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苗寨,风情迥异,你喜欢哪个?(上)

如歌

<p class="ql-block">“苗岭秀,溪水清,百鸟啼,报新春。”这是《长征组歌》的歌词。年轻时,每每唱到这句,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山清水秀的图画。退休了,终于有机会走进这幅画卷,尽情地欣赏美丽的苗岭风光。(2022年摄于凯里苗岭山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苗族的缘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超千万,排名第五(前四位是壮、回、满、维吾尔),其历史几乎与汉族一样悠长久远。(2022年摄于西江苗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传说中的蚩尤是其公认的先祖,在与炎、黄二帝的争斗中,战败于涿鹿,身首异冢。蚩尤死后,苗民退入洞庭、彭蠡(地理位置有争议,或今巢湖,或今鄱阳湖)之间,形成“三苗”部落联盟。(2014年摄于岜沙苗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后,“三苗”又与以尧、舜、禹为代表的北方部落征战千年,最后被夏禹灭国。“三苗”失败后,苗民被分化瓦解,其中的一部分辗转居住在汉水中游地区,被称为“南蛮”或“荆楚蛮夷”。(2022年摄于凯里苗岭山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蛮”中的先进部分,逐步发展为楚族,即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后进部分继续南迁,深入黔、贵、川、湘、鄂一带的山区,成为了今天的苗族。“三苗”后裔的南迁,最远至东南亚地区。(2022年摄于凯里苗岭山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族,因为有文字记录,可以将自己的历史表述得非常清晰。可惜了苗族,虽然有不短于汉族的历史,却因为有语言,无文字,单凭几首口口相传的诗歌,很难厘清自己传承的来龙去脉。(2014年摄于黔东南无名苗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仅举一例:汉族有所谓八大民系(北方、晋绥、吴越、湖湘、江右、客家、闽海、粤海)之说,每一支都能说的很清楚。苗族也有分支,数量更多,少说六七十,多说一百六七十,却至今没见到有科学、准确阐述或文献统计。(2014年摄于凯里苗岭山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按服饰色彩分:红苗、花苗、青苗、白苗……</p><p class="ql-block">有人按服装款式分:锅圈苗、长角苗、短裙苗、歪梳苗、……</p><p class="ql-block">有人按居住地分: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p><p class="ql-block">还有人按汉化程度分:生苗、熟苗……</p><p class="ql-block">无一而足。</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左上:空申苗族、右上:六枝长角苗、左中:岜沙苗族、右中:西江苗族、左下:郎德苗族、右下:松桃苗族)</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苗族分支繁多,语言各异,其服饰差别之大,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为同一民族。也因为如此,同为苗寨,同为苗族,风景却大不相同。不同人去了不同的苗寨,收获和认知也是很不一样的。(2014年摄于岜沙苗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郎德上寨,当年恰到好处,今天似已变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2011年,我和朋友第一次去黔东南。开车出凯里,遇岔路口,左手西江苗寨,右手郎德苗寨,我们先去了郎德寨。郎德分上、下两个寨子,当年的游客一般都去上朗德。(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朗德寨始建于元末明初,已历三十余代。清咸丰年间,苗人不堪压榨,在杨大陆领导下反清抗暴,历时十八年,失败后全寨仅存四户十余人。后经百余年的发展,才繁衍为现在的一百多户,五百多人。(2014年,自驾车辆可以直接开到郎德上寨村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停好车,走进寨子,游客很少,全寨非常之安静。没有看到摆摊兜售的商业摊位,也不闻叫卖声,偶尔有几个村民从身旁走过,都是极普通的着装。尤其是男人的着装,基本都已汉化。(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里忽然响起了高音喇叭,说有旅游团即将到达,通知村民赶快回家换装,准备歌舞表演。这才知道,郎德上寨的村民,平时都是各忙各的,只有在接待旅游团时才会聚集到一起,为客人歌舞表演。(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征得一位长者的同意,我们去了他家,近距离观看了他的着装过程。我们问老人:“你也要参加表演吗?”答曰:“不用,坐在专用的老人凳上就可以了。”(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但是这几位男性长着,寨子里的所有老人,此刻都已换装完毕,陆续来到村中的芦笙场。TA们都有固定的位置,虽不参加表演,却是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询问村民:表演的年轻人都有报酬,不参加表演的老人呢?答曰:所有到场的老人、孩子都有报酬,根据参与度的不同,表演结束后当场领取“票券”,再凭券兑钱。(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真是一个调动起全寨人积极性的好办法。对我们而言。不但看到了一场表演,还有那么多绝佳的拍摄素材。(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多么可敬的老人,脸上写满了沧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也曾像她们这样一针一线纳鞋底。想起一句话:幸福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苛求的少。(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旅游团来了,寨门口摆上了“拦路酒”,芦笙队吹响了“迎宾曲”,一套程序化的仪式后,表演正式开始。(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盛装的苗女出场了,她们头戴银冠,颈挂银项圈,银链,银锁,腕戴银手圈,衣镶银片,银泡,银铃,起舞处,流动的银塑就是一道动人的风景。(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上有很多这样的照片,我也拍了不少。虽然她们的服装和舞姿都足够炫目,我却总觉得她们的表演不过是把舞台从城市搬到农村,于我并没有太多新鲜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反,我更喜欢那几个上了岁数的老男人(其中一定有比我还年轻者)的芦笙表演。之前,也有小伙子蹦蹦跳跳为客人演出芦笙舞,但只有这几位沧桑之人让我心动。(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几位老男人的芦笙舞稳重、迟缓,很有些庄严、肃穆的感觉,应属祭祀性的芦笙舞。他们吹奏的芦笙从三尺至丈余长短不一,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此外,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的节目,是最后压轴的全村行走,名曰“团结舞”。此时此刻,除了腿脚不便的老者和低龄少年,全寨子所有能来的人都来了。TA们缓缓走在青石铺成的铜鼓场上,逐渐走成一个圆圈,象征着苗人的族群团结。(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严格地说,将其称之为“舞”并不确切,行走的TA们不歌不舞,排着不甚整齐的行列,没有多余的肢体动作,也没有任何言语,伴随着一声声铜鼓敲击的节奏,缓慢地走着。(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 <p class="ql-block">我真是被感动了,仿佛看见了他们的先人迈着沉重的步子,被迫从黄河流域走到长江流域,又被迫从富饶的平原被驱赶到荒僻的大山里。(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苗族妇女将她们所带的竹篮摆在广场四周,里面盛满了她们或自己所绣,或趸来的的绣品。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先前行走在寨子里看不到有村民摆摊售货。这种既不“污染”旅游环境,又兼顾村民利益的方式让人赞赏。为了表示对她们的感谢,如嫂也买了两件小绣品。(2014年摄于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年三月,我和如嫂再次经过郎德上寨,车子必须停在离寨子很远的地方,还要步行穿过一条长约五百米的商业街,然后再坐他们的观光车才能进寨。郎德似也变味了,印象中的苗寨恐怕不会有了,我们没有再进去,选择直接离开。(图片:2014年的朗德苗寨一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江苗寨,美丽古村的忧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在所有苗寨中,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无疑最大、最具盛名。西江是苗语的音译,大意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白水河将寨子一分为二,因为聚集的人家超千户,故有千户苗寨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西江苗寨对我而言就是鸡肋:去之无味,不去可惜。2011年,我们从郎德上寨驱车至西江苗寨,进门看见沿路的摆摊售货,看见满街的商铺,立刻倒了胃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应该说,当年的西江苗寨还保留着一丝丝味道,还能吸引一些迷恋艺术的人来此写生绘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河行走,不断有店家兜揽生意,说西江的夜景灯火灿烂,非常漂亮,不住一晚太可惜了,我没有回应。(西江苗寨,摄于2022年)</p> <p class="ql-block">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倒是灯火阑珊的意境,成了稀缺的资源。只要有钱,莫说造一个灯的海洋,就是把荒僻的山乡变成繁荣的“古镇”也不是难事,但钱能造就田园“意境”吗?(我没有兴趣拍西江苗寨的夜景 就借用一张网上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上有人盛赞西江苗寨是一派田园风光,我只能说,那是TA只看到了滥造的伪传统,没有见到真正的“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动人,不懂得“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内涵。(图片:加榜乡党扭梯田,摄于201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白水河西南的一片梯田拾级而上,在山头的一座凉亭里远眺对面山坡,那是西江苗寨的精华所在,十几个自然村相连成片,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图片:从原路下山,摄于201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面对着主题公园式的千户苗寨,我一边拍片一边想:如果对面山头的夜晚,不是都市化的灯光,而是朦胧山影中的点点灯火,该是一幅多美妙的图画啊!古村落越是现代就越难以赢得尊重,千户苗寨是也。(图片:2014年的西江苗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第二次来到“鸡肋”,想看看千户苗寨的商业化能疯狂到什么程度。果不其然,沿河两岸盖的房屋,更多更高更豪华,但味道几乎全变了。(请对比上图,传统的芦笙场加盖了顶棚,变成纯粹的表演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江苗族传统的吊脚木楼,多为四排三间或五排四间,楼面半实半虚,上实下虚,一楼堆放杂物饲养家畜,二楼集客厅、卧室和厨房于一体,外廊建“美人靠”,三楼是吊脚楼的顶层,两边是不封闭的,有的四周墙壁都是开敞的。(图片:西江苗寨,摄于201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现在的西江,原来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也变成了整齐划一的营盘,沿河铺展得就像大城市的仿古一条街,新建筑多为客栈、餐馆和各类商店。白水河山头蔚为大观的木楼,不过是这条“游客大道”的天然背景。(图片:西江苗寨,摄于202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告诉我,往偏僻一些的山上去,还是有不少传统的吊脚楼的。但又有多少游客会费劲八拉地去爬山呢?坐上电瓶车,十分钟便上了新建的、宽阔的观景台。(新建的观景台,红圈内是当年的老建筑,其余都是新扩展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揣着“去看星星”想法走进苗寨的游客,却发现本该有星星眨眼的夜空,已经和我生活的城市一样了,我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西江苗寨,摄于202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生活变成了表演,当行走变成了逛街,当宁静的山村变成了灯火辉煌的闹市,千户苗寨对我甚至不如一个未开发的普通寨子。眼前的一切,如此真实,又如此不真实。(西江苗寨,摄于2022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