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各位家长,你是否发现你对孩子的很多付出有时候孩子并不领情?有位家长就曾经跟我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我很爱我的女儿,我工作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忙前忙后,可她却认为这是应该的,一点儿也不领情。有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去上学时明明看见我不舒服了,可晚上放学回到家后,看到我躺在床上,竟然很生气地把书包一摔,冲我冷冰冰地说:也不起来做饭,是不是偷懒!当时我的心都碎了。我把她养到十几岁,有什么用呢?(这位妈妈讲到这里,已是满脸泪水)</p><p class="ql-block"> 各位家长朋友,案例中的情况在您的身上是否有出现呢?如果没有,那我祝福您,祝福您感恩教育做得到位!如果存在,也不要过于伤心,看完此文后,希望你能够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爱。</p><p class="ql-block"> 其实,案例中的情况出现我们不要怪在孩子身上,问题一般出在家长身上,是家长对孩子缺乏感恩教育,也就是说孩子不会爱、不会关心他人。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教育往往会有三种倾向:一是单向爱,二是偏爱,三是溺爱。</p><p class="ql-block"> 所谓单向爱,就是指父母只考虑将爱倾注于孩子的身上,而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爱父母、学会感恩、尊敬长辈却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例如我经常讲的,吃饭的时候,有些父母往往只知道把孩子爱吃的好吃的推到孩子身边,嘴里还不停地问孩子要吃什么,生怕委屈了孩子。以孩子需求为第一要求。经常处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孩子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漠视他人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偏爱是指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只注意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的满足,只顾着孩子的穿衣吃饭,认为孩子穿得漂亮、吃得有营养就可以了,而对孩子心灵上的需求却很少给予关注。孩子一旦出现了某些问题他们也只会从物质上给予解决,而不去想想孩子的心理上会有什么欠缺。</p><p class="ql-block"> 溺爱是指孩子迁就过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不忍拒绝,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就差不能把天上的星星也摘给孩子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知道体谅他人,不知道宽容、忍让和关爱他人,更不懂得感恩,常常是眼里只有自己,任性而自私。</p><p class="ql-block"> 现在除了特殊情况外,大多数都是二胎家庭了。可是二胎、三胎的出现并没有多大地减轻家庭对孩子的爱的付出。孩子从一出生开始,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围着孩子转,家里吃的、穿的、用的总是孩子优先,时时、事事总是让着孩子,孩子需要的一切,都由大人包办。父母无头无尾的爱客观上造就了孩子自私的习惯,使得孩子把“人人爱我,人人为我”当作了理所当然。孩子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去爱别人、关心别人、感恩别人,更无法体会到爱别人的乐趣。爱是一种体验、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体味到爱别人的价值;同样,一个人在关爱别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现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孩子过于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接受爱,却不知道爱别人,不懂得感恩。</p><p class="ql-block"> 不能不正视的现实是,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这便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源。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实际正在教育他的孩子一味地获取而不需要对别人付出。这样的父母错误地以为,他们不断地给予,孩子自然也会成为一个乐于给予的人。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由于孩子从未训练过自我抑制,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放下自我,他只会越来越想要索取。</p><p class="ql-block"> 父母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教会他爱别人的能力呢?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有一点不能不指出,有些父母面对现实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态势,自己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认为孔融把“梨”让给别人纯属“傻冒”。几千年来,中国家庭用来教育子女仁爱谦让的传统美德,被认为已经过时而被抛弃。有些家长只想着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可他们没有想到,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孩子的品格。孩子吃个小梨,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而父母自私的溺爱教诲,却会使子女和自己自食其果。</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学会感恩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提出的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正确地关爱孩子,并唤醒孩子对他人的关爱和感恩意识。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更要重视引导孩子对爱自己的人产生感激和感恩之情,例如父母在饭桌上给孩子夹菜时,为什么不问一问孩子:“我为什么给你夹菜,并且夹你喜欢吃的呢?”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思考多了,就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能够体味到自己也需要关心和感恩父母。只要父母时常细心地点拨,孩子的孝敬之心便会慢慢形成,孩子就会学着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别人。例如,能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爸爸妈妈下班后能给父母拿拿拖鞋、倒杯水等;或者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量让父母多休息。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懂得用智慧,不仅使自己爱孩子,还要让孩子体会到爱和懂得感恩。我们要让孩子懂得,他的生活与别人息息相关,他的快乐与满足,都是与别人精神上和体力上的付出分不开的,不能仅仅接受爱,还要懂得感恩与回馈。</p><p class="ql-block">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威望,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要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要充满爱心,经常把“谢谢你为我做的某某事”、“真为你高兴”、“你辛苦了,歇一会儿吧”、“你不要着急,我来帮助你”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父母在孩子面前孝敬老人,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榜样。就像公益广告中那个男孩学妈妈给老人洗脸他也给妈妈洗脚。用真情、亲情去感染孩子,使孩子养成关心和爱护他人的好习惯。夫妻之间相互关爱、体贴、尊重,过生日、逢年过节送个小礼物等。带孩子买玩具或礼物时,和孩子商量:“咱们给爸爸(或妈妈)也买一件,给他(她)个惊喜。”这不仅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满足,也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和亲情,什么是关怀和理解,怎样与他人相处等等。所有这些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孩子的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良田沃土。</p><p class="ql-block"> 三、及时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他人的的愉快体验。有一些孩子很有爱心,对人很友善,心中有他人,有好吃的先想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了总能主动地去关心。可是,如果这样的友善和关心得到的却是消极的评价,孩子就会有一种“好心没好报、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以后就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积极肯定孩子的友善、关爱。父母要给予孩子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竖起大拇指等。同时,父母也不妨奖励奖励孩子,如孩子特别会关心人,就满足其一个愿望。这样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孩子关爱他人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关爱他人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四、创造机会,巩固孩子的关爱品质。现在,大多数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居住范围比较狭小,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积极地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提供与他人相处的机会,比如和同龄或是年纪相仿的的小伙伴们相处。孩子和小伙伴们相处中,就会有很多学习关爱和关爱他人的机会。另外,父母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有助于培养孩子爱心的机会,时刻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去关爱别人。比如和孩子一起上街时,遇到消防队员,就启发孩子们对他们的崇敬;遇到保洁,就引导孩子对他们表示敬意等等。这些纯洁的感情,让孩子的爱更具内涵,让孩子的关爱品质、感恩心理更加坚固。</p><p class="ql-block"> 总之,爱的情感只能在感受和实践中得到强化与升华。我们做父母的要在实践中会表达爱,更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反馈。</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所犯的错误就是“以孩子为中心”,这直接导致了孩子只知道接受爱,而不会表达爱和感恩。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跟大家指出:父母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前提是必须懂得什么是家庭。家庭是主要和次要的社会族群所组成的,而主要的社会族群由三种关系组成:夫妻、父母和孩子、兄弟姐妹及堂兄妹。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并非你所扮演的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而是丈夫或妻子的角色。我们的社会已经遗忘,甚至摒弃这样的真理。这种社会现实使得社会被“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所吞没,这便是自我中心的开始。很多时候父母不了解,当孩子降临到他们的家庭时,意味着孩子进入一个已经建立好的社会结构中。许多父母没有把婚姻视为整个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这种态度是为人父母的一个危险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我们需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第一,夫妻关系是一切人类关系的基础。有它才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其他关系。</p><p class="ql-block"> 第二,婚姻关系是首要的关系,其他关系是依靠着它而建立的。亲子关系的好坏建立于夫妻关系的好坏之上。</p><p class="ql-block"> 第三,夫妻关系必须视为家庭中首要的关系。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你必须使夫妻关系成为最重要的关系。让孩子知道爸爸爱妈妈,妈妈也爱爸爸,它的重要性远超过你能为他做一切事及为他买一切东西。</p><p class="ql-block"> 第四,因为夫妻关系是首要的关系,所有其他的关系必须服从于它。这样的要求就是确立家庭中的权威。有组织、有次序,在孩子的发展上是重要的因素,父母必须担任领导家庭的角色。 </p><p class="ql-block"> 基于此,我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各位家长,你的角色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发生变化。当你成为父亲或母亲后,你并没有停止你为人子(女)、为人兄弟(姊妹)等的角色。在你有孩子以前这些人际关系很重要,有了孩子后你将仍然保有它们。</p><p class="ql-block"> 2.各位家长,在有孩子以前你会和对象有独立的约会时间,有了孩子以后请仍然继续这样的约会。</p><p class="ql-block"> 3.各位家长,不要停止你和对象之间表达爱的方式。尤其是夫妻之间独有的表达爱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4.各位家长,提供机会邀请朋友来吃饭或聚会。因为这时你会把注意力都聚焦到整个家庭上,这种注意力的分散有利于孩子在生活中去计划和落实与别人表达他们的爱与服务。</p><p class="ql-block"> 5.各位家长,和对象创造机会在一起。例如在沙发上15分钟的聊天,或者在书房里一段时间的独处。并且要告诉孩子这是父母的独处时间,没有特别事情不要打扰父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恩爱。</p><p class="ql-block"> 6.各位家长,当你们育儿时,请记得你们是共同体,夫妻可通过彼此的沟通,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互相观察孩子,得到的新的状况一定要通知对方,以便于共同应对和帮助孩子。</p><p class="ql-block"> 如果家庭中的各种关系能够井然有序地朝着共同的目标——爱与合作一同前进,就能发挥出家庭的最大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