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话军旅】,一张老照片的由来

清泉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八一建军节了,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总是回忆自己军旅生涯所经历的那些事。打开我的影集,有一张照片总是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这张照片,不仅我的影集里有,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半塔烈士陵园存列馆里也同样有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张参加”半塔保卫战”座谈会全体同志合影,作者也在合影中。老一点的同志会发现,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空军司令员成钧和汪道涵、张劲夫等老领导都在上面,而我当时只是来自滁县军分区的一名干事,怎么有这样的相遇呢?告诉你这个由来。</p> <p class="ql-block">前排自左至右: 唐克.赵启民.周骏鸣.郭述申.方毅.张劲夫.成钧.汪道涵.朱云谦</p><p class="ql-block">后排右一为作者</p> <p class="ql-block">  半塔保卫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皖东的一个小型战役,毛泽东同志曾有过“先有半塔,后有黄桥”的评说,因为这两个战役都是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对我新四军的战略进攻。怎样评价这两个战役的历史作用,这是军事理论家们研究的课题,作者不去评论。因为半塔保卫战发生在皖东,而我当时在皖东的滁县军分区服役。一九七九年,安徽省军区要编写《新四军在安徽》丛书,我接受了任务,编写《半塔保卫战》。其实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所掌握的资料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也许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的写了一篇《半塔保卫战》,除了上报给安徽省军区政治部,还寄给了《解放军报》编辑部。</p> <p class="ql-block">自左至右: 张劲夫(时任五支队政治部主任)、赵启民(时任五支队参谋长)、郭述申(时任五支队政治委员)、方毅(时任路东省委书记)、周骏鸣(时任五支队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九七九年九月中旬的一天,当时的滁县(现在的滁州)军分区政治部,接到了总政治部打来的一个电话,询问了我的情况后,要我去北京修改《半塔保卫战》的稿子。我听了很意外,也特别的激动,立即启程去北京。到了那儿,有接待人员把我安排在东直门中组部招待所。去了以后才知道,我的那篇稿子有编辑送给了时任总政副主任的朱云谦同志(半塔保卫战时他任五支队的政治部副主任),他看了稿子以后,觉得这篇稿子虽然不能反映出这场战役的全部面貌,而且还存在一些错误,但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和探索。乘当时五支队许多领导同志还健在,好好整理这个资料,给后人一个交待。他当即与赵启民同志协商,请他具体组织写作组,来修改这篇稿子。赵启民同志曾担任过海军副司令员,半塔保卫战时任五支队参谋长,文革后还未安排工作,赋闲在家。接待我的同志把我带到赵启民同志的家里,一起商讨修改事宜。</p> <p class="ql-block">  半塔保卫战发生在一九四零年三月,是以新四军第五支队为主力打的一场战役,当时五支队的领导除了司令员罗炳辉已经去世,其余的绝大部分都在北京,釆访起来倒也不难。但后来考虑,这是一场战役,面很广,时间久了个人单独回忆还是有难度,不如开一个座谈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共同回忆,这样时间、地点更容易搞准确。带着这个想法,赵启民同志向朱云谦主任作了汇报,朱云谦主任也觉得可行,但要我们再听听郭述申同志的意见。郭述申同志是当时五支队的政治委员,是五支队健在的最高首长。赵启民同志带着我们去见了时任中纪委副书记郭述申同志,他听了我们的想法以后,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当即决定以他个人的名义向在京的有关领导发邀请函,地点就定在中组部招待所。并将在河南的周骏鸣同志(五支队副司令员)邀请来京。除了五支队军队老领导,还邀请了时任路东省委书记的方毅,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汪道涵等领导同志也来参会。考虑到罗炳辉同志虽然不在了,但不能少了这一个重要方面,又邀请了云南罗炳辉同志家乡代表来参会。</p> <p class="ql-block">罗炳辉等五支队领导在皖东</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的十月二十八日,是个星期天,东直门中组部招待所热闹非凡。早晨八点,一辆辆红旗牌轿车鱼贯而入,一下慌了在路口执勤的民警。因为当时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领导能来参会,所以预先未给警方打招呼,一下来了那么多红旗轿车(当时只有中央和国家部门以上领导才能用这种车),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民警们反应很快,调集警力前来维持秩序。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被邀请的在京老领导几乎都来齐了。大家久别重逢,共同回忆那场难忘的战役,情绪激昂。大家争着发言,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会议没有安排用歺,临别前,大家在招待所门前,按照会议的安排,留下了这两张弥足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半塔烈士陵园全貌</p> <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那件往事,我总是热血沸腾。我很自豪,我的那篇文章虽然很粗糙,却意外地促成了一次历史性聚会。我的收获不仅如此,它还让我全面地了解了半塔保卫战,对革命先辈们由衷的敬仰。同时,也让我记住了老前辈们的那种朴实,认真,热情,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品德。尤其是我接触最多的赵启民同志,他曾经身居海军副司令员的高位,而我只是一个来自最基层的普通军人,我们之间没有交结,为了商讨问题,有好几次留我们在他家里用歺,虽然都是家常便菜便饭,但我的心里是热乎乎的。现在年轻一点的人听到这样的情况,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而当时就这样发生过,我记住了,记得真真切切,每当我想起他来就会热泪盈眶,我深深的怀念他和那些德高望重的先辈们!</p> <p class="ql-block">(作者:俞达祥(昵称清泉),江苏盐城大丰人,1965年入伍,曾在南京军区高炮66师通信连任文书、班长、排长,后调安徽滁县军分区政治部任宣传干事,1987年转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