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br><br><div>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著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的开篇之语。<br><br></div><div> 米哈里认为:“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br><br></div><div> 这句话的关键就是“掌控心灵”。在乌合之众的时代里,在人云亦云的背景下,在众声喧哗的日常中,想掌控心灵是十分艰难的。<br><br></div><div> 这句话给我们希望的是“学会”二字。掌控心灵是艰难的,但通过学习,可以觅得路径,形成能力。</div> <br> 学什么呢?学最优体验,也就是作者独创的名词:心流。<br><br><div> 什么是心流?根据作者的多处定义杂揉而成下面的解释:<b>心流即一个人心甘情愿、纯粹无私、没有企求地去做一件事,并心无旁骛地完全沉浸其中,从而达到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b><br><br></div><div> 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如能掌控心灵,构建内在秩序,便可生出心流,产生最优体验,精进与收获自然产生,快乐与幸福便在其中。</div> <br> 书里举了许多事例,如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法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的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br><br><div> 如一个画家,目睹画布上的色彩构成互相吸引的张力,在惊讶不已的原创者眼前形成崭新生命时的感觉,如同一位父亲第一次见到孩子对他报以微笑时的喜悦。<br><br></div><div> 如集中营里的幸存者,如艰巨任务的完成者,如林中鸟鸣的聆听者等等,都会在沉浸其中或豁然开朗时偶有所得或突然领悟中获得极其愉悦的心理感受。</div> 作者认为,生命中了无牵挂、完全放松时,并不是最优体验的时刻,<b>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b><br><br><div> 如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安放到他从未堆过的高高的塔尖上;对于一位游泳健将而言,也许就是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对于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就是把一段复杂的乐曲演奏得出神入化。</div> 作者通过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特别是用“心理体验抽样法”收集了超过10万份的人生体验剖面分析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讨论和形成结论的。<br><br> 作者形成的结论中,把性别、年龄、行业、贫富、地域、人种、文化的差异都排除在外。他说:“心流的体验并非富裕的精英分子所独享,韩国的老妪、秦国与印度的半年人、东京的青少年、印第安纳瓦霍族的牧人、阿尔卑斯山区的农夫以及芝加哥装配线上的工作,谈起这些体验,使用的词汇都基本相同。”<br> <br> 如此看来,幸福似乎时时可得、处处可得、人人可得,那为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呢?<br><br> “我认为幸福之所以难求,最主要是因为人类自以为是地认定宇宙是为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存在的,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生命中其实深埋着沮丧的种子。只要某种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我们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这种长期的贪得无厌,是追求知足常乐途中的另一重障碍。”<br><br><div> 简而言之,<b>幸福是抛弃自以为是的自得其乐,是消除贪得无厌的随缘而喜。</b><br><br></div><div> 密尔说:“除非人类思考模式的根本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否则不可能有重大进步。”<br><br></div><div> 于是,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控意识着手。”</div> 世界纷繁复杂,生活千头万绪,资讯潮起潮落,观念百花齐花,科技日新月异,知识迭代更新……如果把我们的心灵当作一只杯子,不加过滤地让世上的种种毫无节制地进入,那么,总有一天会紊乱不已,甚至不堪重负,导致身心俱疲,进而心力交瘁。<br><br><div> 由此可见,生心流,必须最自己。<b>所谓最自己,就是有自知之明,有自欲之限,有自得之乐。</b><br><br></div><div> 特别是当文化的后盾作用正在弥散,宗教的化解意味逐渐淡化的当下,谁能真正地掌控心灵,和谐内心,才有可能生出心流,拥抱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br><br></div><div>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处于永恒和谐之中的心灵平静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灾难的,他也不可能恐惧灾难,因为他知道自己处于上帝那双充满爱意的大手的庇护下,因此,什么也不可能伤害到他。”<br><br></div><div> 我同意卡耐基的观点,但“上帝那双充满爱意的大手的庇护”却是一种虚幻的指引。</div> 尼采说“上帝死了”。尼采之所以下这个断言,就是主张每个人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去独立寻找人生的意义,并给出了两条普遍原则,第一要有健全的生命本能,第二要有超越的精神追求。<br><br> 他非常冷静地告诉我们:“看哪,在远处迎候我们的,是死亡、荣誉和幸福。”<br> 尼采阐述的是整个人生,而卡耐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日常可以习用的方法。<br><br><div> 卡耐基分享了一位纽约生意人的经验。每天早晨在使自己的精神、思想和世界保持极好的协调之前,他是不会允许自己去上班的。如果他感到自己有点儿嫉妒他人或是内心不安,如果他感到自己有些自私和不公正,如果他不能正确地对待他的合作伙伴或雇员,他就绝不去上班,直至他保持协调,直至他的思想清除了任何形式的混乱。<br><br></div><div> 他说,如果在早晨去上班时自己对待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正确心态,那他的整个一天都会过得很轻松、很惬意。<br><br></div><div> 卡耐基在分享之后说:“<b>许多人之所以过着一种忧郁、贫乏的生活,其原因之一便是他们不能从那些使自己精神失调、恼怒、痛苦和担忧的事情中超越出来,因而他们无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和谐。</b>”</div> “精神获得和谐”便是尼采说的“超越的精神追求”,便是米哈里说的“掌控心灵”。<br><br> 只有真正“掌控心灵”的人,才有可以获得精神的和谐,从基因遗传的实用主义中跳脱出来,从社会化的功利主义中摆脱出来,进而从本能冲动与社会制约下解放意识,把有害心灵的“本我”和“超我”这两大暴君彻底打倒,寻找并拥抱在现实环境中真正需要的“自我”。<br><br> 米哈里在本书的第一章《心流,快乐的源泉》结束时如此说:“控制意识才能控制体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br><br> <b>拥有自我,控制意识,掌控心灵,才有可能生发心流,获得更多的幸福。</b><br> 最后摘录三个在本章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br><br> “瑜伽徒的严格心理自律,禅宗信徒培养源源不断的自发性,目的都在于摆脱混沌的威胁和生理冲动的严重制约,从而释放内在的生命。”<br><br> “各派哲学都有专属于所创生环境的成分,这些额外的成分若不能从基本要素中剔除,通往自由的路上就不免要长出许多莠草。形式一旦逾越内容,追寻者就只得重回起点。”<br><br> “无论是迷人的广告使我们对产品垂涎不已,还是老板皱一下眉头就使我们整天提心吊胆,都代表我们没有决定体验内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