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久旱有久雨,这句话还真是很应验。</p><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从收完麦子后,关中地区就没好好下过一场雨,整整一个半月时间,天天是大太阳,温度一个劲的往上升,特别是正午以后,气温会飚至四十度以上,让人难以忍受。有老人说:这是解放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p> <p class="ql-block"> 我也是最怕热,也许是人胖了点,加上平时缺乏锻练,虽然身高些,但体重已严重超标。人所共知,胖人怕热,这话不假。多亏有人发明了空调,还真是个好东西,要不然这个夏天确实不好过。最热的那段时间,每天在家只穿着背心短裤。时间长了,一看见长衣服顿时就沁出汗来。如果热天有客来,穿着整齐去待客,那无异就是洗了一次桑拿,所以暑天一般就不去会朋友、走亲戚,那的确不方便,甚至可以说是活受罪。</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突然停电了,中午的时候一阵阵热浪扑窗而来,那热烘烘的气浪,让我感觉到心口都有点闷,赶紧把速效救心丸放在身边,七十多岁了,只怕自己一时撑不住了,发生个危险。</p> <p class="ql-block"> 停电那天想了个办法,和老伴一起开车去了趟麟游,把车停在306 省道的一棵大柳树下,那刚好是山梁的最高处,打开车门,那凉嗖嗖的风吹进车里,比空调舒服多了!而且在这里还可以看周围的风景,欣赏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群山,看那比漆还蓝的天空,由于很长时间没下雨了,天上连一片白云也看不到,那些天空气实在是太干燥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但山里的夏天总是那么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就连空气也那么清新馥郁,芳香袭人。因为山川腹地蕴藏着用之不竭的水汽,这就是大地母亲以其博大的胸怀,为依附于她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和活动的方式。特别是在大树的浓荫下,那无疑就是一种最惬意的享受。 </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就是在这高高的山梁的大柳树下呆了一个上午,甚至我还在车里睡了一觉,躲过了一场难耐的酷热。</p> <p class="ql-block"> 从六月中旬开始,几场连绵的喜雨落下,气温慢慢地降下来。起初几天还是热的像洗桑拿,外面下着雨,热气都聚到屋里来,不开空调就热的不行。这种湿热天气,比干热更熬煎,北方人根本不适应。好在只有几天就过去了。随着断断续续地下雨,气温也一直在降,七月十六那天是头伏第一天,天气凉爽无比,最高气温降到24 度,就是最近这几天气温还在降。昨天半夜开始,又刮风又下大雨,风把电线吹得发出一阵阵哨音,到天亮风都没停。早上推窗向南一看,半人高的玉米都快爬地上了,那是一夜大风的威力,幸亏早上风停了。这一场风和雨,温度更低了,早上背心短裤穿不住了,身上只觉一阵阵发冷,千万不能感冒,赶紧换上长衣长裤。看看预报,气温降到18 度,这还像伏天吗,人倒是感觉舒服了,可这节气却是四六不着调。不该热的时候热的要命,该热的伏天却还得穿长衣长裤,这真是从来没遇到过的天气。</p> <p class="ql-block"> 久旱有久雨这句话,不知从哪一代祖先传下来的,还真有道理,旱的时间长了,雨下的时间也长。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南涝北旱是在五六月份,但北方下雨的时候南方不定会旱。今年整个地球发烫,据说欧洲都热的像火炉,所以后面几个月也不能麻痹大意,古语还有七上八下一说。不管是旱是涝,防范在前,防患于未然,把一切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才是我们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最终目标。</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2.7.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