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碑林导航说问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文|陈满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问津碑林始建于2021年,位于新洲旧街街问津书院东南一隅,面朝问津大道。从公元前134年“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第一块碑刻出现,到现在十六块碑刻林立,其间历经上下两千多年。</p><p class="ql-block"> 问津书院依山而建,宏敞壮观,而碑林则谦恭有礼,侧立一旁。如果把问津书院比作一篇洋洋洒洒的雄文,那么问津碑林就像是这篇文章下小几个字号的几行注脚。</p><p class="ql-block"> 碑林露天开放,周遭绿荫叠翠,一派清幽,虽为人造,宛如天开。十六块花岗岩纵横排列,高低错落,井然有序。碑文笔底春风,碑刻落字云烟,一番简洁铺陈,便让历史的厚重,诗词的轻盈,瀚墨的逸韵尽显无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碑林贯穿了问津书院的前世今生,每块碑刻都是书院的关键词。十六道石碑仿佛十六道天线,产生强大的磁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p><p class="ql-block"> 穿梭于碑林间,依稀看见孔子赶着牛车行驶在崎岖的光黄大道,一条河流拦住他的去路,孔子派子路去寻问渡口,未果,依稀又听见孔子站在河边的一声长叹。</p><p class="ql-block"> 虽然孔子生前没有实现他恢复周礼的理想,但是历史却选择了孔子。三百多年后,耕地的村民在孔子问津的河边挖出了一块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石碑,孔子所经之地皆成过化之地,沮溺冲、回车埠、坐石、墨池、孔叹桥、晒书场等,圣迹昭然。</p><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这第一块“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才有了两千多年后今天的十六块问津碑。以碑林作导航,可以让我们知道问津千年的“津”,是怎样从一个渡口演绎成为一种意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六块碑文中,有6篇碑记,2篇序文,2篇言论,6首古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6篇碑记和2篇序文记载了明清时期问津书院的几次重建、移建、扩建以及祭祀情况。</p><p class="ql-block"> 问津书院从西汉刘安建庙到民国张翼轸捐修,其间经历了无数次战火和自然的毁损,屡兴屡毁,屡毁屡修。每次有人倡议修复书院,总有许多名宦先儒、乡贤士子倾力捐募,他们都把传播圣道兴学重教当作自己份内的事。在《重新问津书院碑记》里,有人问作者“津”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答“敬而已矣”,纵观全文,“津”的意义早已不是子路寻问的渡口,不是圣人的圣道,而已经得到充分的升华,“津”是格致诚正的一种态度,是克服困难孜孜以求的信念,是爱天下的胸怀,无数传承者奉献者虔诚者谱写了问津中“津”之至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碑林中的2篇言论是问津书院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学术思想。《送郭善甫归学》是王阳明送给他的门生郭庆的临别赠言,教导郭庆回家如何修习圣人之学。王阳明把修学比作种田,通过要选好的种子、抓住时机勤劳耕作等种田的经验,阐述了陆王心学“立志笃行”,“致良知”的核心思想。另一篇萧继忠的《问答八则》,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作依据,教导学生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引导学生要知善知恶,自然合德,不断修炼自省,最后达到中正仁义。</p><p class="ql-block"> 陆王心学是问津书院最大的门派,百年不衰。当时一大批鸿儒大师在问津书院讲学,营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名儒讲学带来学术繁荣,学术流派纷呈,“江门学派”、“姚江学派”、“东林学派”各树一帜,各种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成为问津文化中最闪亮的部分,也是“津”之精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碑林中3首诗的作者杜牧、苏东坡、朱熹瞬间把人从现实中拉到唐宋的天空。朱熹出现在这里是在意料之中,因为他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并多次来问津书院讲学,东林学派就是笃信程朱理学。朱熹在他去世的前两个月,将题有碑刻上这首绝笔诗的自画小像赠给了问津书院,书院设有祭祀朱熹的朱子祠。</p><p class="ql-block"> 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和杜牧居然也出现在碑林中,难不成是想蹭名人的名气?但是他们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在楚黄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问津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842年,杜牧在黄州担任刺史,政声极佳,“有才名,多奇节,吏民怀服之”。他对已破旧的孔子山庙进行大规模整修和扩建,改庙名为文宣庙,开庙学一体先例,为后来的书院教学打下了基础。《齐安郡晚秋》正是杜牧在黄州任上时,闲暇之余,写下的一首类似于心情随笔式的七律。</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才子苏东坡怎么被贬到黄州就不用赘述了。他在黄州的几年时间,达到了他人生中创作的高峰。他的这首《寄吴德仁简陈季常》写的是他被贬到黄州时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首诗融佛理、哲理和机趣于一体,风采华妙,率性放达,脍炙人口。诗中提到的河东狮吼典故就是发生在新洲区三店街。碑林中出现苏东坡的身影,整个碑林的磁场就显得格外旷达有趣和优雅。</p><p class="ql-block"> 另外三首诗都是明清时的问津人借问津书院周边景物抒发感慨,吴国伦的一句“问津千古事,环辙至今情”,道尽问津况味,成为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 在两千年问津路上,问津人吟诗唱和,砥砺前行,留下了无数瑰丽的诗篇。这六块诗词碑刻是问津诗篇中的一个缩影,代表了问津中“津”之高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十六块碑文的作者有十三位进士,他们的学历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其余三人也是饱读诗书才识英敏之士。他们中有的是来问津书院讲学,有的是来游学,有的为官在任时调拨过官银补充书院经费,有的捐出自己的俸银给书院维修,有的制定学规编写院志,还有的献过匾额,他们都是问津人中的佼佼者,正是历朝历代都有他们这样的人涌现,问津书院两千多年的文脉才能沿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问津的“津”之意义是什么呢?当我们沿着前人的辙迹,把倾圯的石碑扶起,把斑驳的苔痕擦去,把散落的历史拼合起时,问津书院和碑林又岿然地挺立在时空中,吸收天地间无穷的能量。这里曾是尊师重教取得历史功绩的地方,如今这种能量依然让新洲的教育成绩成为全国闻名的“新洲现象”,到此问津的人络绎不绝。“津”不再是某种特指,而是一种意境,正是这种意境释放出的能量让前来问津的人不再迷惑,让求知的欲望,求索的精神永远地萦绕在这一片大地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天相楚黄,万古斯文开道脉;地留辙迹,千秋多士接薪传。”</p><p class="ql-block"> 新洲区2019年重建问津书院,将先圣先贤供俸于书院殿内,2021年另建碑林,把问津人的足迹铭刻于碑石之中,这是对问津文化的又一次传承和发扬光大。“不知后来者,谁是问津人”,今日的新洲人,正是前人期盼的问津人。笔者诗云:</p><p class="ql-block">黑夜之中一道光,圣贤引我看朝阳。</p><p class="ql-block">史中典故易迷路,碑上诗文作导航。</p><p class="ql-block">孔子山添新辙迹,问津人写大文章。</p><p class="ql-block">绵绵道脉今重续,穿越时空万载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