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内,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里人少地广,仅有牧民4000多人,草原却辽阔无际,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 黄河之水天上来,蜀人浮槎探源河,是指古代传说中往来于天地间的木筏。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曾乘坐这一浮槎抵达星宿海,将织女的“支矶石”取回安置于成都,即现在的“支矶石街”。浮槎从此成为连接人间和天堂的纽带,人们在此许下愿望就能随着浮槎抵达天界,诉诸众神,得到上天的护佑。</p> <p class="ql-block"> 这里放眼望去看到的牛羊、野生鸟类比能看到的人要多。</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距桑科草原约10公里,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解放前),所属寺庙有139处,活佛100余人,僧侣达到4000余人。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是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有第二西藏之称。</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拉卜楞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楼高七层的颇章玛绕佛殿在“四清”中被拆除修了电影院,殿里最大的佛像(高24米)于1958年被砸碎炼了钢铁。十年“文革”更是不堪言状,寺门紧闭,僧众四散。寺院建筑仅仅保留原寺院西北一角,寺址大部分被机关单位占用。</p> <p class="ql-block">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政府的关怀下,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自从1980年拉卜楞寺院重新开放以来,国家拨款对原留的经堂、佛殿作了维修。现在已完成修复计划的90%以上。</p> <p class="ql-block">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寺院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学院所学内容和时间均有所不同,能在这里学习的就如进入了现在的清华、北大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经堂,僧侣们上课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活佛有着不同等级,最为著名的是嘉木样和“四大赛赤”活佛系统。拉卜楞寺的最高权力集中于嘉木样活佛,是当地政教领袖,享有很高的威望。</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现任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1948年生,青海省冈察县人,1951年由十世班禅大师认定,1952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坐床。1957年开始担任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活佛就是活佛,不论年纪大小),以后又担任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甘肃省政府协副主任,甘肃省人大副主任,中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等职位。</p> <p class="ql-block"> 在屋顶上敲锣,和米拉日巴佛阁的喇嘛在屋顶上吹号是一样的,召集僧侣们上课了。</p> <p class="ql-block"> 僧人的业余生活也会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 开着门的这个房间内是一个酥油花展厅,寺庙的很多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但这里守门的工作人员会善意地提醒你:这里面可以拍照。</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的制作很有讲究,气温高时酥油会融化,所以酥油花的制作是在冬季,僧人制作时还要把双手放在冷水里降温,以免酥油融化。春暖花开时酥油花便不成形了。为了让酥油花保持的时间尽量长一些,我在青海的塔尔寺看到的是把酥油花放在玻璃柜里,柜子里有一空调制冷。但拉卜楞寺的这个酥油花展厅就没有空调,而且已经到了六月底,酥油花仍完美如冬季,我猜想酥油里面可能掺了抗溶化的物质,所以酥油花能够保持的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拉卜楞寺的医药学院。</p> <p class="ql-block"> 僧侣们住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二位身着藏服的姑娘虽然打扮的很漂亮,但显然不是藏族人。</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p> <p class="ql-block"> 在拉卜楞寺,可能有人没注意到这只羊,这只羊是“放生羊”。在藏区有这么一种习俗,就是“选羊”,被选中的羊从此命运改变,不被宰杀,成为自由羊。它也依然可以和羊群生活在一起。藏族人相信放生羊可以化解人们的疾病、消除厄运。</p><p class="ql-block"> 它身上的彩色布条就是可以免去被宰杀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