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的构成理念

礫石

<p class="ql-block">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包含着“构成”的原理。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理解或不理解、意识或无意识 ?!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存在,构成就始终干预着我们的行为,支配着我们的创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定位构成。构成,是解决形态组织、形态搭配、形态与空间的结合,以及结合的方式方法的问题。这里既包含不同类型的物体结合,亦包含同一类型的物体结合;既包含相同材料的结合,亦包含不同材料的结合。通过结合与组织,使物与物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形式与形式之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构成有机统一。使单一的形态构成丰富,使零乱的形态构成秩序;使形态的组织,创造出全新的生命价值。</p> <p class="ql-block">  构成概念的形成是人类长期生活实践的结果。是人类感悟自然、认识自然、总结自然以及实践、创造自然的结果。在现代设计艺术中,构成作为基础骨架,支撑着艺术个性与功能价值的表现,是艺术风格与价值形式无限创造的前提条件。</p> <p class="ql-block">  人类从生命变化现象上认识到运动的本质,认识到生命具有的持续性、发展性和逻辑性规律。使人能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持续中,寻找到一条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开个性看共性的延展方法。</p><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说:“所谓科学知识,是指只要我们把握它,就能据此知道事物的东西。”科学具有认识能力,能对事物做出解释。构成也是如此,能对设计艺术进行形式的解释。是关于造型形象——原因的、必然的、普遍的、永恒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构成概念的形成,源于人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生命运动秩序性、规律性、发展性的认识掌握。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运动与变化的。地球绕着太阳的运转、四季的变迁、月亮的盈亏、花草的枯荣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这些现象充分展示出自然运动永恒不变的运动规律。 </p><p class="ql-block"> 长期的生活实践使人认识到,生命的发展是有序状态下的活动,是至盛至衰的周期过程。一个苹果当它经过发芽,开花、结果成熟时,苹果作为一个生命体便完成了它的周期使命。</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悲剧故事《俄狄浦斯王》中,斯芬克斯问俄狄浦斯:什么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俄狄浦斯毫不犹豫地回答 ——人!</p><p class="ql-block"> 这里,俄狄浦斯概括地将人的生命理解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便是人作为生命体在自然中所表现出的运动现象。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针对生命价值规律性的阐述。</p><p class="ql-block"> 三个阶段概念,构成生命发展现象的周期特性。</p> <p class="ql-block">  生命的发展运动,是逐步由小到大、从低向高的发展过程,是数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生命纵向发展的基本形式。</p><p class="ql-block"> 生命是通过不断的变化——自我否定,来产生新的生命运动,构成新的生命现象的。人在不断否定自身状态的情况下,改变着不同时期的形象特征,使人按照特定的规律从青春期、中年期、晚年期变化发展着。</p><p class="ql-block"> 人的意识更新也离不开这一构成规律。人通过学习知识来促进意识形态的发展,掌握一门知识便标志着特定意识的成熟,接着再去掌握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意识。人的意识发展,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和不断的否定、更新,来实现新的意识活动的。 </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盛衰规律,促使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正是遵循生命规律,进行对生命形式的规划。</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文化发展也是如此。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一种文化当走向它的盛期时,就成为历史的积淀,成为后来者的肩膀。后来者只有站在历史厚重的肩膀上,才能开创出符合时代文化精神的新途径。</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正是这一规律的展现:从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汉隶、晋行、唐楷、草书以及后来的楷隶结合、篆隶结合、篆草结合、瘦金体、漆书、雨夹雪、乱石铺路等种种的结体、章法的历史出现,正是不同时期文化现象的展现。这种现象,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运动状态下,展示出新的文化特征和“时代”风尚。这种文化现象,符合“纵向”运动——秩序性、流动性的生命规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纵向”的发展周期中,同时并存着“横向”运动的生命价值。“横向”运动表现了个体生命与周边自然、社会的结合形式,反映出多项生命构成的社会统一而整体性规律。</p><p class="ql-block"> 自然生命的存在,是多元化造物的结果。存在着人与人的交互,人与山川大地的交互,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规律。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一体性概念。一切生命个体的存在,都离不开特有的空间,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交互环境。人只有与自然结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在横向的变化中得到协调和统一,才能在纵向的生命运动中获得生存更大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生命有续的发展,是按照“纵向”的秩序,来进行排列构成“节奏”,同时又是按照“横向”的排列来构成“韵律”。</p><p class="ql-block"> “横向”运动是多要素、多形态构成的关系。多种要素的不同,自然产生相互的差异和对立。因此,要将不同对立的形态统一使之和谐,就必须采用构成的手段,在两个对立之间切入“调和”因素,使矛盾转化为相互依赖、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的平衡形式。促使对立形态,在失去另一方时自身也不能得以生存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人体由阴气与阳气组成,这两种气在人体内达到平衡时,人才是健康的。一旦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人就感到不适,就要生病。平衡是一种量的比较过程,一种将矛盾调和至统一的过程。生命的运动便是通过这一调和,构成对立而有机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对立统一,是生命构成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构成的形式所在。艺术表现中对“对立统一”的要求,其实就是强调形式,如何通过构成手段使多种对立合理统一,并表现出完整的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白色的纸上运用黑色来造型时,就是将黑与白的对立,通过调和成为塑造生命精神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构成作为生命组织的表现手段,它来源于生命本身,表现出生命的运动原则,形成生命形式表现的普遍规律。 </p><p class="ql-block"> 一切构成生命的个体形象,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结构关系。结构,是一切事物赖以存在的本质条件。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条件,都是由结构决定的。可以说在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不依赖于结构而存在的形式。这样,结构的存在必然有着有据可寻的特性规律。构成的目的,便是用构成的手段对客观形象的结构进行剖析;并用构成的手段,按照生命的形式、组织,来创造出全新的生命价值。 </p><p class="ql-block"> 人对结构的认识,来源于人对自身的认识程度。近代自然科学的任务,就是具体地研究自然物质的各种形态和运动形态。</p><p class="ql-block"> 科学家将自然物质分解为原子形态,原子是惟一的基元物质,各种物体皆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事物构成的最小单位。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同时促进了视觉领域对客观形象“还原论”的理解。一切客观形象都由若干个要素(原子)构成,就像树是由杆、枝、叶构成,人是由头部、躯体和四肢构成的一样。我们还可以将其逐步分解下去,直至还原为 “原子”形态——概念形态。也可以对概念形态进行组织,逐步构成各种理想形态。这种分解和组织的形式,就是构成按照结构原理来进行生命价值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还原论”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复杂现象作简单理解的基础上。认为世界在现象上是复杂的,在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性只是简单性的一种表现。世界上存在着最简单的东西,其它的东西都可以归结为这种最简单的形式,可以用这种最简单的形式来解释。人的意识活动受到自然的滋补,并从自然现象中找到构成结构的本质,一种凌驾于个体事物之上的宏观的本质规律。</p> <p class="ql-block">  生命结构的形成,到底有哪些本质规律可寻呢?</p><p class="ql-block"> 从生命的构成原理看,生命的形成,首先是一种生命结构的诞生。一切被认为是美的形象,必须具备生命感,具备构成生命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个具有生命感的形象,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动感强的物体比动感弱的物体更具有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和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相比较时,运动者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青少年给人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安定的外表,一刻不停顿的运动。在这不停顿的运动中,我们感到了生命旺盛的青春朝气。</p><p class="ql-block"> 一个活着的人和一个死去的人,从外观形式上看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活着的人能给人以生命感,而死去的人却不能。这主要取决于活着的人从形态动势上都表现出生命关系——统一协调下的生命状态。哪怕是静止不动的生命体,其各个部位都保持着统一指令下的协调,赋予特有的生命力。失去生命的形象,首先失去的就是构成生命统一的协调性,以及所表现出的生命精神。 </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在于事物各部分的秩序和比例,并且把这一原理运用到音乐、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上。他们以数的关系来研究艺术和美,认为把繁杂导向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就是美。</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运动与发展,是通过构成协调性来得以表现,协调性又是通过秩序性来得以最终实现。 </p><p class="ql-block"> 一个方形体和一个圆形体,在等量状态下的结合时,它们是很不协调的。当在它们之间加入过渡因素,或对其进行调和处理时,它们之间便有了秩序,也就构成了协调,达到生命审美状态下的有机统一。</p><p class="ql-block"> 当三个同等条件的圆形或方形等排列在一起时,由于它们之间的毫无变化和同等的空间条件,使其不具有构成生命的运动关系,也会是不协调的。这时只要通过变化手段改变其形象秩序,定能促使其达到生命活动的蓬勃状态,实现审美价值的展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以说,生命秩序形式的表现,具备两个方面的内容——协调性和变化性。</p><p class="ql-block"> 就协调性而言,是针对凌乱性采取的调整手段。是将不统一归为统一、不协调归为协调的有效办法。</p><p class="ql-block"> 从宏观看,生命的“横向”运动,派生出针对空间面积的,以及诸多形式的、大小的、疏密的、重复的、特异的、完整性与不完整性的种种秩序手段的交合。</p><p class="ql-block"> 从微观看,生命的“纵向”发展,就是一种协调的秩序形式的表现。这一形式构成生命,从生到死的周期生长规律。</p><p class="ql-block"> 无论宏观与微观,生命的秩序排列,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缺一不能称之为完整的。</p><p class="ql-block"> 协调性,是通过数的排列构成秩序,就如:1234567890是常规的秩序形式,如将其胡乱毫无目的地进行组合,成714896352时,这时的数字排列,就显得毫无章法,也就不具有构成生命的连续性,以及不具有形式审美价值。</p><p class="ql-block"> 秩序是规律的表现。但秩序是可变的,是有着节奏组织的缓急节奏的。“13579、24680”是一种排列方式,“14703、25814”又是一种排列的方式。各种不同的排列秩序,构成五花八门的生命条件。再将这些规律进行构成生命形象的组织,就会产生不同形式的节奏与韵律。亦如音符,“7” 个符号的不同组合,构成各自不同的旋律,表现出舒展各不相同情绪的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说:这个具有一些无形阶梯的阶梯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观啊!大自然在它的一切形形色色的创造物中循序渐进接连地通过这些阶梯,从不跳过一个阶梯,宇宙的景色是一幅多么令人惊异的图画啊!宇宙间的一切十分协调,一点也不刺眼;甚至从白色转移到黑色也是通过很长一系列,使它变得令人无限快慰的色彩或阶梯实现的。</p> <p class="ql-block">  就变化性而言,是针对不具有生命形象所采取的构成手段。生命的发展是通过运动来进行的,生命的运动又是通过变化来得以表现的,变化又是通过对固有状态的破坏来具体实现的。</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种新生命的诞生,都是对旧的生命形式的否定。种子发芽否定种子的固有状态,幼苗抽条,否定幼苗的固有状态;一个人跑步就得打破走路时的平衡状态。月亮的阴晴圆缺,是通过变化构成月牙到满月的运动过程。如果没有它们变化的通行路径,没有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事物的周期性运动就不可能得以展现。 </p><p class="ql-block"> 发展是个变化的过程,变化必须按照有序的发展规则、按照各自的结构原理进行着。《孙子兵法》曰:“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事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变”!可使五声、五色、五味、奇正,万化无穷,用之不竭。使简单的条件,构成无限神奇的生命组合。 </p><p class="ql-block"> “变”是生命构成的基本条件,是一种秩序下的变化过程,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p> <p class="ql-block">  在构成中,我们应强调构成对形态组织、处理的指导意义,强调对构成概念的真正理解和正确把握。从生命发展的基本原理中,了解、认识、掌握设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形式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四季变运动,构成无限变幻的生命景象:马尾巴草高高细细的,却摇摆支撑起硕大的果实;莲藕在水面上展开超大的叶片,为吸收无限的阳光;蒲公英种子背着一个个随风荡漾的小伞,开启着新的生命探索 ;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等。这些不同的生命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生命所具有的形式特性。</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从本质上对构成加以分析,研究、认识、掌握其赋予形象——生命的、审美的创造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