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云南,有一个连时光都停驻的古村依山而建的土掌房脉路清晰,在600多年的沉淀下层叠而上,甚为壮观,可谓是中国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这个美丽的古村叫城子古村。</p> <p class="ql-block">它在泸西这片土地上,寂静了数百年,这里的人们在群山掩映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城子古村能发展成今天的如此大的规模,要得益于明朝时的土知府“昂贵”。他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土司,由于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一度成为当时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1000多间冬暖夏凉的土掌房,首尾相接,左右相连,拉近了人心的距离,将家家户户连为一体。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打通整个村子,层层而上的土掌房,就像一级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子依山而建,层层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级级的台阶,最多的有17台,一般的也在10台以上。不少土掌房的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特别的或许就是,“你的屋顶,就是我的家门口”,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通过平台进入另外一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土掌房,就是指这个古村里一座连一座,层层相叠,错落有致的泥土和石头盖起来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土掌房表面上看似粗糙,经不起雨水的侵蚀,其实是非常的结实耐用的,在建造土掌房时,采用当地黏土反复击打、压实,因而东暖夏凉、结实耐用。</p> <p class="ql-block">即使用作支撑的木头坏了,换一根也不碍事,就算漏水了,压上一层泥就可以搞定,在各家各户的庭院前还有专门给牲畜修建的小房子</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说土掌房是彝汉文化结合的独特建筑景观,是因为独特的土掌房在建造风格上,也汲取了滇中地区汉人传统四合院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全村还完整的保留了古人利用适宜地形和较为先进技术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就算是雨季,也不会有水涝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同时它包含有像“李将军第”这种汉式门头、坡顶、门头下方斗拱等齐全的建筑构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学校现在虽然已经破旧了,但是还依然保留着往日上课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500多年来,几百位村民,在这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庄里,相亲相帮,和睦相处,过着最质朴的彝族生活,宛如世外桃源一般。</p> <p class="ql-block">走到村子尽头,就能看到村子里的农田,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在绿油油的田园里游荡一会,可以吃蚕豆、豌豆。</p> <p class="ql-block">由于通往城子古村的山路并不是特别好走,长期与外界隔绝,所以使得这里不被商业气息所侵占。</p> <p class="ql-block">城子村的荣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