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牛淼:我的成长故事</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青春无悔铸师魂 蝶变路上绽芳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span> 人们常用“灵魂工程师”、“精神雕塑家”这些闪光的词语来形容和赞誉教师。这些美喻,于我而言,或许遥不可及,但我有对三尺讲台的一往情深;有坚定执着的青春梦想;有一颗厚朴担当的教育初心。我想说,一股成长的力量正在赓续酝酿,一段成长的故事正在蝶变的路上……</p> 一、初见——渐入佳境 <p class="ql-block"> 2010年至今,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还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时,拿着一本语文教材,我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展开语文课堂教学时的窘迫。于是我就在课前翻阅各种资料,在课本上进行详细批注,认真书写教案。如果把一节课四十分钟比作一场电影,那么教案就是这场电影的剧本。前辈老师们也告诉我上好一节课要先设计好教案。为了不至于很快讲完课,我使劲想怎么才能把这四十分钟填满,刚工作的时候教案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整齐划一的课堂形式和内容、甚至教师的引导语似乎太呆板生硬、缺少灵性。和前辈们聊天,发现原来问题出在过于“膜拜”教案,而忘记了眼前的学生。意识到这点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学生不同的课堂反应,并思考面对不同的课堂生成及时地调整课堂的节奏和脚步。在讲“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有些孩子对小动物们的脚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索性调整了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就每种动物的脚印展开了讨论,孩子们稚嫩的语言,细心的观察,探索的欲望,在这一刻展露无遗,我觉得这堂课值了。</p> 二、磨练——成长路上的大事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No.1 赛课奠基础</i></p><p class="ql-block"> 2013年9月,我通过教师推优政策回城,分配到南阳市第十四中学校。这次的岗位调动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更是我重新出发的起点。当时,我是咱们学校年龄最小的老师,当我还沉浸在自己曾经的光辉之中时,我的自以为是,我的骄傲自满,让我在教学中狠狠地摔了一跤。因为班级人数和教师层次的差异性,让我一度焦虑,难以适从。为了能帮助我,赵校长、张校长亲自对我的课堂进行精准把脉,他们的建议总是让人惊艳,正是这种老帮少,传帮带的精神给予我前进的力量。年级赛课,校级赛课、青年教师大比武、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比赛,让我汲取了更多的能量。特别是去年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对我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极大的挑战,这次同课异构是五年级的《少年中国说》,常年从教低年级,让我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但是我没有退缩。因为我有年级的团队,在教研组长付晓谭老师的带领着下,我们一起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每一个环节都是精雕细琢,在一次次的磨课活动中,我们终于雕琢出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同时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常虹老师的大胆创新,将课堂变成赛场,让学生在朗读的比赛中去充分感受我中国少年的奋发有为。边亚楠老师以“读、写”丰富语文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观摩学习活动中,使我的能力不断提升,殊荣不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No.2 名师助成长</i></p><p class="ql-block"> 2020年我有幸成为河南省名师黄迎霞的徒弟。在师傅的身上我学习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及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一直以来,师傅对我的教诲无处不在,在发现优秀的教学方法时,她会第一时间让我进行学习领悟,一起探讨;深夜里,她还在看我讲课的视频,详细的记录教学设计中的需要完善的地方;随堂课、公开课都是一点点地进行指导。我清晰的记得那次我讲的《小马过河》一课时,师傅告诉我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一、熟悉教材,能做到随意提取其中的内容。二、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深入解读,并有自己的理解。三、完善教材,查阅课文的作者、背景、同题材的文章,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师傅就像那灯塔,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No.3 国培长见识</i></p><p class="ql-block"> 有幸在许昌学院参加了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青年教师助力培训,让我在寻找语文教育之美的路上破茧成蝶。在这次培训中,我领略到了班主任邵金峰的“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精神,了解了河南省教育厅教研员吕蔚屏老师对统编教材的教学中,当下的教育评价的思考。感受到了河南省特级教师李万里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认识汉字的“文化大餐”,顿悟到教师是需要终身发展,即要向上看,又要向下看,即要向前看,又要向后看,同时还要环顾左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此次培训中,我荣获了国培计划“优秀学员”及“微型课先进个人”,这次培训让我有读书与行路的快意;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缤纷;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慨;有耳上听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暗自盟誓。</p> 三、沉淀——不停止成长的脚步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i>No.1 “阅”纳成长</i></p><p class="ql-block"> 走上教师岗位读的第一本书是《一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召开第一次家长会之前我读《正面管教》,在面对教学困境时我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学习更多课堂策略我读《让教师爱上教学》,正视学生,寻找有生命个体的人我读朱永新《让孩子创造自己》,设计德育活动我读贾高见《小活动大德育》。读书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得最高级的成长策略,它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No.2 复盘自我</i></p><p class="ql-block"> 复盘是成长的加速器,王娟校长常说复盘就是意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及时作出修正,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式。教师要想成长,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如此,教育也是这样。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我自己教育生涯中的点点滴滴,我都会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从刚开始的不会写,到现在的有感而发。这种教育反思极大地充实了我的教育生活,渐渐地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把每一位学生看作是一朵花,静心做一个默默耕耘的育花人,像赏花一样欣赏我们的学生,静心做爱为底色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像“花”一样绚丽绽放。正是因为心中有念,眼中有光,身上有劲,脚下的路才走的更稳更扎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No.3 课题研究</i></p><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开始参与课题研究,虽然我对课题这一块从未接触过,但我很感兴趣。我主持的第一个课题是《自主课堂下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主要是我负责,立项后,开始进入研究,每一个实施步骤都严格按照要求来,通过到网上查找资料,自己整合。通过在班级开展根据词语编故事、讨论会、讲故事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不断地摸索中,我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进行了有效的融合,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以读书活动和课外活动为两翼,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了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望来时路,郁郁满芳华。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辉煌已成旧时业,扶生上马献丹心”。未来的我,将坚定梦想、踔厉奋发、笃定前行、赤忱育人。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洒尽余热,再添光彩!</p> <p class="ql-block"> 牛淼,女,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语文教师,2010年参加工作。2018年获“一师一优课”市一等奖,主持课题《自主课堂下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研究》荣获市级二等奖。2020年评为“区级优秀教师”,2021评为“市级骨干教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稿提供:牛淼</p><p class="ql-block">编辑:黄勉</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