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苗晓平倾情回忆唐山抗震救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来成</span></p> <p class="ql-block"> 又到难忘的“7.28”。</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遇难,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p><p class="ql-block">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受灾最为严重的一次震灾,也是原38军和平建设时期奉命执行紧急任务的一次最大规模救灾行动。在与时间抢速度,与灾情作斗争的奋战中,广大官兵以血肉之躯彰显“万岁军”之魂,用青春和热血、使命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p><p class="ql-block"> 值此纪念唐山抗震救灾46周年之际,38军老战友苗晓平撰文《唐山抗震救灾亲历记》刊发于7月19日《唐山晚报》,这篇文章分述了46年前所在部队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为了帮助战友们引发联想和回忆那段不凡岁月,本人受晓平委托,依据报纸刊载文章并收集、加载战友手中照片推出美篇,供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华国锋在机场接见受灾群众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唐山抗震救灾亲历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字:苗晓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王文澜 冯宝秋 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制作:张来成</span></p> <p class="ql-block"> 1976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骄阳象火球一样,在广柔的华北平原上掀起一阵阵热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西大洋水库的紧急命令</b></p> <p class="ql-block"> 6月中旬,团里在保定唐县西大洋水库组织游泳骨干集训,我当时任340团9连3排长,负责带领连里20多名战士参加集训。</p><p class="ql-block"> 西大洋水库位于唐县境内西大洋村下游一公里处。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因为有了这个水库,唐县成了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西大洋村,村子离水库比较近,步行20分钟就可到达水库。这个小山村自然环境非常好,村子三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东面的下游是碧波荡漾的水库。每天清晨,站在村里的最高处,就能看见太阳从水平面上冉冉升起,灿烂的朝霞把水映照得色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到水库游泳训练,不是很顺利。在确定训练水域时,我带两名水性好的战士在朝水中走的时候,突然一名战士大喊一声,只见从水里涌出鲜红的血来,他大声朝我喊:脚被扎了!我游过去赶紧把他往岸上拖,到了岸上一看,他的右脚被啤酒瓶底扎上了,鲜血淋漓,破碎的瓶底一时还不好取下来。我赶紧给他止血,并通知集训队长派车将伤者送医院。当从医院返回村里时,村里老乡说,时常有人偷偷用啤酒瓶装上火药炸鱼,这才发生这样的事。为了避免再发生被扎的问题,我们下水就穿上胶鞋,并对训练水域进行排查清理,保证了大家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一晃训练一个多月了,7月27日要进行武装泅渡考核。这个科目难度比较大,因为要在游泳时携带半自动步枪,这对人的体力耐力都是一个考验。早晨到水边时还风平浪静,谁知不一会儿就刮起风来,浪花一浪高一浪,而且在水中游还是顶风。但是大家士气都很高,尤其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游泳训练,体力耐力都提高了不少,最后顺利完成了考核。</p><p class="ql-block"> 当晚队里加了菜,并发了啤酒庆祝顺利完成了武装泅渡。晚上大家聊天很久才休息。当睡到28日凌晨时,大家被一阵晃动惊醒,打开灯灯泡在摇摆,能清晣地听见水浪拍打堤坝的巨大声响。地震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因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大家闹腾了一会儿又去睡了。可刚躺下没多久,大地又晃动了起来,这次大家睡意都没了。天亮时接到通知,停止集训,马上返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年的苗晓平战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口含红辣椒昼夜开进</b></p> <p class="ql-block"> 从西大洋村返回营房已是下午了。一下车就去参加连支委会和军人大会,连长、指导员传达上级赴唐山抗震救灾的命令,并进行动员。这时整个营房到处是汽车的轰鸣声,车辆在营区操场两侧公路上排了长长一队。车厢插上了红旗,两侧还挂上红色标语:唐山有难,子弟兵去支援!那时38军刚改装为摩托化,步兵连每个排都有一辆崭新的解放牌卡车。排长的待遇是可以坐在驾驶室里,并负责带车。</p><p class="ql-block"> 28号晚上部队就向唐山开进了。340团的驻地满城县方顺桥,距离唐山市有350多公里。车队行驶了一夜,天明的时候简单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出发了。车队行驶在县道和省道上,战友们第一次乘车走这么远的路,参加这样大的行动都很兴奋,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车队很是高兴和自豪。的确长长的军绿色车队,确实雄伟壮观,堪称一景。公路两旁的白杨树林在刷刷地闪过,战友们还不知道唐山地震是什么样,在车厢里有说有笑,沿途群众向车队投来好奇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车队在公路上行驶了一天一夜了,虽然中间有几次大休息,但司机已经疲劳了,有的连队的司机因犯困,车跑偏了撞到路边的树上。安全行驶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开我们三排车的司机是司机班副班长,姓罗。因为司机班人少,没有副驾驶,从出发开始就他一个人 盯着。但我已看出来他双眼皮在不断地打架。我时不时提醒他,顶住!顶住!绝不能打瞌睡!并从军用挎包里拿出风油精给他擦。但时间长了,风油精也不管事了。在车队休息的时候,他跑到炊事班车上,拿了一把红辣椒,然后狠狠地咬了一口,并把辣椒含在嘴里,大热天车里没有空调,像蒸笼一样热。咬了辣椒之后只见他大汗淋漓,我赶紧把军用水壶递给他,他喝了一口,两眼放光,我一看他精神多了。紧接着我也拿过一根红辣椒咬了一口,直觉得嗓子像喷火一样,但一下子困意全消。</p><p class="ql-block"> 29日晚上车队在宁河大桥受阻了,我打着手电筒朝车队前走去,只见宁河大桥因为地震己经东倒西歪地垮掉了,在离桥不远处,工兵们正在搭浮桥。利用这段时间大家都抓紧休息了,车厢里鼾声此起彼伏。我也和司机在驾驶室里睡了起来。睡着睡着突然被急促的哨声惊醒,车队开始过浮桥了。</p><p class="ql-block"> 当车队过了宁河,在汽车灯光下看到村镇的房屋倒塌了一大片,路边停放着盖着各种床单露着双脚的尸体,夜暮中不断飘来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时大家都沉默了,没人再说话了。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没想到地震的破坏性这么大! </p><p class="ql-block"> 我查看一下地图,宁河离唐山仅有五十多公里了。心里想着震后的唐山应该是什么样呢?这时天空出现了鱼肚白,车队行驶的速度慢了起来,朝公路一看,公路被地震一段段撕开了,有的路段沙子都翻了上来,有的裂出深不见底裂缝,车从旁边开过真担心会陷进去。怀着沉重的心情在晨曦的时候,我们到了唐山城区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小四川”只身钻塌楼救男婴</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凄惨的早晨,天空浅灰色,西北角还飘荡着几颗失光的星。薄雾中不时传来痛彻肺腑的哀号。映入眼帘的唐山没有了城市的样子,路灯杆东倒西歪,倒塌的楼房,形成了高一片,低一片的废墟。像刚刚经过大轰炸一样。</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转弯处,突然跌跌撞撞跑出来头发凌乱,满身血迹的年轻少妇。她猛然爬在车头前,泣不成声地说:解放军同志,求求你们,快去救救我的孩子!从她的哭述中,我们得知,她们家住在二楼西边,地震时她和爱人被巨大的震动甩了出去,她和爱人又都被楼上掉下来的建筑砖头砸中,就在那一瞬间,她爱人用身体保护了她,不幸离世了,她也晕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苏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丈夫身下和废墟中爬了出来,她要去找4个月大的男婴。在废墟中她听到了儿子的哭声,可她却无力救儿子,幸好碰见了我们。我看她只穿内衣,就从背包中把军用白床单拿出来给她披上。我带着几名战士来到楼房前查看,果然在七扭八歪的废墟中能听到男婴的哭泣声,但楼己塌了,虽然还有空隙,但要钻进去危险很大。</p><p class="ql-block"> 这时身旁的四川籍小战士自报奋勇要求钻进去找人,我嘱咐他小心余震,千万要保证安全。只见这位小四川轻盈的钻了进去,20分钟过去了,如同过去了20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正在着急的时候,只见小四川抱着一个男婴满身是灰的出来了。年轻的妈妈扑了过去,一把抱过孩子,小家伙居然没事,真是命大。小四川说,在二楼东边的位置,一块预制板斜着撑住了婴儿床,这才保住了这个小家伙。年轻少妇千恩万谢,我们赶紧告辞,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飞机场。</p><p class="ql-block"> 在穿过市区时,我们看到商场的大楼和居民楼都塌了,比我们早一步到达的友邻部队,正在废墟中扒人,广场上马路上停放着尸体。我想不让我们在市区救人,让我们去机场干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出大力流大汗光着膀子干</b></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废墟的市区,来到了唐山军用机场。我们受领的任务是负责卸载飞机上的救灾物资。刚在机窝里搭好帐篷,放下背包,就有飞机降落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喊着口号向飞机跑去,记得第一架飞机是军用运输机,飞机货舱是满满的军用压缩饼干和医疗用品。大家开始力气还挺足,可干着干着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卸载这些物资,没有叉车,全靠肩扛,一架飞机下来,肩膀红的、肿的、皮破的全有,可还没等休息,又一架飞机又降落了。几个小时下来衬衣和背心全是汗水。</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经团里同意,大家就光着膀子穿大裤衩干起来了。机场上,一队队光着膀子,满身是汗的战士,顶着炎炎烈日,扛着救灾物资穿梭不停。那时主要救灾物资都是从空中运来的,各大航空公司的飞机来自祖国各地,飞机一个架次接着一个架次。</p><p class="ql-block"> 唐山军用机场最忙时一天有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26秒,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一天24小时满耳朵都是飞机的轰鸣声。我们累的实在坚持不住了,就采取三班倒,但睡梦中满脑子都是飞机。</p><p class="ql-block"> 通过卸救灾物资,也看到了全国人民对唐山人民的支持和爱心。救灾物质中有来自山东的整面袋的大馒头和煎饼,有来自四川的各种腊肠腊肉,有来自北京的“义利”面包,有来自内蒙的奶茶、牛肉干,还有来自保定的槐茂酱菜……</p><p class="ql-block"> 几乎每个省都运来了具有特色的救灾物资。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也深深体会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深刻含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空投物资救灾民</b></p> <p class="ql-block"> 由于通往唐山远郊农村和丰南县的道路遭到地震的破坏,救灾物资一时很难运送到那里,为此,上级又交给我们乘直升飞机空投救灾物资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早晨,我们来到军用直升机旁,和机组人员见面后,就开始往机舱装救灾物资,主要是食品和药品。这是我第一次乘直升飞机,开始还有些新鲜感,但当飞机起飞后,鸟瞰震后的唐山被夷为了平地,心情格外沉重。因为在地震的前两年,我曾到过唐山。那时的唐山楼房林立,街道宽敝,城市建设水平是很高的。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支柱产业是煤炭、水泥、钢铁和陶瓷,号称“四大金刚”,在河北省来说,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知名度,都是在前列。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地震,把这个城市给毁了,真让人心疼啊!</p><p class="ql-block"> 直升飞机很快飞到远郊的农村,农村的房屋几乎都塌了,从空中看就像一座座山丘。飞行员选择村边上宽敞地方后开始降低高度,并盘旋。村民边挥手边朝飞机下方跑了过来。通过他们使劲挥舞的双手,我们看到他们急需救助的迫切心情。</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开始空投救灾物质了。因为没有降落伞,要避免救灾物资把村民砸伤,必须选准空投时机。每投一件都要仔细观察,救灾物资落地后我们心才踏实。灾民们有的拿到食品后,就地就吃了起来,看来是真饿了。由于和机组人员配合的好,空投很顺利。</p><p class="ql-block"> 晚上回机场后,我们在一起商量,决定在后几天的空投时,给灾民们送上党中央的慰问电,让他们感到温暖,看到全国人民的关心。同时我还动员全排战士每人给灾民写上几句话,装上部队的信封。当晚,我就在帐篷里给灾民写了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我们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来的人民子弟兵,看到你们家园被地震毁坏,亲人离世,我们心情非常沉重。地震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正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你们渡过难关,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p><p class="ql-block"> 51040部队指战员”</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在空投救灾物资的时候,就把党中央的慰问电和写好的信塞到物品中空投下去。飞机在蓝天中翱翔,我们把子弟兵的爱心送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40团卸载救灾物资功绩卓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炮兵团七连清理银行金库一分不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冯宝秋提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时任114师宣传科干事王文澜摄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男儿有泪也要流</b></p> <p class="ql-block"> 空投救灾物资完成后,我们又奉命到唐山火车站旁一个宾馆扒三名乘警的遗体。他们是在地震前两个小时到的唐山,因整栋楼倒塌,他们被埋在一层的房间里。他们带有手枪,上级要求尸体和枪都要扒出来。那是一栋五层楼,我们每天要乘吊车上去,从上边扒起,任务之重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战士特别能战斗,尤其是9班长处处冲锋在前。他中等身材,结实的像座铁塔,军事技术是全团的尖子。射击是全团冠军,手榴弹不用助跑就可投40多米,刺杀是全营第一名。他是干部苗子,正准备提干。</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唐山太阳毒辣辣的,站着不动都浑身冒汗,我们装瓦砾,用尸体夹夹尸体,真是挥汗如雨。这还不算,空中弥漫着尸体的腐臭味,呛得人恶心,流眼泪。开始,我们还带上级配发的防毒面具,但一戴上更加闷热,喘不上气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干脆不戴了,口罩上沾上白酒来抵挡一阵。那时我们胶鞋上,手套上沾着都是尸体的腐肉,每天被熏得头晕眼花,边吃饭边吐,感觉世界未日到了。9班长无所畏惧,冲在前面,他带领的9班最先找到一层三名乘警的房间,并扒出了尸体,找到了他们携带的手枪。</p><p class="ql-block"> 一天黄昏,我们收工回去,走着走着,九班长一头撞在电线杆上,顿时头破血流,昏倒在地,我们马上把他送到驻军医院,大家估计他太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我们被医院叫去,医生告诉我们,他患上了视神经炎,视力只有零点几,病因是尸体病毒所感染所致,并说治愈的可能性不大,要尽快转院,我们听后都大吃一惊!</p><p class="ql-block"> 回想他扒尸体一把腐肉一把汗,什么活不好干,他就冲在前面。我的心一阵阵巨痛。团里知道此事后,专门派一辆车回保定,把他送到252医院治疗,这期间我们没消息,但天天期盼着他能治愈双眼,重返连队。</p><p class="ql-block"> 初冬的时候,我们从唐山撤营房时,我终于见到了他,他一头钻进我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排长,我不能打枪了,看不到靶子了……三排的弟兄们听他这么一说,有的搂着他哭,有的顿足叹息。</p><p class="ql-block"> 年底了,原本可以提干的,他却退伍了,我们去车站为他送行,开始大家没说一句话,可当上车时,不知谁大哭起来,顿时哭成一片!九班长站在车门旁,泪流满面,他紧盯着我们,但目光是模糊的,无神的。</p><p class="ql-block"> 突然,他猛地抬起右手,向站台的战友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的心一颤,从他那个有力的军礼中!我看到他昔日的风采,射击弹无虚发,投弹50多米,刺杀威风凛凛!多么难得的好兵啊!</p><p class="ql-block"> 车轮在加速转动,我用军礼一直送着火车消失在大地的尽头。冰凉的铁轨无情地把我们分开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雨夜救小震花</b></p> <p class="ql-block"> 八月下旬,连队奉命转战到丰南县稻地公社。</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大雨倾盆,我们到稻地公社后已是下午,冒雨搭好帐篷后天色已晚了。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朝村子里走去。村里的房屋全都震塌了,我们的任务是帮助村民搭地震棚安个家。大雨中村民在自建的简易小篷子里一家一家的挤在一起,甚是可怜。我们决定明天一早就动手,尽快把地震棚建起来。</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我们刚躺下,就听见婴儿的啼哭声,声音一声比一声高,哭的撕心裂肺。我赶紧起来走出帐篷。只见帐篷旁边,用塑料布包着一个婴儿,在雨中不停地哭泣。我赶紧把婴儿抱回帐篷里,打开包着婴儿的塑料布,只见婴儿脸上和身上有很多被蚊子咬的包,身上滚烫滚烫的。我们这帮大小伙子见到眼前的情景,顿时都傻了眼,一个个束手无策。我和大家商量,这个孩子肯定是村民遇到了困难才把她送到我们这,让我们救救这个孩子,我们一定要管。</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这个情况向连里做了汇报。并让连卫生员过来给孩子看病。卫生员是个老兵,很有经验。他说,这孩子是感冒发烧了。他到营卫生所取了药给孩子输上液,我们给婴儿换上干的包裹。结果婴儿输了一晚上的液,天亮的时候烧就退。但她还是哭泣。</p><p class="ql-block"> 我们分析孩子肯定是饿了。可是又不知道一时到哪去找到牛奶。这时,团里的贾副政委到连队来检查指导工作,了解到这个情况,非常重视。他让他的司机开车到团部取回来几袋奶粉,并买了奶瓶。大家手忙脚乱的把奶粉冲好,给婴儿喂奶。婴儿刚吸了几口就大声呛咳起来,我们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时,贾副政委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他让把奶瓶拿过来给他看看,看后他说,你们的奶嘴口剪的太大了,容易把孩子呛着。你们拿针用火烧一下,在奶嘴上扎几个眼给她用,这就好了。果然,按照贾副政委说的办法我们又给婴儿重新换上了奶嘴,这回再也没有出现呛咳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唐山蚊子特别多。我们商量着给她做一个小蚊帐。我们就从卫生员那要了几捆纱布绷带。让会针线活的两个战士给它缝起小蚊帐来。蚊帐缝好后,我们把婴儿放进蚊帐里,这样就避免被蚊子叮了。女婴就在我们的帐篷里安了家,除了睡觉也不哭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还给她起了个名字:震花,并轮流照顾她。后来我们从村民中得知,小震花家人在地震中都丧生了,是好心的村民把她收养了。但震后生活条件都很差,你们来了就把小震花送给你们了。这样小震花在我们帐篷里住了下来,但第五天的时候。团里觉得连队抚养女婴不太方便,要把他送到福利院去。</p><p class="ql-block"> 战士们听说小震花要走了,一个个都舍不得。我们决定给小震花包裹里留下一个小布条,上面写着:小震花:我们永远是你们的亲人。51040部队3营9连指战员。</p><p class="ql-block"> 震后10多年的时候,小震花曾到保定和我们见了面,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可惜由于几经工作调动搬家,把联系方式给弄丢了,这也成为一件憾事。</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苗晓平,1969年3月入伍,历任原38军第114师340团3营9连3排长,机枪三连副指导员,宣传股干事,114师高炮团宣传股长,38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113师高炮团主任,坦克团政委,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干事,战略研究部协理员,40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王文澜近照(上图左)</p><p class="ql-block"> 时任114师宣传科摄影干事,后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人1976年抗震救灾留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鳯凰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96年重返故地(凤凰山)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