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场戏

竹月疏影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画画,最爱画的就是戏曲里的美人,凤冠霞帔,额头上一圈贴片,也不知道叫什么,只是觉得好看 。</p><p class="ql-block"> 已经记不清那时候对戏曲人物的好感来自哪里,是偶尔同父亲到街上茶馆里听戏,还是小人书上的形象,还是父亲唱机上黑胶片的包装图案?别人觉得烦躁的咿咿呀呀、老把一句话唱不完的腔调在我听来,很好听,一点儿也不难受,偶尔还跟小伙伴们一起学着戏剧里的人物作派,用了长纱巾作水䄂挥舞,也不知道水袖动作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后来,就没有了后来,我既没有学会唱戏,也没有学会画画。但是对戏的好感觉,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曾在古镇的戏台前流连过,也曾在居住的小城南街川剧爱好者的聚集地驻足过,聆听那咿咿呀呀,看那红脸白脸。</p><p class="ql-block"> 越剧、豫剧、黄梅戏、川剧、京剧都看过,也都喜欢,但似乎与各种戏剧的交往也不过是相逢点头的交情,遇则问好,不遇也不会刻意去寻,淡淡的,如云丝般飘悠在心的深处。当不期而遇,就会产生一种温情的眷恋,仿若久不相见的老朋友的重逢。才知道,那淡淡的云丝早已融入了血液。</p><p class="ql-block"> 家里有一本《牡丹亭》,是几年前一个女孩子送给我的。看戏曲类的书,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昆曲读本,也是第一次。带着好奇,我认真地阅读了目录、色目和凡例说明,了解昆曲人物的角色以及剧本中一些专业术语的意思,然后慢慢走进曲文,走进汤显祖“临川四梦”最得意的“游园惊梦”中。</p><p class="ql-block">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p><p class="ql-block">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p><p class="ql-block">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典雅、清丽又含着一些幽怨凄美的文字,把杜丽娘悲春、寻梦时惆怅难安的心路历程刻画得入木三分。随着曲文的发展,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渐渐铺展开来。</p><p class="ql-block">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描写了杜丽娘与梦中情人柳梦梅的传奇故事。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安的独生女儿,一个深受封建礼教严重压制的二八女子。她天生丽质、温婉娴雅又多愁善感,她深锁幽闺,家教甚严,在父亲的衙门里生活了三年却不知道其中有一个后花园。他的父亲为了让她出嫁后能与其夫君谈吐相称,于是聘请了一个老师教她学习《诗经》,就在老师的第一堂课上,杜丽娘被“关关睢鸠”句触动情思。数天后,趁她父亲出门劝农,丫头春香便怂恿她去后花园游园观花。从花园归来,杜丽娘觉得有些困顿,便倒在床上睡着了,梦中与拿着柳枝的书生幽会。醒后,丽娘因梦中的真切而促使她到后花园去寻人,寻而不得,落下心病,最终郁郁而死。其时,她的父亲升任淮扬安抚使,便将女儿葬在梅花树下,修了一座梅花庵,并请曾为杜丽娘禳解的石道姑看守。在地狱里,杜丽娘向判官说明情况,判官查了婚姻簿,有感于她的情真意切,判她还魂重生,允她魂魄到人间寻人。书生柳梦梅上京赶考,途中遇病,住进梅花庵中,偶拾画卷,被画中人的娇妍丽姿所迷,天天呼唤,唤来了一场人鬼之恋。杜丽娘说明情由,柳梦梅与石道姑秘议,开墓让杜丽娘重见天日,回了阳世。柳梦梅中了新科状元,经过一番周折后,终于与杜丽娘结为真夫妻。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大团圆,如同童话故事结尾中所说的,“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听闻“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四川省第二届“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季德阳分会场暨第二届“德阳戏剧季.欢乐有你”系列演出莅临德阳,《牡丹亭》是其中的重头戏之一。</p><p class="ql-block"> 真是好消息,没想到会在家门口看到昆剧,还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牡丹亭》,一下子便产生了去看一场的念头,不懂戏没关系,且以“喜欢”为由,去看个热闹,看艺术家们演绎曾经看过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至于坐在剧院里啥都不懂,我把《牡丹亭》那本书又读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由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抚州市汤显祖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从宣传海报上得知,盱河高腔源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是抚州独有的具有500年历史的古老声腔,保存着海盐腔遗韵。没想到第一次看《牡丹亭》竟是来自汤显祖故乡的、带着原汁原味儿的戏曲,甚幸。</p><p class="ql-block"> 编剧将原著的55出戏经过取舍整合,以故事主干为线,设置了《闺塾》《惊梦》《寻梦》《诊祟》《闹殇》《拾画》《冥判》《幽媾》《回生》九场戏,完整地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情感发生、发展和结果。演出采用现代声光技术,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如诗如画、如仙境的舞台效果,在这样一个技术的支撑下,布景的变化、场次的更替、演员的赶装都显得那么从容、自然。舞台两边显示屏上的字幕,让观众不再为听不懂戏曲唱词而担心,真是人性化。</p><p class="ql-block"> 虽不懂戏,但是看得津津有味。杜丽娘的扮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盱河高腔第一人”的吴岚,从资料上得悉,吴岚是全国第一个用海盐腔(广昌孟戏)演唱《牡丹亭》的演员。吴岚扮相俊美,唱腔清丽,身段优美,把杜丽娘娴雅贞静又内心反叛的复杂性格和少女心灵深处的寂寞、惆怅、彷徨恰如其分地注入到细腻的唱、作、念、舞中,雅而不俗。</p><p class="ql-block"> 舞台上没有闲人。除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精彩表演,里面的春香、陈最良、石道姑、杜父、杜母、判官、黑白无常、大花仙、群花仙等扮演者,都尽心尽力,各尽其事,喜、怒、哀、乐全在说唱和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连舞台布景的一花一木、一山一石都有其专门的存在意义。</p><p class="ql-block"> 小鲜肉,一个时代感极强的称谓,戏中,它的出现,让台下观众不禁莞尔,身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放松。原来传统戏剧不是僵硬古板的,戏剧的改革也是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推的是被时代淘汰的陈,出的是与时代融合的新。戏中陈最良与石道姑的怼戏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让人们既欣赏到了古典戏曲的美,也享受到了现代舞台艺术的美。</p><p class="ql-block"> 坐在观众席上,感受着融歌、舞、诗、戏于一体的表演,读着屏幕上的曲文,看着舞台上的“姹紫嫣红”“如花美眷”“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场景,那边声声“秀才”柔肠百结,这厢口口“姐姐”荡气回肠,呼出死,唤出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觉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p><p class="ql-block"> 我被那黄莺啼啭般的美妙声腔吸引着,沉浸在杜、柳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中,心想,如果还有下一次,我还会再去看的。</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