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大运河穿越古吴地一常州

丝雨1201👉田诗玉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20日 拍摄于江苏常州。</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常州段,是江南运河中,唯一连江通湖的河段。是一部承载常州历史文化的宝典,是一条融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于一体的景观文化走廊。是中国大运河2500多年历史的活标本,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伟大见证。</p><p class="ql-block">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十分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国的吴王第四子季扎的封邑。</p><p class="ql-block">西晋以后,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城名多次更迭,“常州”之名始于隋代,此前称“郡”,此后至宋代称“州”,元代称“路”明清称“府”。</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四年即1726年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清末,城内尚存一府为常州府,两县即武进、阳湖县的治所。</p><p class="ql-block">三河环三城,春秋看淹城。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位于武进区中心城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遗址为文化根基。</p><p class="ql-block">旅游区总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淹城遗址公园、淹城春秋乐园、淹城宝林禅寺等。</p><p class="ql-block">大运河畔有一座古老的禅寺,叫做天宁禅寺。天宁禅寺已有1300余的历史,是常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刹,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之一。13层高的天宁宝塔于天宁禅寺后方傲然挺立,八角飞檐,大气典雅,被誉为“中华第一佛塔”。</p><p class="ql-block">天宁宝塔始建于2002年,总建面积2.7万平方米,塔高153.79米共13层,为国内4000多座宝塔之最。从底层地宫到顶层钟楼,整座宝塔以佛教文化为主线,以东阳木雕、扬州漆器、常州乱针绣、惠安石雕等手工艺为表现手法,巧妙地诠释了大乘佛教的诸多教义。</p><p class="ql-block">天宁宝塔在外形上采用了唐宋古塔的风格。八角飞檐,形态端庄,简洁粗犷,气势宏大。塔身装饰也沿天宁禅寺袭唐宋建筑的风格。华贵而不繁复,简洁亦显大气,虽无雕梁画栋之美,却有古色古香之韵,透出一股庄重之气。</p><p class="ql-block">大运河有一条支河叫丹金溧漕河,丹金溧漕河畔有一处宝塔禅寺,坐落在金坛城南两公里的顾龙山东麓。原名“关帝殿”,因寺后有龙山宝塔,遂名“宝塔寺”。清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正名为宝塔禅寺。</p><p class="ql-block">寺内的龙山宝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始建于元代,经清代几次修建,到乾隆年间又整修加固,基本完好,素有“乌龙叠翠”——金沙八景之一的美称。</p><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丹金溧漕河成为北上抗金运送粮草、南北举子进京赶考,富商大贾南北贸易的主要通道。800多年来,几经疏浚和改造,两岸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今著名人物众多,近现代有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汤定元等。金坛市西岗三星村坐落于丹金溧漕河西岸,1985年江苏省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并确认这里是新石器时代较重要的遗址。其年代距今5500--6500年前。相当于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早期到马家洪文化晚期,是马家浜文化的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三杰故里,红色之乡。“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悠悠运河水,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贡献。2019年,常州三杰纪念馆被评为江苏最美运河地标。</p><p class="ql-block">江南风韵,诗意红梅。红梅公园是常州第一园林,因红梅阁而得名。红梅公园遍植梅树,亭台楼阁在梅花的掩映下,更添诗意,游走其间,可以领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别样风景。</p><p class="ql-block">常州春秋属古吳之地,大运河从中穿越而过。千百年来常州依河而建、缘河而兴、因河而美。大运河常州段正焕发出崭新活力。如今,历史遗存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让常州运河名片愈加的亮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