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羲之《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纵28.7厘米,5行,行草书,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p><p class="ql-block"> 此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p> <p class="ql-block"> 第一行中,除“面”字因上字的顺势带出外,其余九字的起笔皆为尖锋。此帖用笔的开合程度堪称典范。第一行和第三行用意相仿,皆在本行内不作过大的跳动,第一行稍作按笔,第三行稍作提笔。其他三行的力度对比异常鲜明,“迟”、“静”(左旁)、“女”、“当试寻省”、“左边”等字的块面状线形异常明显。行间布势上,此帖亦变化丰富,多以字组状态出现。从行间来看,前三行稍松,后两行稍紧。此帖行草间杂,方圆兼施,骨力内含,线形丰富,加之钩摹清晰,是习王手札的入门之选。帖中首行“咏”字交代不清,第二行“静”字笔顺不明,“女”字有改笔,这在王羲之传世墨迹中并不多见,临习时不必拘泥。</p> <p class="ql-block">《二谢帖》中的连接方式有实连、虚连、搭连和综合连四种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实连。“想耶”二字是典型的实连,绵长细腻,节奏舒缓,方向、力度控制精准。在连接线的中部有一个明显的节奏点,虽然方向改变,但却转换自如,并没有留下节点。因连线较长,如果没有方向的微妙变化势必带来线条的僵硬。</p> <p class="ql-block">(2)虚连。“比面”二字多铺毫按笔,在连接线上取提笔虚势,但笔势急促,虚线连虽然较细,却给人很强的力感。</p> <p class="ql-block">(3)搭连。此帖中搭连方式有点画连接、竖画连接、撇画连接、横画连接几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点画连接。“所送”二字中,点的造型较多。通过点的方向的暗示起到呼应连贯的作用。“所”字的下部组合与“送”字首部两点形态上有相通处,但在连断、走势上相异。</p> <p class="ql-block">竖画连接。“当试”的“当”字左下收笔带锋较长,与“试”字左竖若断还连。</p> <p class="ql-block">撇画连接。“悉佳”的“悉”字收笔为心字底的最后一点,已与中部挑点连为短弧线,左下引锋之后迅速提笔,故引锋线又短又细,但其引带方向明显地与“佳”字左旁撇画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横画连接。“边剧”、“良不”两组虽都为连接横画,但横有长短之别。“边剧”二字因中轴线处同一竖直线上,又因“剧”的起笔——字头短横(呈点状)位于中部,故“边”字收笔的连接线不需很长,点到为止。“良不”二字因空间布势的紧密,有“良”字反捺收笔的启下呼应,即不需要“不”字的实线遥接了。</p> <p class="ql-block">(4)综合连。三组综合连各有千秋。“爱再拜”三字由搭连和虚连组成;“患者善”由实连和搭连组成;“羲之女”由连续实连组成。第一组,因“爱”字的上下拉长,与下部取搭连式,似为避免拖沓冗长之故。为了节奏上的变化,“再拜”二字取紧密式,不管是实连还是虚连,与“拜”字有关的词组,在尺牍中多数情况皆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患者”二字取实连,通过“患”字末画与“者”字首画的实连,造成此二字的字内断字外连的效果,这种处理方式在晋人尺牍中,时有所见,以后逐渐发展为行草线条连带的常规模式。“者”字收笔为短横带下,一般不作过长的引锋,通过“善”字的首点的方向改变造成呼应效果。</p> <p class="ql-block">第三组,“之”与“女”的连带不合常规,似为误笔,因“女”字首画为撇折,常规为“之”字点画左下带锋连接“女”字撇画,而此处有一明显的右上趋势的短横。细看“女”字的撇画起笔(有微小的翻折),可以想见,若非误笔,则“之”与“女”应为虚连或搭连为妥,一般不用实连。</p> <p class="ql-block"> 一件书法作品,给人的第一视觉感觉往往就是章法。章法的构成是书法作品具体的存在,节奏与韵律寓含在章法的构成中。人们是通过章法的构成来判断感受笔墨节奏和韵律的。在我们浏览古代经典法帖时,觉得王羲之的《得示帖》是一部含有节奏韵律极高的法帖。</p> <p class="ql-block">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p> <h3>《得示帖》书风遒丽,有张驰有缓疾,运笔之妙,自出胸臆。数字草书,流畅纵逸,极致发挥出了字势的结构美。尤其我们将单字放大后,你似乎能听见书圣笔尖在纸上的沙沙作响,以及那跟随墨迹起伏的心绪。所以,如果不放大,你不知王羲之写的到底有多好!</h3></br><h3> <p class="ql-block">“得示”二字 ,显现的稳健、疏朗,方、迟、疏。</p> <p class="ql-block">下面的“示”字下主上次,左下点与竖厚重紧密、右下点轻灵空荡。</p> <h3>接着,我们看到下面连笔“知足下” ,显现的缠绵、急速,圆、重、密。</h3></br><h3> <p class="ql-block">“犹”的独立与“未佳耿耿”连带相得益彰。“犹”之左主右次,左部双撇凝而相聚,右部虚化简约。</p> <p class="ql-block">下面的是“吾亦劣劣”的连、断与前面的“得示,知足下”的断、连,“犹”的动、速、急与“ 明”的静、迟、缓,极尽变化。</p> <h3>或许是习惯,抑或说是智慧,书圣在写“乃”字前,已然胸有成竹地将左边的撇以“冲刀法”,扛起整个线条。</h3></br><h3> <p class="ql-block">看到下面,“不欲”的轻、起、藏,“触雾故也”的重、伏、侧又与“迟”的小、细、圆,令尺牍韵律十足。</p> <p class="ql-block">《得示帖》在处理字结构方面的手段丰富且精彩。看到下面的“触”字,右主左次、右放左收,右部墨聚于“虫”之中轴。</p> <p class="ql-block">“雾”之上主下次,下部右主左次,“务”部中段浓墨重画紧接,整字虚实变换、松脱灵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散”字。“散”之左主右次、左收右放、左实右虚,形成对比与互补,臻显丰满;</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结合全篇看字间对比。“散”的独立与“不欲”的牵带对比,而“王”对应“欲触”的白处,“羲之顿首”的密、连、速表现出来的藏中锋对应“触雾故也”的疏、断、缓表现出来的露侧锋。这些揖让与顾盼关系,十足耐人寻味。书圣对于字间搭配的处理,从细节理性,到轻重缓急的感性,游刃有余地在纸面铺开。</p><p class="ql-block"> 《得示帖》作为王羲之行草书的代表,忽简为草,忽繁为行,或连成片,或字字独立,兴之所致,变化无穷,感情收敛自如,其字群大多是三角形的结体,更能显出王羲之思绪的起伏跌宕。</p> <p class="ql-block">曾翔临</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WxtKWgbTRAyOCzxiNzy9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