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和品评的诗作是宋代诗人方惟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谒荆公不遇》</p><p class="ql-block">,诗云:</p><p class="ql-block">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p><p class="ql-block">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厢后埭人,幼随父亲,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岁,无子,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译文:</b></p><p class="ql-block"> 暮春时节的长江水面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笼罩在烟霭之中的繁草,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p><p class="ql-block">回望江宁,只看见柳花飞尽,城头春旗在黄昏中招展,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注释:</b></p><p class="ql-block">谒(yè):拜会。</p><p class="ql-block">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封号“荆国公”的简称。</p><p class="ql-block">春江:暮春时节的长江。</p><p class="ql-block">渺渺:指江面辽阔宽广。</p><p class="ql-block">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p><p class="ql-block">烟草:笼罩在烟霭之中的草。</p><p class="ql-block">茸茸:花草柔密,非常繁盛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春旗:春日之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赏析:</b></p><p class="ql-block"> 题目中的“荆公”是王安石之号;据记载,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时候受到阻碍,所以他辞去职务后而退居江宁。这首诗是作者前往拜访王安石而不遇所作,所以它通篇表达的是一种比较伤感的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的首句是一个纯景式的临摹:春江渺渺抱樯流;春江辽阔无垠,湍急的水流载着帆船向远方流去;在这一句中,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春天时节的江面景色,其中的物象“樯”与江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相互烘托,使得“樯”更小而“江”更阔。这样的画面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比较宏厚的气势,它将我们的视野拉开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情怀受到一定的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李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景描摹,虽然在方惟深的笔下,他的具体表达与李白是大相径庭的,但此诗的首句却从视觉上让我们联想到了李白笔下的情景。但在此诗的首句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将情感表达出来,所以这里的空旷渺茫之景只是对情感的一个初步铺垫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一句就很有“情”味了:烟草茸茸一片愁;放眼望去,那被烟霭笼罩着的水草就像饱含愁情一样。诗的题目为“谒荆公不遇”,一般拜访友人,而又恰好遇到友人不在家的情况时,相信每个拜访者的心情都是很失落的。所以作者也不例外,当他得知王安石外出后,所体现的状态就很消极,而承句也是很准确地用了一个“愁”字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来。但是作者表达愁怀却不直接明说,而是借用“烟草”这一物象,将自己的情感进行了诉说,这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表达。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常用这一手法来抒发情感,而它所产生的作用也是立竿见影的,这里如果有初学格律诗词写作的朋友,建议大家多去揣摩运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柳花随风飞舞,但是却始终没有看到老朋友的出现,只见那春旗在城头飘动,仿佛在催促落日西下。</p><p class="ql-block">从这一描写来看,作者应该已经乘舟返回了,因为此刻已经是黄昏时分,而且其中的地理位置也有充分的体现。那么在作者返回的途中,他依然没有忘记去回头看向友人的住处,不过令他失望的是,尽管天色已晚,友人还是没有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之中。</p><p class="ql-block"> “吹尽”两个字不但写出了柳花飞舞的状态,还写出了作者回望次数之多、等待时间之久的情景;“柳花”这一物象的添入,又恰好为这次不愉快的拜访晕染了无限伤感之情。因为“柳花”历来是离愁别绪的载体,所以作者将其用在此处的意图很明显,而它也的确起到了烘托情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句的“落日”景色,为整首诗涂上了暗淡、萧条的色彩,是在转句(第三句)之上的又一次情感升华。</p><p class="ql-block"> 纷乱的柳花、空荡荡的江面、孤寂的江城与落日,构成了一幅寂寥伤感的图画,不用作者再多用一个“愁”字,就将其内心的“愁”情烘托得淋漓尽致,也将作者失落、孤单的形象从侧面刻画得清晰饱满,这就是后两句景语的韵味与魅力。然而,虽然方惟深的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伤感与落寞之怀,但我们从其中却看到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见证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更何况,在这首诗中,作者也为我们裁剪了别样的凄凉之景,它生动又具有感染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评议:</b></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在题目和用语上都与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贾岛《寻隐者不遇》有颇多相似之处,如“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因此有近似唐诗的评价。 </p><p class="ql-block">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李白20岁前的作品,那时他热衷于习武(剑术)和学道,并没有特别的用意。贾岛是僧人,他寻隐者无非是消闲而已,也没有深意。因此,方惟深的这首诗虽然借鉴了前人的手法,但内涵可就深厚的多了!</p><p class="ql-block"> 宋神宗驾崩,幼小的宋哲宗即位,昏聩的太后主政,保守势力蜂拥而起,一举摧毁了“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辞官归隐……这个时刻,方惟深不放心,径往江宁探望恩师(方曾是王的学生),只是,茫茫的江面上不见恩师的踪影;城西的落日也看不见了,怎么恩师还不回来呀?他现在怎么样了?他身体还好吗?方惟深的心里惴惴不安、暗暗着急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现实主义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变法“失败后的人情世故,与李白之《访》、贾岛之《寻》的闲云野鹤明显不同,多出了些许的沉郁不安和执着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