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年轻时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后来自己开公司。我读书的初衷,是从生存与利益出发的。</p><p class="ql-block">做业务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书,《细节决定成败》《谁动了我的奶酪》《不推销牛排推销嗞嗞声》《我为伊狂》这几本当年的畅销书,仅翻翻,便摆在书架上充门面。</p><p class="ql-block">开公司以来,为寻找商机、探寻商业模式、探讨团队建设,亦欲厘清一些事儿,开始读书。</p><p class="ql-block">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跌宕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大败局》《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我都读了,知道些中国经济历史。</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的《活法》《六项精进》,不像讲管理,其实在谈信仰说人生。《毛泽东选集》前三卷,我都读了,领略到伟人创业之初的自信。</p><p class="ql-block">读赵晓的《膨胀经济》,弄懂了一点经济上的事儿。韩秀云的《中国新趋势》,一本说得很有道理却没什么用的书。《海底捞,你学不会》《黑天鹅》这两本书,让人懂得什么叫“时过境迁”, 很多事是学不来的,命哉运也。</p><p class="ql-block">又读了遍《水浒传》,但凡能成气候之事体,究其原因,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施耐庵老先生将其归于一团元气,水浒故事之因缘都在“伏魔殿”里。</p><p class="ql-block">读了一圈书,对赚钱、公司建设与发展也没有多大用,依旧不温不火地活着。</p><p class="ql-block">读书读偏了,由思考生意琢磨赚钱探讨公司组织建设转向了社会与人生。又读梁簌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这个世界会好吗》,胡适的《四十自述》《读书与做人》,季羡林的《一花一世界》,瞧瞧前人大家的所思所想。</p><p class="ql-block">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让我了解传统中国社会。周有光的《朝闻道集》,说不能拿理想当日子过,令人思考现代社会应该什么样才好。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分析当下的日本社会,其以为在后工业社会所谓的中产阶级业已失去其存在的支撑。</p><p class="ql-block">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对所谓的人类文明提出质疑。犹太人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几乎颠覆了我过去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开始从自然之视阈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后来读的书又偏向文学。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言的《丰乳肥臀》《蛙》,陈忠实的《白鹿原》,刘慈欣的《三体》,张爱玲的《小团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山河岁月》《中国文学史话》,老舍的《骆驼祥子》《老舍散文》,梁实秋的《雅室小品》,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高尔基的《童年》,王蒙的《文艺的味道》《诗酒趁年华》,格非的《文学的邀约》,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还有《朱自清精美散文集》《余秋雨散文》,一本本读下来,其间还读了本大学中文系教科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呵呵,快成文艺老青年了。</p><p class="ql-block">想想,这五六年来的读书码字,离我之初衷越来越远。我这凡夫俗子,利益小人,居然还操起国家、社会和人类命运的心,真自不量力。(2018-03-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