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谯楼 ——见证“时间”的千年古楼

王新文

<h3>  在江西省宜春市旧城区有一座古建筑,清朝之前称谯楼,后来叫宜春鼓楼,现在叫袁州谯楼。离开40多年回到宜春,有朋友告诉我,这座古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没想到我的老家还有这么出名的古代遗址。不过,近期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说袁州谯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的表述不够严谨。现在让我们通过对历史的追踪,来认识一下这座千年古楼。</h3> <h3>  这是1972年冬离开宜春时,鼓楼给我的印象。当时并不知道这座楼是作什么用的。只听老人讲是古时候留下来的,古、鼓同音,所以印象中一直叫它“古楼”,下面那个洞叫作“古楼洞”。</h3> <h3>  1930年的鼓楼路。应该是站在鼓楼上照的鼓楼路东段的相片。这条路原来叫卫前街。前面不远的阁楼疑似难禅阁。</h3> <h3>  这是1955年宜春鼓楼的街景。可以看出有点小繁荣。</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宜春鼓楼自然坍塌或遭到破坏而没有及时修缮的景象吗?现在只有原来住在鼓楼洞附近的老人才能讲清楚。</font></h3> <h3>  这是80年代的宜春鼓楼。</h3> <h3>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对鼓楼并不感兴趣,印象更深的还是鼓楼穿洞而过的那条小街。当时叫胜利路,后为鼓楼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宜春商业最繁华的黄金地段。许多人对宜春的第一印象都停留在了这条街道。</h3> <h3><font color="#010101">  改革开放以后,这条古街日益繁华,城中百姓的吃、穿、用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那些年,宜春还没有大型商圈,这里曾经是宜春人最爱逛街、购物的地方,人流如潮,熙攘如织。每次回宜春休假,只要到鼓楼路逛街,总能碰到老熟人。这条小街承载了我们无数而难忘的儿时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5年再次回到宜春,鼓楼已彻底变了模样。因为专家研究发现,这座鼓楼是古天文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政府投资全面维护修缮,恢复了具有明清格调的袁州谯楼,成为宜春城内著名的景观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发现鼓楼是古天文台遗址是非常偶然的。主要缘于30年前的一次修志。1989年,南昌大学退休教授栾杏丽在编写《江西省科技志·天文章》时,通过明正德版《袁州府志》等记载,发现宜春鼓楼除了具有守时、报时系统外,还有两件特别重要的测时工具——影表和定南针,构成了一套天文测时系统。同时鼓楼还修筑了南北两座观天台,并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因此,栾杏丽认为,这不是一般的鼓楼,而是一座天文台。</font></h3> <h3>  还有一种说法是1991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天文史专家薄树人先生来宜考察时,惊讶地发现宜春鼓楼是国内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我认为这应该是在栾杏丽老师研究发现之后,引起省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重视,薄树人等专家来宜春考察后提出的见解。1992年,江西省科委立项,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袁州谯楼进行专题调研和实地论证。不过薄树人先生对宜春鼓楼古天文台遗址的确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h3> <h3>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委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馆、南京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及本省等2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宜春,对袁州谯楼进行深入考察和论证。最终确认:创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的袁州谯楼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集测时、守时、报时三项工作于一体的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遗址。为此,在给袁州谯楼定位和表述时,有三个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集测时、守时、报时工作于一体;二是专门从事时间工作;三是地方天文台。</h3>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国外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址,是建于公元1428年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现存的兀鲁伯天文台,比袁州谯楼晚了两个世纪。此前,我国天文学界一直认定国内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址是建于公元1276年的河南登封观星台。袁州谯楼则比其早建50余年。</p> <p class="ql-block">  袁州谯楼的天文学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其利用各种天文仪器破解时间与天象秘密及运行规律,表明我国运用天文、气象观测指导农业生产、民间生活等实践活动的历史久远。因此,中国天文学界、建筑学界的著名专家在《袁州谯楼——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研究》的鉴定书上,郑重地写道:“环顾当今世界,除了华夏文化系统,尚未发现任何一个国家建的时间工作天文台早于袁州谯楼,故它的发现对我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p> <h3><font color="#010101">  据《袁州府志》记载,袁州谯楼是五代时期由袁州刺史刘仁瞻于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建造,有“立厅堂、斋阁、谯楼、武库、吏舍等……总六百间”。当时谯楼只是袁州府衙的一部分,是为击鼓撞钟报时用的城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漏刻》一书中说:“自隋朝在京城设钟、鼓楼报时以后,各朝代不仅京城设置,一般州、郡、府、县治所在地也都设有。”只是在历史变迁中,很多地方的谯楼、鼓楼已不复存在。而这座从南唐走来的袁州谯楼历经千年,虽几经兴废,仍保存完好,算是一个奇迹。</font></h3> <h3>  谯楼,原是指古代城墙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城楼,“门上为楼,以望曰谯”。元朝诗人陈孚诗曰:“谯楼鼓角晚连营”。世之筑城,必建谯楼。后来谯楼主要用于打更报时。为了方便百姓,谯楼多建在了城中。而城门上瞭望御敌的城楼便叫敌楼。《明正德九年袁州府城图》标明了谯楼的位置,是建在现今的中山中路以南袁州府所辖区域。宜春县位于中山中路以北,当时隶属于袁州府管辖,所以叫袁州谯楼,而不是宜春谯楼。</h3> <h3>  后来为什么叫宜春鼓楼呢?据鼓楼管理人员说,因为暮鼓晨钟的关系,谯楼亦被称作鼓楼。至于叫宜春鼓楼我认为是民国以后的事。据老竹山人《古袁州府志-沿革志》载,民国3年(1914年),裁袁州府。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属庐陵道,后直属于省,至此袁州府在行政区划中消失了,以宜春取代之。在《民国·宜春县城图》中,可以看到原来的谯楼改成了鼓楼。宜春鼓楼的叫法一直沿袭下来。</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代在谯楼上击鼓撞钟,既是用来报时,也是城区治理的一种方式。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划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2小时。19时为定更,又称起更。依次类推,早上5时为亮更。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该睡觉了。到了亮更,则先撞钟,后击鼓,告诉百姓该起床了。谯楼发出的钟鼓声是百姓心中的标准时间。</font></h3> <p class="ql-block">  古代击鼓撞钟的方法是“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这是暗合一年气候节律,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是108。当然还有别的说法。古代钟鼓声对老宜春人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袁州谯楼二楼的墙壁上有“夜间计时,击鼓定更”宣传展板,铜板阴刻。我发现红线上的文字是编写人员的笔误。因为定更时,是先击鼓后撞钟;而亮更时,应该是先撞钟后击鼓,这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而展板将定更、亮更都记载为先击鼓后撞钟,这是错误的。不知专家会怎么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铜钟刻有“袁州古天文台”的文字。可以理解这是为了突出谯楼古天文台的历史地位,但是“修旧如旧”的原则呢?其实当时的钟鼓楼只具备守时、报时的功能,还不能称之为天文台。袁州谯楼成为古天文台的历史是从南宋嘉定时期开始的。</span></p> <h3>  明正德版《袁州府志》记载:“谯楼。府治东。宋嘉定间郡守滕强恕建。筑台,为楼五间。原置铜壶一座,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分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漏箭;铁板,鼓角。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此时,袁州谯楼才具备了天文台的功能。</h3> <h3><font color="#010101">  滕强恕扩建改造谯楼为天文台还有一段故事。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新上任不久的袁州知府滕强恕在家中设晚宴宴请本地知名人士。一直等到天黑,客人才相继到来。滕知府说:“你们怎么现在才来。”客人答道:“您不是说吃晚饭么,这天一黑我们就来了”。滕知府露出苦笑,把众人拉到报时规盘前说:“你们看看都什么时辰了!夏冬两季白天和晚上长短正好倒过来的,现在要等到天黑才吃晚饭,你们不觉得饿吗?”事后,滕强恕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不过是吃顿饭,要是碰上军情岂不误了大事?于是,决心建一座完整的测、报时辰的谯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谯楼扩建改造于当年中秋开始动工。滕知府亲自主持修建,土建工程进度很快,可采购梁柱木料时却遇到了麻烦。派去选料的人因时限紧迫,左寻右找买回来的24根银杉树干虽然粗大,却都不够直。</font></h3> <p class="ql-block">  滕知府立即召集工匠们商量办法。一位木匠对着24根木头来回睃视,建议说:“人双手撑开可以托举重东西,把这些梁柱顺势分到一起,歪斜着应该同样能有力撑起屋子。”于是,就形成了东八柱、中八柱往东歪,西八柱往西歪相向倾斜格局,撑起了歇山重檐的谯楼。其楼顶平正,挺立千年而不倒,足见当年建筑艺术之高超。同时,也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p> <div>  谯楼是幢卷拱式横跨南北街道的高台建筑,台层屋叠,飞檐重阁,朱檐碧瓦,画栋雕梁。占地面积780平方米,主台高6米。台上建有一座二层高楼,楼为抬梁式木架结构。非常罕见的是,袁州谯楼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并设有南北两个观天台,由西往东呈凹字型。这是世界上现存唯一一座“π”字形布局的古天文台。<br></div> <h3>  飞檐挑角,别具匠心。</h3> <h3>  这是主楼南北两侧的观天台。在东北(上图)和东南(下图)两角,各伸出一个平台,平台长19米,宽7.6米,东边突出主台9米有余,衬托着主台的气势。观天台原有的各种天文设备已经完全失散,有的失散年代并不十分久远,真是令人可惜。</h3> <h3><font color="#010101">  滕强恕“稍新谯楼”后,制作置备了铜壶滴漏、影表、定南针等守时、报时、测时设施。尤其是有了天文测时仪器,就使它与一般的鼓楼有了质的区别,成了一座具有守时、报时和测时三种功能、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天文台。现在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中来探查和复制这些天文设备。</font></h3> <h3>  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计时器的一种仪器。这是根据南宋江西永丰人曾天瞻设计的滴漏计时器复制而成。在一个呈梯形的柜子上,依上而下摆放着夜天池、日天池、平湖、万分壶四个水箱和水海。以前天文台就是依靠它来计时。</h3> <div>  铜壶滴漏一般用四只铜壶,由上而下互相叠置,上面三只壶底都有小孔。最上一只铜壶夜天池装满水后,水即逐渐流入以下各壶,水从最下一级的万分壶滴流入水海。而夜天池的水则由阴阳生用添水桶间歇地加以补充。</div> <h3>  水海中有一浮子托着一根漏箭,上刻时辰。水海中的水逐渐增多,漏箭逐渐上升,这样就可以从漏箭上读出相应的时辰,报给打更手击鼓撞钟报时。当年击鼓撞钟的响声十里八村都可以听到。据说其所测时间与现在钟表相比每天只差20秒。<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滕强恕所置备的物器中除了守时和报时工具外,还有两件特别重要的天文仪器,那就是影表和定南针,它们构成了一套天文测时系统。所谓影是指日影,表则是一根竿子。如果把竿子垂直立于地面,太阳照在竿子上,会投射出竿的影子,当表影落在子午线上时,那就是当地中午12时正。影表有两种形式,一是日昝(上图);二是圭表(下图)。现在袁州谯楼有这两种影表的复制品,至于当年添置的是哪一种没法考证。</font></h3> <h3>  这是赤道式日晷。它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时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由铜制的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盘)组成。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极,下端正好指向南极。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h3> <h3>  圭表也是一种天文测时仪器。 左侧直立于平台上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表;下面南北方向平放并有测定表影刻度板的叫圭。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表的影子出现在圭板上,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二十四节气。但是,日晷和圭表都有一个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没法使用。</h3> <h3>  定南针是一种磁指南针,可以确定当地的子午线方向。也是一种通过日影测方向和测时的天文仪器。</h3> <p class="ql-block">  滕强恕修建天文台除了添置天文仪器设备外,还设阴阳生轮流值守,每日负责击鼓报时。阴阳生旧指以星相、占卜、相宅、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但是,在百科中又称为天文生,即古代观测天象、推算时日的官吏,是地方上从事天文与术数工作者,其任务包括了时间、术数和天文观测工作。天文工作者的设置,更加印证了袁州谯楼是一座古代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万历年间,知府郑淳典对谯楼进行加修,恢复了谯楼旧貌。同知李翰又修铸袁天罡研制的铜璇玑于观天台,发展了古天文台的功能。</span></p> <p class="ql-block">  光绪七年版《江西通志》载:“明万历年间,同知李瀚于楼修、祭。又补天罡原造铜璇玑。”这说明谯楼原来就曾配置过袁天罡制造的观天仪器铜璇玑。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同知李瀚又铸造一座铜璇玑放在谯楼观天台。作为浑仪类型的测天仪器,白天可以观测太阳,晚上可以观测星星和月亮,其用来测定时间的有效区间就比日晷或圭表大多了。</p> <p class="ql-block">  宜春鼓楼曾先后多次重修,才使其独特的风采保留至今。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重修,匾曰:迎曦楼。清康熙和乾隆年间重修楼西,新额曰:余晖。清同治七年最后一次重修。建国后1983年省文化厅拨款整修如旧,东西卷拱洞上分别有阴刻楷书“鼓楼”、“余晖”四个大字。2003年重修,东卷拱洞上阳刻“袁州谯楼”。</p> <p class="ql-block">  2002年9月,宜春市把袁州谯楼的修复列为全市重点城建工程之一,并聘请中国知名天文、文物、古建专家对修复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新修复的袁州谯楼,不仅外观如创建时的原貌,而且对包括浑仪、圭表、四级铜壶滴漏、天体仪等15件古代天文仪器进行了复原制作。</p> <p class="ql-block">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住谯楼古天文台的历史信息,在维修工程中重新启用天文台旧址的十万古砖。最底部的墙基部分为南宋时期砌筑,存有“皇宋淳佑十一年北窑”的铭文砖拓印。但是在谯楼城墙基石上却找不到这样的铭文砖,也许是年久失修风化侵蚀了吧。</p> <p class="ql-block">  触摸台墙的每一块城砖,就像走进尘封千年的历史。许多砖上的铭文都清晰可辨,上面钤刻着砖的产地、官员职务姓名,窑工姓名、出产年号。生产责任制难道真的只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吗?究竟还有多少故事和真象隐没于历史的帷幕我们无法得知。但是通过这些铭文砖可以推断这座建筑历经宋、明、清时期。</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张衡研制的地动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由于历史久远,张衡地动仪已经失传,没有留下实物和图样,后人只能从留下的文字记载描述中复原制作。目前,由于复制的地动仪无法用于地震预测,所以,也难以判定复制地动仪的真假。</p> <p class="ql-block">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它主要通过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现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袁州谯楼复制地动仪、天体仪等天文仪器,主要是为充实天文博物馆以便于普及天文科学知识吧。</p> <h3>  别有洞天。为什么谯楼建筑的基部都是门洞形的,没有查到相关资料说明。我认为跨街而建,一是可以离百姓居住地更近,钟鼓报时的覆盖率更高。二是钟鼓声可以通过门洞引起共鸣和回声震荡,让报时的声音传得更远吧。</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了使袁州谯楼这一历史瑰宝得到充分展示,发挥其科普和旅游功效,宜春市拆迁了袁州谯楼周边民用、商用建筑,兴建了占地30亩的天文广场,使之成为国内唯一的地方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袁州谯楼天文广场利用人影测时辰的人体测时器,你只要知道节气,在有太阳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就知道具体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  2006年6月,袁州谯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国保碑经纬度:</p><p class="ql-block">  北纬27°47'50”;</p><p class="ql-block"> 东经114°22'43”。</p><p class="ql-block">  建设控制地带:以袁州谯楼为中心,东、西长156米,南、北130米(含文物本体)。</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2018年5月15日照的,下图是6月14日照的,要仔细看才能发现不到一个月时间“袁州谯楼”四个字有了很大变化,也许更加接近“修旧如旧”。</p> <h3>  随着袁州谯楼天文广场的建成,原鼓楼路开辟成“宜春鼓楼步行商业街”。</h3> <h3>  鼓楼步行商业街西段主要经营餐饮业、娱乐场所、食杂店等。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各大商圈的崛起,鼓楼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繁华,但这里依旧满载过去美好的回忆。</h3> <h3>  这是站在谯楼往东看,尽头是东风大街。鼓楼路东段完全没有过去的影子了。</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鼓楼路东段主要经营服饰、百货、大排档等。华润万家超市座落在这条街上,节假日更热闹些。</span></p> <p class="ql-block">  晚上这里显得更加繁华,街景很美。各种服装、鞋袜等小摊贩都摆出来了,是年青人喜欢光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袁州谯楼改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记录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时间工作地方天文台的历史。这是宜春城市发展史上的骄傲。市政府已投资近400万元,历经长达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开发、修缮和保护,为这座生态休闲城市注入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我们期待袁州谯楼以它独特的变迁物语,继续讲述千百年“时间”故事,见证宜春这座千年古城飞速发展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