿佛还是原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侗乡,却能看到众多的徽派建筑;这里是山村,却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氛:杨氏族人开办的学堂“清白堂”、文人墨客雅聚的“醉月搂”,农家门楣上的“耕读世家”,无不让你感受到她独有的芳香。</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古村让我留恋,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5点多,原本想住在这里,但过于简陋的床铺以及周围弥漫的家禽家兽的排泄物气味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怀念从前的日子,却又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所谓的诗和远方,很多时候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洪江市,在一家名为“鸭王炒鸭”的餐馆就餐。溯游沅江的路上很少美食的记录,因为是一个人,吃得比较随意,况且,同为沅水流域,哪里都能吃出家乡的味道来。但这家炒鸭店,却让我印象深刻。除了鸭子及酸萝卜辰齿留香外,店主二口子的纯朴与热情更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在他们的推荐下,我只点了半只鸭子,但那半只鸭子的份量仍然是吓倒了我,我分了一部分给杯化市来的母女,但依就只吃了一小部分。临走,老板娘又将剩下的鸭子给我装上,说,这种鸭子凉的也很好吃,并送了我不少酸萝卜。在溯游沅江的路上,有很多这些平凡人的善举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洪江古商城往南就是会同县,它紧邻贵州天柱县,是一个只有二十多万人的山区小县,但因其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而为众多的国人知晓。这位没有评上共和国元帅的“无冕元帅”、没有进过军校的“草根战将”,其传奇色彩的一生,让人们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粟裕故居交通便捷,在209国道旁,离县城只有6公里。到故居参观须经过粟裕同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依山傍水,庄严大气。一进门,就见到了粟裕大将的铜像。毛主席对这位共和国的第一大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最会打仗”的人。</p> <p class="ql-block">跟随着导游小姐姐的脚步,我不仅从那些详实的文献资料、图片、文物及现代声光技术的情境再现,看到了粟裕颇有传奇色彩的戎马生涯,也从导游小姐姐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连粟裕自己都不知道的三件事让人饶有兴趣:粟裕是土家族人,可他生前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粟裕生前常被头痛所折磨,一直找不到病因,直到去世火化后发现有三块小弹片,才找到原因;粟裕晚年被批判,直到逝世后才被平反。</p> <p class="ql-block">从粟裕纪念馆过去约600米就是粟裕故居。这是一处二层木楼组成的二进式独立院落。旧居建于清代,极富湘西民居特点。从雕粱画栋到飞檐翘角,从“品”字形的前厅到与“一”字形的天井构成的“一品”寓意,从屋前的“江陵弟”门头到屋后的百年老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沅水流域人杰地灵,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诞生了一众彪柄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人物,我先后到过他们的故居——绿溪的宋教仁、辰水的藤代远、溆水的向警予以及巫水的粟裕。看得出来,他们都家境富裕,有的甚至是大户人家,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早期就接受了革命思想并投身革命运动,后来成为革命英雄甚至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为自己的家族争了光,也让滚滚的沅江有了光彩。走在这样一条流光溢彩的大江边,让我也无比自豪。</p> <p class="ql-block">从粟裕故居出来骑行40多公里就是贵州天柱县的远口镇,曾经也是棑筏如云、会馆林立、商贾繁荣的大码头,岁月如水,一切皆为过往,只留下一个让人怀想的名字立在路标上。</p> <p class="ql-block">清水江的溯游从此开始。这条459公里长的大江穿行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山青青、水清清,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两岸16个县市的数百万人民,成为侗、瑶、苗等众多少数民族的母亲河。当我说起沅江,很多人是一脸茫然。贵州山高林密路险,很多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不知清水江只是千里沅江的上游,也不知她会汇入烟波浩渺的洞庭而又进入万里长江最后归于茫茫大海。他们的面前只有贵州的山水,清水江的世界就是他们生命中的全部。</p> <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不少人随着奔腾的清水江走进了沅江、走进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不仅赚取了财富,更是增长了见视,改变了观念。他们回归后给清水江两岸带来了活力,让古老的侗寨泛发出新的光彩。远口镇上游14公里的三门塘村,就是这些临水村寨中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三门塘村的居民百分之九十是侗族,但当我走进这个古老的侗寨看到这些百年前的建筑,仿佛走进了十八世纪欧洲的某个地方。这里除了侗族风格的鼓楼、木屋、风雨亭,还能见到大量的徽派风格的马头墙,西洋式的拜占廷顶。</p> <p class="ql-block">在溯游沅江的路上,这是我见过的最为独特的古村,让我好奇。古村纵横交错的街巷内,处处可见百年前的石碑石刻,在这些依稀可见的文字中,我们窥见了这个临水古村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三门塘是一座木排漂来的侗寨。清水江从斗篷山出发,经台江,过剑河,出锦屏,到这里变得平缓而开阔。清朝嘉靖年间,三门塘获得了官方特许的木材经营权。三门塘人凭着这张“营业执照”以及地方势力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垄断了清水江的木材市场。按照几省联合定制的长江“江规”,他们坐收百分之十五的利润。</p> <p class="ql-block">滚滚清江水给三门塘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这些富裕起来的三门塘人大肆兴修宗祠、庙宇,以示不忘祖先、教化后人。这些高大气派、中西结合的宗祠也成了这里的一道独特景观,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氏宗祠,为砖木结构。祠堂的正上方有五棵栩栩如生的白菜,将白菜种在最上边,有高中的意思;左右两边的二棵半白菜,是教育后人谦虚低调,菜(财)不外露。几百年来,王氏族人秉承祖先教诲,家风清正,家族兴旺。不仅王家,整个三门塘村都民风纯正,至今没有出过盗匪小偷等不良之人。</p> <p class="ql-block">出了王氏宗祠,一座更加雄伟的宗祠出现在我面前,那就是刘氏宗祠。一见到它,我就被其震撼,那非凡的气势,那别致的造型,想不到,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会见到这样一个造型复杂、装饰繁复、中西合壁的宗祠。这样的三门堂令人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这个祠堂的刘姓族人更是令人嘱目。刘氏族人的先祖刘昭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被朝廷诰为“昭勇将军”。其加封在此为官的五代子孙斥出资修建了这个祠堂,以念先祖,祐启后世。刘氏宗祠是刘氏族人留给我们的遗产,也是世界的瑰宝,2016年它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p> <p class="ql-block">于今,水运衰落,逝水流年,三门塘往日的繁华景象不再,这里的刘姓族人大多归于平常百姓家,但清水江依就奔流不息,这一个个古老的宗祠及清代、明国建筑俨然一个露天的博物馆,让人们在凝固的砖石中去感受一个村寨的辉煌岁月,去怀想一个家族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在黔东南莽莽群山的褶皱里,在蜿蜒美丽的清水江畔,还有很多这样独具特色的古村古镇,如苗乡侗寨里的“汉文化孤岛”隆里,大西南腹地的“江南水乡”下司,无不留住了我的脚步。溯游沅江,且行且停,在一路的风景和故事里与母亲河相依相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