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1日</p> <p class="ql-block">在万仙山景区南坪村.南马鞍自然村避暑之际,当地老百姓说:从我们住的地方走老乡放羊小道,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登上隔壁的轿顶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轿顶山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的沙窑乡小井村,距新乡市55公里,北接万仙山,西连王莽岭,南邻八里沟,东望侯兆川,总面积34平方公里,海拔1686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天人合一。是南太行山之精华所在,赵魏龙脉长城之遗址,古都朝歌之祖脉,中国古代清廉官制文化之长廊。</p><p class="ql-block">这里群山环抱、峡谷万丈,红岩绝壁、似刀劈斧削,怪石嶙峋,如仙似兽,青山滴翠,秀山蔽日。摩崖石刻,雄壮可观,是文化艺术之精华。</p><p class="ql-block">这里四季皆景,步趋景移。春来山花烂漫,千蝶竞舞;盛夏云海仙山,百鸟鸣涧;秋更层林尽染,多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老乡利用上山采药的时候,可以顺便给我们当向导</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岁的老乡,爬起山来比我们还轻松</p> <p class="ql-block">老乡担负着向导与导游的任务,边走边讲与轿顶山有关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在当向导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采药)</p> <p class="ql-block">轿顶山龙脉长城是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赵国为了抵御外辱,守边拒敌修建长城。这座由蔺相如主导和修建的长城立下汗马功劳,为阻碍外敌的入侵,赵国廉颇将军与众将士站在这座长达1公里的长城上浴血奋战因千年的战事致使这座长城只剩下轿顶山仅仅4公里。站在龙脊长城之上,不仅能北望万仙山,南眺黄河,西望王莽岭最高峰,又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当年的金戈铁马的战争之中,这才是轿顶山景区于南太行所有景区的最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铁打寨,其名字相传是在宋朝末年,金人对大宋大肆入侵,当时,爱国将领王彦,岳飞等志士,带领本部人马在辉县盘上设五个山寨,形成奇角之势。以铁打寨为八字军抗击金兵的总部,号令各军,扼制了金兀术对大宋南侵的步伐,之后代代相传,留下千古美名。</p> <p class="ql-block">览秀阁的材料用青石材料砌成,阁顶造型新颖、别致、色彩鲜艳夺目,游客登上歇息,可饱览景区秀色,把万仙山、郭亮、侯兆川的美景尽收眼底。晴空万里之时,可望上百里自然景观,是游客必登之处,在</p> <p class="ql-block">在览秀阁与龙牌之间人工修建了一个吊桥</p> <p class="ql-block">华盖石,相传,由于当时的大谋士张良对秦始皇暴政不满,曾在半山腰的一山洞内读书、学艺数年,感到轿顶山非常富有帝王之气,常登山呼吸大地精华,功力大增。直到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刘秀在轿顶山之南的刘秀寨上与王莽对垒之时,连战数月不利。一日,刘秀夜梦张良对他说:“距此不远处,有一山形似轿顶,旁有一华盖石,皆有帝王之气,你可急去拜谒,可成就天下!”刘秀突然不见张良,惊呼,梦醒。翌日,刘秀招来军师陈朋、诸将等,随同前往拜谒轿顶山,果见此山此石,虔诚跪地扣拜。第一拜,闪电雷鸣,狂风大作;第二拜,乌云蔽日,大雨倾盆;第三拜,晴空万里,霞光满天。拜谒完毕,一道彩虹横跨轿顶山与华盖石之间,形似飞龙在天,刘秀金口称此山形似轿顶,真乃帝王之山,此石乃华盖之石也。后有文人墨客路过,多来行拜,以得灵气。</p> <p class="ql-block">御马峰在华盖石与轿顶山之间,有一山峰,好似一匹御马在拉着帝王之辇(轿顶山),因此得名。御马峰前有华盖石,后有轿顶山,形成帝王出宫之势,是大自然孕育的完美自然景观。下建有三星洞,供奉着福、禄、寿寿三星。</p> <p class="ql-block">轿顶山,因山形似轿顶,故此而得名。多年来无数莘莘学子和善男信女在轿顶山虔诚膜拜,愿前程似锦,大展雄姿。</p> <p class="ql-block">在轿顶山山顶,有一个小岛,叫做“爱情岛”。该岛位于轿顶山景区,海拔1600多米,被誉为“中国爱情岛”。爱情岛(鸳鸯岛),形似一座小岛,一条小径直达岛顶。上面有两块巨石,远远望去像两只亲密的鸳鸯在此歇息,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驴友们中途休息,准备下山!</p> <p class="ql-block">从铁打寨下到北马鞍用了1小时20分钟的时间,我们七个驴友中,年龄最小的59岁,最大的接近70岁,6个小时的游程中,都没有感觉到特别的费力,虽然是临时组成的驴队,但是大家一路互相关照,渡过了愉快的轿顶山之游,安全返回住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只脚”记录的我们下山的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