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食物相克”</b>一词应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户户都备有“食物相克对照表”,放在案头或贴在厨房醒目处备查,以防食物相克,危害健康与生命。之前,本人对此深信不疑,时常提醒家人“这不能搭配、那会相克”,搞得心惊胆颤,但事实上,如果抛开食物剂量毒性谈“食物相克”是危言耸听,不靠谱的,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食品谣言。</p><p class="ql-block">所谓“食物相克”,是指某几种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否则会产生不适、甚至中毒的说法。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豆浆鸡蛋不能一起吃”“菠菜豆腐会结石”“大葱与蜂蜜不能同吃”……这些“禁忌”是真的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b><b style="color:rgb(1, 1, 1);">。</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过度关注食物相克,会影响我们摄入食物的多样性,食物相克传言是站不住脚的。</span></p><p class="ql-block">2018年的晚会更加注重知识性与服务性,公布了四号消费预警,对广为流传的食品相生相克图谱、土鸡蛋洋鸡蛋营养识别、小朋友穿洞洞鞋乘扶梯易发生事故和电动自行车充电过量易爆炸,都以科学的方式进行了解答辟谣。</p><p class="ql-block">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民间流传已久的“食物相克”说法,从常识上讲本身就纯属谣言。因为“食物相克”的说法,只是根据一些个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实际上缺乏科学依据。之所以有人会出现“食物相克”现象,是由个人体质、环境因素、保存方法等多种因素所致,不能把这种现象归罪于两种食材的本身。</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一种食物单独吃,如果没有问题,那么两种没有问题的食物一起吃,不管怎么搭配也不会产生毒性。要知道人的胃是一种强酸性的环境,和吃什么食物本身无关,而肠道是弱碱性的,也和吃什么食物无关。</p><p class="ql-block">所以说,食物相克从常识来讲纯属谣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面举几个日常食物来剖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桃子+西瓜=中毒?</b></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桃子和西瓜的营养非常相似,都是水分和糖类,西瓜含水量90%左右,含糖量5%左右,而桃子含水量85%左右,含糖量12%左右,它们一起吃不会中毒。</p><p class="ql-block">不过,水果好吃也不能过量,吃太多容易增加腹泻风险,且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不及时刷牙,会增加龋齿、肥胖风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水果+虾=砒霜?</b></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水果里含有大量维生素C,会将海鲜里的五价砷还原成有毒的三价砷,即砒霜,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只能说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学了化学,但又没学好。这个反应只是理论可以实现的反应,一般只有在实验室非常苛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生活中不能发生。而从剂量方面看,按照每公斤虾蟹中最多含0.5毫克无机砷计算,想让这些砷元素全部被维生素C还原为砒霜,理论上需要一次性吃200斤的虾蟹,才有可能发生砷中毒。想要中招,事实上不是“中毒”死,而是被“撑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菠菜+豆腐=肾结石?</b></p><p class="ql-block">人要形成结石,草酸需要到达尿液跟钙结合。事实上富含草酸与富含钙的食物一起吃,可能在肠胃中就结合了,会随粪便被排出体外。如果还不放心,将菠菜焯水可以除去大部分草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4、柿子+螃蟹=胃结石?</b></p><p class="ql-block">柿子本身是一种不易消化的食物,熟柿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单宁酸),一次吃太多柿子,可能会破坏胃内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甚至形成不可溶解的“沉淀物质”,也就是所谓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结石</b>”,影响胃部正常工作。但对正常人而言,按我们平常所吃的柿子数量和螃蟹数量,里面的这点儿鞣酸跟蛋白质也产生不了多少沉淀,并不会诱发消化不良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5、大葱+蜂蜜=中毒?</b></p><p class="ql-block">“若要死得凶,蜂蜜加香葱?”这个说法的来源,可能是很久之前有个人吃到了有毒的蜂蜜,碰巧又吃了葱,误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还告诉了别人,慢慢就流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6、豆浆+鸡蛋=不吸收?</b></p><p class="ql-block">生大豆中才含有抑制蛋白酶的物质,名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豆浆是煮熟的,抑制因子已经被破坏,不会影响吸收。豆浆鸡蛋一起吃,营养又美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红薯+鸡肉、鸡蛋=伤肠胃?</b></p><p class="ql-block">从食物营养角度来看,红薯属于淀粉物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鸡肉和鸡蛋属于高蛋白食材,相互搭配食用并不会产生任何反应,反而可以促进营养素的均衡摄入。</p><p class="ql-block">只是对于胃肠“敏感”人群,胃肠功能本身不是很完善,食用较多红薯后容易出现腹痛、腹胀,再吃较多的鸡肉、鸡蛋等含有较多蛋白质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不适,但这和“红薯+鸡肉、鸡蛋=伤肠胃”的理论无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事实胜于雄辩。</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看完这些解释,您该放心了吧?“食物相克”本身就不存在,日常不需要纠结,该吃吃该喝喝。</span></p><p class="ql-block">不过流言往往层出不穷,如再遇到新的“食物相克”传言,我们该如何辩别真假?请大家牢记“<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靠谱的</b>”,就不会上当。像上面说的“水果+虾=砒霜?”,即使是在理论状态下真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剂量往往都非常大,生活中根本达不到。</p><p class="ql-block">还需注意的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食物本身是不是有问题</b>”。如夏天的西瓜放在室内很容易变质,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还有柿子因含有鞣酸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者豆角等如没完全炒熟会有一定毒性,这类食物往往是“食物相克”理论的重灾区。</p><p class="ql-block">总之,只要掌握了辨别流言的方法,就再也不用担心被骗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拓展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科学论证:“食物相克”是谎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对于食物相克,早在1935年,我国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创始人郑集教授,就在民间传言较广的184对所谓“相克食物”中,选择了当时最为流行的14组食物,包括蜂蜜和葱、牛肉和板栗、螃蟹和柿子等,分别进行人体和动物实验,结果一切正常。这是首次通过科学实验直接驳斥“食物相克”一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08年前后,兰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也相继通过实验对“食物相克”说法进行了辟谣。</span></p><p class="ql-block">《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提到,到2016年为止都没有发现过真正因为“食物相克”导致食物中毒的案例和报道。有时人们吃完东西不舒服,往往是因为食物不干净、食用方式不当、过敏体质等个人原因。而网络上的传言却片面地夸大了食物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忽视了剂量的重要性,才会出现了“中毒”、“致死”等种种谣传说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希望大家再也不要相信“食物相克”的说法,如确有相克成分的食物,关键还要看食用量,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食用量,远远达不到发生“中毒”反应的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鸣谢:《科普中国》《中国网》《360百科》《360文库》《360精选》《360图片》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