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丛中笑

<p class="ql-block">前言: </p><p class="ql-block"> 前年发表此文后,后因某些原委,没有再对“所有人可見”,仅自已可见。谁知道没过多久,文中所述陈科长,住养老院才几个月,竟不幸弃世而去,那年去三香养老院探望于她,竟然是见的再后一面,成了永诀,从此茫茫人海,再无她影形了,我继续想去养老院探望陈姐的愿望,也再不可能实现了!可嘆:世事真的难料!</p><p class="ql-block"> 而今,我将此文某些章节的文字,略经修改,决定再次重新对外发表,也不枉我费神记录这一片怀旧之情也!</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五月十七日</p> <p class="ql-block">  我有一段自喻“名言”的话,经常对我的同事或朋友们说:“拍照是给十年后的自己欣赏、回忆的,虽然是你当下並不觉得好,十年过后,就感觉到当年的自己很年轻,现已今非昔比了,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啊!”</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还没到十年,我与同事们的变化,已经物是人非、令人嗟叹了!人生呀,谁能奈何?</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我们单位同事在石湖公园聚会。</p><p class="ql-block"> 这是退休了不知道多少年来,我与陈科长难得一有的几张合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女科长,写得一手好字,柳公权毛笔书法更是不赖!当初单位里的同事们,饭盒盖上那飘逸、绢秀的名字,全都是请她揮毫写成,然后另请王师傅,不差分毫、依照原样的点横刻成。那位刻工王士深师傅,是单位内顶呱呱的模具工,饭盒上刻字,更是一流水平!她(他)们的毛笔书法与刻字技术,被一致公认: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女科长是一位能人,是单位里的元老级别,语音不高,但却有无形的威摄力,我们科室有十二位科员,也算得上是大科了,她一人管轄,其能力可见一斑!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她有着磐石般的承受力度及顶风抗浪的化解韧劲,有时,她的上级领导也不得不遵照她所提的观点与建议!</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从参加工作至退休,都是一岗到底,从一而终,我与科长亦然如此!在单位内,我因比她小四岁,她与单位内所有比我大的人一样,在我的姓前加个“小”字,呼我小韩,而我则与大多数同龄人一般,对她直呼其名。哎,年龄何尝肯饶人?自从我拿了退休金至今,二十六个年头已飞逝而过!陈科长比我大四岁,今年虚龄八十一岁,她己退休了三十年啦!</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便称呼她为陈姐了!</p><p class="ql-block"> 平时,我们几位常保持联系的同事,一年中总有一、二次在书院巷胡妹家中相聚,闲聊上好几个小时,陈姐理所当然亦是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自打2021年1月,我的膝盖因受损,不能行走自如至今,已达一年半多的时间,这期间,我没有和同事们聚会的资本!一直用轮椅代步及各项康复锻炼,个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得知!</p><p class="ql-block"> 近日,惊悉陈姐因小脑萎缩住进了养老院,吃饭需要别人将她的手放置于桌面上,才能自己吃。换言之,自控能力差矣!我百思不得其解:曾几何时,欢声笑语犹在耳旁,怎一下子成了如此光景?更何况,她一生的工作经常用脑,怎会得了小脑萎缩?</p><p class="ql-block"> 唉,全然难以预测,头脑发达,四肢健全之人,年事稍高,便都会无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境况!</p> <p class="ql-block">  按推算,2017年时,陈姐76岁,我72岁,红衣胡妺小我一岁,属猪,大家调侃她属相好,家事不动脑筋,福气真棒!殊不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人心中都有千千结!</p><p class="ql-block"> 胡妹与我虽同一单位,却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她实话实说的性格及内在本性的善良,致使我俩走得很近,与日俱增的交往,发觉胡妹是个有内涵、大度、有包容性的女子,她处理事务的逻辑思维性非常强,不愧为是六十年代的技校生,我对她真心地佩服有加!</p> <p class="ql-block">  这年,胡妹71岁,满头银发,到也煞是好看!她一年四季,衣着专配红色,无论是短袖、毛衣、外套、大衣,一律为红,形成了她自己固有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她毕竟也七十开外的古稀老人了,难免身体出现各种病痛,也经历过“动刀动枪",幸亏她的心态很好,会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开心快乐地去过好每一天,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p> <p class="ql-block">  金小妹比我小9岁,那年她63岁,平时经常戏谑地称我是她的“杜鹃山”(大9岁的译音)。说是小妹,但已不再年轻,也过了花甲之年啦!</p><p class="ql-block"> 金小妹性格开朗,乐意助人,善言辞令,是一位不示弱、不欺软、有着侠义心肠的女性。她动手能力超强,任何疑难问题都难不到她,手到即能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金小妹骨子里流传着她爸妈传统的、正能量的教育思想,待人接物真诚,全无虚伪,热情好客!一旦去她家,便会享受到她和她爸妈的“视若上宾”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常说“锦上添花”並不稀罕,“雪中送炭”才最珍贵!回忆那一幕使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我至今尚铭记于心头:七十年代初,年轻的花季少女金小妹,梳着两条发辮,脚穿布鞋,撸起袖管、爬高落下,用油毛毡、硬纸箱板,帮助我为堵风、防冷,修鐥着当年我那小得可怜的富仁坊73号楼中间住房,她竭尽全力地为我付出了辛劳!每每想起这难能可贵的场景,感恩之心便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小顾,她才是我们这几个人中最年轻的小妹妹!我们曾在同一单位、同一部门、同一室内一起工作过。那年她52岁,仅比我女儿大三岁,虽然如今也是退休族中的一员,但毕竟与我的年龄是二代人的距离!她与陈姐同属一个生肖:马!</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她基本上与我们很少交往了,我们都很理解她,因为她有着自己的喜好,有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交友圈,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合影了</p> <p class="ql-block">  穿黄色汗衫与粉色衣服的陈姐,在三香养老院,度着她无可奈何的暮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在胡妹家中聚会,她那时的精气神,与现在的神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她与我交谈的话题,犹在耳边回响:关于她居住的房产问题、今后的养老问题、与某老友断交的原由……</p><p class="ql-block"> 我非常想去探望昔日共事了几十年的女科长,碍于膝盖行走无法自如,又恐怕给同行者带来不便与担心,因此听从了金小妹的劝阻,当金小妹、潘大哥(胡妹丈夫)去养老院探望这位当年单位里的头面人物时,我就没有坚持与她(他)们一起去!因而感到很遗憾!</p><p class="ql-block"> 那日,当金小妹、潘大哥去探望她时,她竟然说不认识她(他)俩!她(他)俩顿时愕然,不知说啥才好!</p><p class="ql-block"> 哎,人老了,到了意识模糊、分辯不清这种地步,能不说是挺可怜、也是可悲可哀的吗!</p><p class="ql-block"> 没有去探望陈姐,心中总觉得不安,因为毕竟是在工作岗位上相处了几十年的老同事,在上个世纪那个年代,加班加点,睡在单位内是常有的事!人,总是感性的,于是我下定决心,行动再不方便,也无论如何,必须去养老院一次!</p><p class="ql-block"> 我怕自己瘸腿拐脚的一人外出发生意外,便请了我的发小婷婷“保駕护航”前往“三香养老院”,养老院座落在三香路华侨饭店旁边,陈姐居住的是二人一室,她的床头贴着“22号”的标签。我们下午去时适逢她午睡,便在房外等候,护理她的护工得知我是她的同事,便随意与我聊天並说:“她家人很少来看她”,又说“她要咬人的”,我大惑不解,陈姐是一位知性女子,怎会有此极端的过激行为?经我自我分柝后,各种推测便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许久,护工将陈姐唤醒,说不宜久睡,当她起床后坐上轮椅,第一眼看到我时就惊喜地问道:“小韩你怎么来了?”,我一听此问话,发觉她思维一切正常,对我毫不陌生,馬上回应她:“我记挂你呀!” 她一听此话,忽然间神色激动,双目含泪闪眨,嘴唇微抖,哭泣了起来,见此情景,我也悲从中来,忍不住潛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婷婷在一旁也黯然无语,我指着婷问陈姐,你还认识她是谁吗?陈姐与婷婷因我而相识,然,她俩最少二十多年未見面啦!听了我的问话,她定睛朝婷一看,脱口而出:婷婷呀!哦,看来,她的记忆还不赖呢!</p><p class="ql-block"> 护工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陈姐,我们来到了餐厅兼会客的场所,在这段时间与陈姐闲谈的过程中,她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这里全都是东山人” ,引起了我的狐疑,紧接着有些不着边际的语言,我这才开始发觉她的思绪时好时坏,飘忽不定,确实是存在着些许问题的!难怪出现“不认识”探望者的情形了!</p><p class="ql-block"> 临行与陈姐告别时,她觉得我们逗留的时间太短:“怎么一会儿就要走了?在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 我们强调 “已经来了几个小时了,得回家烧晚饭的”,她悻悻然,但也没奈何,看得出来,她是多么希望我们在她身旁多呆会呀!我想,任何人住在养老院内,都希望自已的亲戚朋友来探望的时间长一些的!</p><p class="ql-block"> 与陈姐告别,和婷婷走出养老院大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不知是其内的气氛太压抑,还是外面的天地太广阔,总觉得一种如释重负之感,也或许,是我内心深处,自已今后绝对不愿去养老院的想法猛地抬头,一时间全部解脱的快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各人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老来疾病也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距2017年6年后的我,竟然是坐在了轮椅上!6年前又怎会知晓?</p><p class="ql-block"> 自从探望陈姐后,我的心中依然继续存在着想去与她见面的念想,我一直在为自己在加油,除却必须的家务处理及洗菜煮饭外(在家柱拐行动),每天必抽一定的时间拍打膝盖、站桩、做小功法,並且常去家门口的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有时还在老伴的鼓励及陪伴下,去太湖湿地公园,营造愉悦、快乐的心情! </p><p class="ql-block"> 但愿佛菩萨保佑我,有朝一日,让我的膝关节极早康复、尽快擺脱轮椅,正常行走自如,健康快乐地生活,安度余生!同时,也完成我继续探望陈姐的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