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来时路 常念旧时光

李英学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编者按:</b><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何贵朝,从事基层文化工作38年。他⽤智慧和汗⽔奋勇打拼,⽤坚韧和毅⼒默默耕耘。他是真正的孺子牛,没有驰骋千⾥,却⼀步⼀步地达到了敬业爱岗的顶峰,县上“争光贡献奖”、市上“十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重庆好人”,这些称号,实至名归。荣誉的背后是他汗流浃背,埋头苦⼲的身影。退休以后,他闲情逸致,用心创作的《不悔来时路,常念旧时光》,值得欣赏学习点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不悔来时路 常念旧时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作者 何贵朝</b></p> 一、自我介绍 <p class="ql-block">  何贵朝,男,汉族。生于1953年11月24日。重庆市巫溪县沈家乡人。</p><p class="ql-block"> 1972年毕业于巫溪县沈家小学戴帽初中班,初中文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幼时爱好文学艺术和写作。</span>曾任小学班长,学习委员。</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后,回红光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任农田水利专业队施工员,成为农村青年积极分子,于197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75年参加工作。在沈家乡工作20年。历任乡广播站站长。1986年出席万县地区劳模会。 </p><p class="ql-block"> 由于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乐于奉献,1996年调任巫溪县西宁区广播电视站站长。负责的广播电视等工作成效显著,于1998年被西宁区委评为特别重大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2001年机构改革,撤区合乡并镇,被分流到天元乡政府工作,负责驻村包队,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工作中,受到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 2006年调任下堡镇文化站站长。亲自参与修建文化站办公大楼896平方米,并将文化站建设管理成为国家一级文化站。确保了阵地独立、功能齐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12年荣获重庆市十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称号。2013被巫溪县委县人民政府评选为争光贡献奖。2009年至2013年连续五年获巫溪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奖励。2014年被评为“重庆好人”。</p><p class="ql-block">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民间五句子山歌词400首,以及《孝歌》上下集,《七百二十日甲子长历通书》、《家庭护理小膏方二百例》,均已上报出版。</p><p class="ql-block"> 热爱新闻通讯报道, 弘扬时代精神。长期为《万县日报》,《巫溪时报》和巫溪电视台业余写稿38年,受到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退休后,迁移儿女工作地,定居四川省成都市,安享晚年生活。</p> 二、苦难的童年 <p class="ql-block">  1968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三年,当年的政治口号是:“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父亲身为党的基层大队支部书记,亲自带领大队广大社员群众冲在生产第一线。一天在修建红光引水渠的工地上,父亲被开山放炮的飞石击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8岁。本来极度贫困的家,从此没有了顶梁柱和主心骨。童年的我失去了父亲,中年的母亲失去了丈夫。全家老小,都感到天崩地裂,悲痛欲绝,痛不欲生。逝去父亲的儿女们还小,还需要照顾,生活还得继续。此时45岁的母亲,从精神崩溃中解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拾起父亲留下的千斤重担,带着10岁的我,7岁的大妹,4岁的小妹和1岁的弟弟,挺着腰板,负重前行,千辛万苦,艰难地撑持这个家。</p> <p class="ql-block">  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工分制”的人,都会记得,它是以潜在劳动能力为依据,根据性别和年龄为每一个社员指定一个工分标准,按劳动天数记录工分数。年底根据每个人的工分数进行分配现金和粮食。大集体时期那些年全凭挣工分吃饭。按性别划分,我母亲被确定为半劳动力工分标准,就算天天出工,自然也挣不了多少工分,难以解决一家老小七八口人的生计。另一个挣工分的渠道,就是为生产队积蓄农家肥。我们弟兄姐妹虽然年幼,但人小志气大,个个都很勤奋,天性认穷不认输。积极为母亲分担家务活,负责割猪草喂猪,上山放牛羊,发恨割草投入到猪牛羊圈里,为生产队积蓄农家肥争工分。每到生产队种洋芋和栽红苕的季节,几十个正劳力从我们家挑出七八百担有机肥料渣子粪,当年还被生产队评为肥料产出状元户。积蓄农家肥成了我们家挣工分的主要部分。年底生产队还能按母亲的劳动工分和我们兄弟姐妹积蓄农家肥的工分,分得些粮食过年。就这样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带领下,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长大并成家立业。</p> 三、饥荒年代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弟兄姊妺幼小的时候,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为抚养我们成长,单身39年,从不再嫁,真是难能可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饥荒年月太多,过年吃一顿饱饭以后,家里再也没有一颗粮食。山坡上和树林里的野菜野果子成了我们的主食。最难熬的是春节过后的正二三月,几乎家家户户缺粮,借贷无门。跑到田里撬隔洋芋是我们的强项。用木棍撬起来的母子洋芋,架在炭火上烧着吃水洿洿的。</p> <p class="ql-block">  隔洋芋撬完了就撬麻红苕。我们老家门口有一块麻园,每天撬一兜,其实麻红苕烧着吃,比母子洋芋好吃些,糯糍糯糍的。可是一兜青麻又不能撬完了,否则,青麻就会死掉。油杉树的根也能吃,除去粗皮,里面红红的,烧着吃,比麻红苕又要好吃点。还有水麻树、马桑树果子、木瓜籽、婆婆针、鹅儿肠、地尖皮、艾蒿,等等,出来什么吃什么。那可真是度日如年啊。尽管如此艰难困苦,我们仍然保持父亲生前是大队书记的红色本色,不逃慌要饭,饿死不偷鸡摸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胡璧三(左)与董家琦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熬到1971年董家琦任巫溪县委书记,胡璧三当西宁区委书记,刘旭辉当沈家公社党委书记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双龙出洞,种子良种良法,梯级换种,狠抓红苕、洋芋、包谷三大坨,才吃上饱饭。如今社会进步了,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国强大了,物资丰富了,一定不要忘记老一辈一路走来的艰辛。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狠抓粮食保饭碗,中国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装中国人自己的粮,历行节约,千万不能浪费一粒粮食。让美好幸福生活万年长。</p> 四、跳出农门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正月初四,吃完早饭,正准备到农田水利专业队上工。突然听到广播里喊:“请红光七队听到广播通知的何贵朝到公社来一下”。大哥何贵元十分惊讶的问我:“你在外面是不是干了些见不得人的事?不然公社喊你去做什么”?我说:“除了在农田水利专业队负责施工外,那里也没去过,那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那些年,我从未去过公社,是什么情况总得面对。于是我心怀忐忑,急急忙忙跑到公社。党委书记文汤万拉着我的手说:“听驻村干部唐长浩部长介绍,说你在红光大队农田水利专业队负责施工,兼任会计和出纳,工作蛮负责任,深受群众好评”。</p> <p class="ql-block">  文汤万双眼炯炯有神,对我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继续说:“还听说你经常办墙报公布农田水利施工进度,每个生产队每年都完成上十亩成块成片的梯田,群众看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表现得很能干,我们公社就差你这样的年轻人”。文汤万一番表扬以后,最后说出实情:“覃太平要调往区公所,我们建议你来接替他的工作,但晚上有一个小测试,看你的表现和成绩,你快去准备准备”。</p> <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7点,文书记亲自监考。覃太平找来一张报纸,要我在广播上诵读。由于我在农田水利专业队经常组织大家学习,诵读起来,比较流利,三千多字的文章,我用10分钟一口气读了下来。文书记当着覃太平说:“小何可以,口才吐字清晰,语气情感表达充沛,测试合格,赶紧给区委书记胡璧三打个电话,说公社测试通过了”。不久,我离开了农田水利专业队,来到公社上班,接替了覃太平负责的广播文化宣传工作,同时还负责公社火食团长工作。</p> 五、我和辣妹 <p class="ql-block">  来到沈家公社上班的第二天,我来到沈家分销店为公社伙食团采购食品,付完打酒的钱以后,营业员陈烈凤叫来收购员吴明英帮忙打酒。我一眼望去,天啊,太美了!十六岁小小的年纪,高高的个子,黑黑的头发,圆圆的脸,简直是仙女下凡。是那家的姑娘这么美丽,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她。</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从沈家公社来到分销店收购处。这个貌美如花的吴明英,从里屋拿出一个红苕糖粘连的包谷坨递给我,小脸蛋显得有些通红,抖嗓着声音小声对我说:“何同志吃包谷坨”。我心情激动直打鼓,伸手去接,但没有接住,包谷坨瞬间掉落地面。我不好意思,涨红着脸,弯下腰去捡。正好脚底踩着散落在地面的包谷子一滑,怦的一下,来了个四脚朝天。吴明英捂着通红的脸哈哈大笑。此时的我,显得无地自容,很害羞似的。我捡起包谷坨爬起来,边吃边笑着走出收购处大门,但心里乐滋滋的,有说不出的高兴。原来美丽迷人的吴明英,就是使我神魂颠倒,如梦如醉,十分可爱的辣妹子。</p> <p class="ql-block">  向往新生活的梦想总会成真。离开沈家分销店以后,吴妹子美丽的容颜总是在我脑海里浮现,心里千思万想,要是我有这个好命,能得到吴妹子,我这辈子就算值了。什么都不要她做,好好地善待她。没过几天,吴妹子到兽防站上班去了。后来才知道,吴妹子在收购处工作是打填班的。打这以后,我每天下河,朝着河的对岸兽防站,望眼欲穿,多想吴妹子能够现身。通过后来进一步地接触和了解,吴妹子终于同意嫁给我。为此,我高兴了好些日子。</p><p class="ql-block"> 吴妹子生于1960年,比我小7岁。由于年龄差距太大,等到晚婚年龄还差四年,我们只有默默的相亲相爱。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吴妹子20岁那年,我都27岁了。1981年,我们志同道合,终于取得结婚证,成为合法夫妻。1982年,女儿何红玫出生,1989年,儿子何林洋出生。两个孩子的学业和事业有成,特别要感谢时任沈家小学禇金诗校长的栽培和教育。</p> 六、建房造屋 <p class="ql-block">  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没有房屋住,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我们临时打住在兽防站。三天两天赶我们搬家。</p><p class="ql-block"> 1984年因公务下队,我和办公室文书刘登厚一道,前往高峰大队处理队社界线纠纷案件。晚上我和刘文书睡在一铺,刘文书对我说:“老何,你怎么不自己建个房子”。我接着说:“一没有钱,二不知道建房子怎么办手续”。刘文书对我说:“你只要有决心建,建房手续我帮你办”。第二天早上,刘文书就帮我把建房申请书写好了。</p><p class="ql-block"> 下队回到家里,我把想建房子的想法说给吴妹子听,平时吴妹子性格泼辣,这次听我说要建房子,她喜出望外,并说你这个想法很好,可是没有钱怎么建房子?我说钱可以借嘛。于是,我们说干就干。向信用社贷款成了我们资金的主要来源。</p><p class="ql-block"> 我们夫妻二人,白天做好单位本职工作,晚上为自己建房,挑沙、抬石、打砖、浇梁、倒板、粉墙,天天打夜战。有次买钢材,用板板车拉,天黑从县城出发,天亮拉回家。就这样如燕子衔泥建窝一般,辛苦了8年,4层568平方米的钢混结构房子终于建成。单位工作还年年得奖,这就是公私两不误,一举两得。吴妹子成就了家的幸福,我从内心感谢这位贤慧、勤劳、勇敢的妻子。</p> 七、天赐木板凳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和吴明英夫妻俩负债累累,通过多年自身努力,如燕子衔泥建窝一般,在沈家公路边沿,修建了一幢居家携身的房屋。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极度困难,房屋建好以后,只是一个空壳,室内什么家具等生活用品基本没有。</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家住中梁乡,我二姨的儿子吴明富来到我们新家。妻子为了招待客人,特意做了几个好吃的菜罢在桌子上,但由于没有板凳坐,大家只好站着吃饭。此时,我借机对妈妈说:“妈,能否把您老房子里的楼板给我一块,用来做几条木板凳,您看嘛,客人来了,都这样站着或蹲着吃饭多不好”。话音刚落,妈妈当即火冒三丈,只见她把手里吃饭的筷子甩到门外,口里连连嚷到:“真是伤了个心啊,几块楼板板都要争”。我赶紧把妈妈甩出去的筷子检回来,擦干净以后重新递给妈妈,并说:“楼板我不要了,您快吃饭喝酒,我的好妈”。客人见到这样的场景,自然显得有些尴尬和无耐。</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还没亮,客人不辞而别就走了。我们还在睡梦中,突然有人在自家门外喊:“大妹,大妹,快起来,我在回家的路上,刚在学校里边公路上看到,有根木材从车子上掉了下来,还在公路上没人检”。我赶紧跟着客人吴明富往学校那边跑。这时,心里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如能检到这根木材,可以用来做板凳了。害怕的是,这木材早被别人检走了。跑近一看,木材还在公路上。我和吴明富抬着木材赶紧往家里走,内心感到无比高兴。</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请具有多年木工手艺的李忠福来到家里,对他说明做木凳的事,并将检来的木材提供他丈量。经他画墨规划,不多不少,这检来的木材,刚好够四条板凳面子和十六只板凳脚的用材。经李忠福通过多种工序加工出来的四条板凳,四轮上线,光华平实,经久耐用。从此,家里有了木板凳,结束了用餐站着吃饭的尴尬局面。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想,是那位菩萨开恩,赐我木材,解我燃眉之急,我会毕生感激!</p> <p class="ql-block">  既然老天爷眷顾了我,我也从此学会感恩,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当我遇到有人乞讨时,我总是5元10元的给。帮乡扶贫那些年,我负责联系的帮扶对象和结对帮扶因残致贫的特困户家庭,每次捐款都是200元以上。遇到有人扯皮打架时,我总是奋不顾身的去劝解。遇到有人犯我的事,我总是忍让忍让再忍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为盲人贫困户捐款。</b></p> <p class="ql-block">  工作上生活上总是吃苦在先。不论走到哪里,工作到那里,我总是乐观向上,坚持坚忍不拔的高尚品格;我总是顽强拼搏,坚持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我总是热爱生活,坚持乐于回报社会的宽广胸怀;我总是立足本职,坚持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大度洒脱,能容人容事,乐观向上,这些都是我的本性,领导和同志们都称我老玩童。有人还说,老何这个“重庆好人”称号,名副其实。</p> 八、普及有线广播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广播不仅是党的喉舌,还是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为抓革命促生产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广播大力宣传党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办好自办节目,扩大广播在农村的使用面和受益面,是我要做的主要工作。</p><p class="ql-block"> 开初沈家公社的每个生产队只有三只广播喇叭,且大部分都集中在生产队领导附近或家里。社员们很多时间收工回家,顾不上做饭吃,要跑到较远有广播的地方听广播。我小时候,就有顾不上吃饭,跑到七八里远的春树包梁金常家里听广播的经历。那时候常想,要是自家有广播就好了,吃饭、洗碗、做家务都可以听广播。</p> <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以后,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广播人。为了发展农村广播事业,我每天将兼职负责伙食团的粮食和蔬菜备齐备足以后,早上七至八点自办广播节目结束后,我就急急忙忙地爬山涉水,深入村社农户,宣传发动群众,仔细讲解广播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动员农民投工投劳,拉线立杆,安装广播。</p><p class="ql-block"> 可是,到了1982年,农村土地被承包到户,大面积的树林被封山育林,零星树木也被划归私人所有,农民投工投劳的现状被彻底改变,这下广播的普及发展,一无劳动力,二无电杆,三无资金来源,面临着严峻挑战。除少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民,自己出钱出力或交换劳动力安装广播以外,大部分农户因缺钱缺劳动力放弃了听广播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决定在两河坝开办一家专瓦厂,找钱发展广播事业。人手不足怎么办?我找到在云阳家俱厂工作的弟弟何贵清,向他表明想法以后,他立即放弃技术工程师岗位的高薪待遇,回到沈家,协助我办起了专瓦厂,加工的产品畅销二五八区,从此,也赚到了一些利润。</p><p class="ql-block"> 一年以后,我们用卖砖瓦的钱,到县广播电视局买来水泥电线杆50多根,由农民互帮互助互换劳力,抬电线杆到所需位置,立杆架线装广播。不到三年时间,沈家公社各村社队由先前的270只有线广播,发展到1990年的1000多只广播喇叭,入村入社入户率达到95%,居全县之首。</p> <p class="ql-block">  广播普及入户率高,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性的自办节目灵活多样,成了领导召开广播会讲政策、讲法律、总结和布置农村工作的经验和任务的主要阵地。二是娱乐性自办节目丰富多彩,结合本地实际,宣传报道好人好事,普及农用科学知识,播放音乐文化等娱乐节目,其内容喜闻乐听。有的自办节目的重要内容,还要整理成新闻稿,送万县日报社、宁河报(后改为巫溪时报)和县广播站,用稿率均在10%以上。1987年荣获万县日报、宁河报、县委宣传部、县广播局表彰奖励。</p> <p class="ql-block">  领导召开广播会很受群众欢迎。1979年有天晚上,王文玉书记主持召开广播会,点名四兴五社陈胜高违犯计划生育超生子女,当时陈胜高的母亲正在垛猪草,听到广播内容以后,站起来就是一猪草刀,把广播喇叭砍成两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还当着笑话,传遍沈家全公社,附近的邻居还骂她是夯女人,“自己不争气,还拿广播出气”。我们还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早上五点钟,开两分钟的广播,喊姑娘大嫂起来煮饭。七十年代生产队出工时间都是七点钟一个模式,出工出晚了要受罚。五点钟喊大家起床煮饭深受老百姓欢迎。</p> 九、建立标准机房 <p class="ql-block">  县广播电视局根据沈家乡的广播入户率位居全县第一,当即派来技术工程师刘传志,为我们沈家乡的广播上档升级设计标准机房,并奖励上万元的播控桌和隔音设备。经考察,现有房屋不达标,标准机房无法建立。</p><p class="ql-block"> 得知这个结论,我心里凉了半截,但又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我立即找到时任沈家乡党委书记的向洪高,汇报了县广播局派人考察设计标准机房的结果,并恳请乡党委和政府领导支持广播事业上档升级,重新修个房子,争取全县第一个广播标准机房落户沈家。</p><p class="ql-block"> 书记向洪高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会议,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定支持我的提议修建房子,建立标准机房,并同意从乡里合作基金会借15000元,由我负责比着葫芦画瓢,用于建房开支。</p> <p class="ql-block">  当得知向书记告诉上述消息以后,我从内心感到万分高兴,并感谢乡领导的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找来工程技术承包人员胡世见,让他设计方案和资金概算。胡世见说:“按要求地平面要80平方米,标准机房建在二楼,上面还要加盖,下防潮湿上防暴晒,24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要40000万元,你15000元怎么做也不行”。于是,承包人胡世见当即退宿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又不敢找乡领导说钱不够的话,怕这个项目搞落了,只好毛起胆子拿着15000元自已干。好在前些年我自己建了私人住房,一是心中有数,有建房经验,二是工用俱和胎子料自己有。为此我信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  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楼要形成框架结构,这时遇到了难题。那些年,乡政府没有会议室,趁这次修建标准机房时,一楼要设置为会议室。可倒大梁这活,我可真没干过。找来师傅左看右看,都少不了2000元。一根大梁要2000元,那来的那么多钱,于是我尝试自己干。</p><p class="ql-block"> 我跑到粮站去仗量他们建筑物上的大梁尺寸,粮食保管员黄祥清说:“横梁的高度要大于宽度”。于是我把横粱的高度做成八十公分,宽度做成四十公分,就这样,难题解决了,上面的承重也没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历时半年时间,底层为会议室,二楼为标准机房的建筑物爬地而起。县广播电视局的隔音装修和播控桌也全部支持到位,从此,全县首个标准机房隔音高效播控系统和无线广播传输系统在沈家诞生。</p> <p class="ql-block">  我调西宁区公所上班两年后的1998年,西宁区区长杨卫东带领全区各乡镇广播员和分管领导在沈家乡召开广播工作现场会。我以参会人员领队的身份,回到沈家,旧地重游,感到十分亲切,并负责主持了这次会议。从此,沈家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广播的先进经验和标准机房的建设在全区各乡镇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p> <p class="ql-block">  在沈家公社负责广播工作二十年,既有婚姻家庭的美满,也有工作事业的发展。婚姻家庭是成就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业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踏实做事,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因此,年年获得县、区、乡表彰奖励。由于这20年工作成绩显著,1996年被调往西宁区公所工作。</p> 十、由乡镇到区公所 <p class="ql-block">  1996年,原西宁区广播电视站站长肖德顺同志晋升为下堡镇副镇长。经组织决定,派我从沈家乡前往西宁区公所,接替肖德顺同志的区广播电视站站长工作。县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叶宗孝和事业股股长王家元送我到西宁区公所。</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交接座谈会上区委书记舒疏畅说:“何贵朝同志调西宁区任区广播电视站站长,是区委区公所平时掌握的情况以及目前工作岗位需要决定的。何贵朝同志在沈家工作20年,工作踏实肯干,业务工作开拓创新,在全区率先建立首个标准机房和无线广播传输系统,从此结束了老百姓投工投钱办广播的负担。希望何贵朝同志在新的岗位,把普及沈家广播事业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全区,让全区所有老百姓既能从广播中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又能为老百姓减轻对广播事业的投入再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  叶宗孝副局长在发言中强调说:“西宁区委领导对何贵朝同志过去在沈家乡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平价和肯定,希望何贵朝同志不负区委区公所厚望,继续努力,不但要把全区广播工作搞好,还要把区广播站有线电视办好。当前西宁区和通城区在有线电视建设方面,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过去县局缺乏了解对七八三厂试制材料的投入使用,导致线材裂口掉壳,严重影响用户收视质量,需要更新换代,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希望何贵朝同志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尽快解决有线电视质量差的问题,为西宁区委区公所和我们县局排忧解难”。</p> 十一、我的选择 <p class="ql-block">  1997年,我从沈家乡调西宁区公所广播电视站工作已是一年多时间,然而沈家乡的父老乡亲仍然惦记着我,乡党委书记朱安康,代表沈家乡父老乡亲的意愿,向区委递交申请,强烈要求我回沈家当乡长。申请书中列举了许多理由,说我在沈家乡当广播员这些年,为当地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和好事。在建标机房时,为了顾全大局,在没有追加建筑资金的情况下,打紧开支,为乡政府增设了会议室,从而结束了借用居民场所开会的局面;为减轻农民负担开办砖瓦厂挣钱买水泥电杆发展农村广播;带领街道居民投工、投劳、投钱,从鹅蛋村龙洞沟引水安装自来水,解决了街道居民和附近老百姓吃水难题;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投钱,将国营供电线路安装到各家各户,结束了机关和当地居民群众长期使用红光电站南瓜花和灯下黑的现状;带头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义务调解民事纠纷,被街道群众称之为闲事委员会主任,等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中共巫溪县西宁区委书记华祖军。</b></p> <p class="ql-block">  区委书记华祖军找到我说:“沈家乡党委向区委申请,代表当地干部群众直接找区委点名要人,要你回沈家当乡长,如果你愿意,我们区委将积极支持你的意愿”。我说:“谢谢华书记的好意,也感谢朱安康书记,更感谢家乡的干部群众,我现在不能回去,因为县广播电视局叶局长送我到区公所来,包括区委都寄予了我很大的希望,要求我尽快恢复有线电视,恢复群众文化生活,这项工作正处于艰难时期,我是共产党员,工作越难越要主动干,知难而进不能退却,不能哪里好搞哪里职位高就往哪里跑”。区委书记华祖军亲切地对我说:“看来,你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这样的人,我们区公所更需要。那你就好好在区公所干吧。”</p> 十二、重置有线电视 <p class="ql-block">  西宁区公所周边2000多有线电视用户,原投入巨额资金,由县广播电视局协助兴建的7个频道的有线电视网,当时因县局采购设备材料时,缺乏了解,购入的信号输入线,质量较差,裂口掉壳,除附近500米以内用户能模模糊糊地看到3个频道以外,其于500米以外的用户全部看不到电视。老百姓纷纷到区公所讨要说法。我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勇敢地站出来为区委区公所排忧解难。职工何权和向保翔说:“有线电视既是群众的文化生活,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投资居民长时期看不到有线电视,将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何站长肩负的这项工作压力大呀”。</p> <p class="ql-block">  重置有线电视输入设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关键的关键还是缺钱。于是我们开动脑筋,左思右想,想尽办法寻找找钱的项目。那时全区各乡镇包括区公所,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打印文件都要进县城,每进县城打印一次文件,不仅要支付差旅费,更重要的是耽误时间,延误工作进程。我们描准这个项目,向银行贷款5万元,购买设备设施,落实专人负责,办起了打字复印业务。从此,区公所及各乡镇机关和学校等法人单位和自然人,所需的各类文书打印业务,都集中在我们开办的这个打印店,既方便了各机关单位和顾客,又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真是一举多得。</p> <p class="ql-block">  尽管有了部分收入,但相比重置有线电视设备,耗资巨大,这只是杯水车薪。后来我们又对外开设了家电维修业务,资金缺口还是很大。于是又采取站内职工集资和贷款行动。从西中到沙坝坪全长3公里多,标准整改需要资金2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只有5万,15万元的资金缺口,全部压在站内职工头上。全站职工放假3天,出门找钱。3天后回来,都说借贷无门,空手而归,颗粒无收。于是又想出办法,由站内职工投工投劳,省去劳务支出。乘下的缺口,由我找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借贷。就这样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了资金难题。</p><p class="ql-block"> 1998年春节前,整个有线电视网络全部整改重置结束。用户电视频道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了15个。为提高播出质量和尽快还款,我们又开设了点歌和对外摄像等业务,将优质节目和优质服务送到家家户户。现在的电信、移动、联通等线网都是挂在我们有线电视杆柱上的,起到了一杆多用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1998年,在全区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华祖军宣布:何贵朝同志被评为特别重大贡献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1000元。还号召全区中青年干部向何贵朝同志学习。</p> 十三、重回乡镇 <p class="ql-block">  2001年机构改革,撤区合乡并镇,我负责的广播电视划归网络公司管理。区机关所有在编干部职工,一部分离岗退休,一部分分流到乡镇工作。我被分流到天元乡政府工作。在报到的那天,负责乡政府广播工作的魏文成,看到我这个广播电视人的到来,卷起铺盖要走人。我立刻拦住他并说:“老伙计,你暂时不要走,等侯看乡里面怎么安排我的工作”。过了一会儿,时任天元乡党委书记杜超同志告诉我说:“老何,你和我们一起搞行政工作,广播站的工作,还是由魏文成顶起”。我很感激杜书记对我工作的安排,并对杜书记说:“魏文成虽然没有转正在编,但他毕竟是和我们在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应该得到组织上的关心和照顾”。实际上魏文成在乡里,其广播岗位是空虚的,成为一个打杂的临时工,因为当时广播和电视工作都是瘫痪的。为了让魏文成在乡里安身立业,我按照乡政府的组织分工,被安排驻阳坪村,联系农村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我在阳坪驻村包队期间,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主要工作之余,出于对广播电视工作的热爱,积极支持协助魏文成在乡政府,恢复和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让魏文成在乡里有事做有钱拿。</p><p class="ql-block"> 此时站内广播和电视设备设施十分简陋,我利用过去在区站的工作关系,取得何权的支持和帮助,争取到部分材料,全面更新了电视设备,整改了用户线路,电视频道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7个,播出质量和收视效果彻底得到改变,用户支出的收视费由原来的零收入转为全额收取,基本解决了魏文成的工资按月发放。</p> <p class="ql-block">  2003年7月的一天,一场特大暴雨在一夜之间,洪水淹没了公路。乡政府到八角庙,长达3.5公里的有线电视主干线和16台放大器,全部被洪水卷走。导致37户电视用户中断信号。此时,老百姓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找到乡政府,要求尽快恢复有线电视。我凭熟悉的业务工作经验,通过摡算,恢复网络设施需要3万元的资金。但按我的另一个想法,如果在八角庙建立一个前端,只需1万元,可以节省2万元。我把方案报给乡党委政府,得到杜书记的同意。然后在当地信用社的支持下,给予贷款1万元,用于材料购置。我亲自靠前指导,通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最终在八角庙建立了一个能传送5个频道的前端。从此,周边各家各户,都能看到清晰度很高的电视节目,用户感到特别满意。</p><p class="ql-block"> 我驻队联系阳坪村的工作,也在年度考核中,获得好评。</p> 十四、走进下堡镇 <p class="ql-block">  2006年,县广播电视局一纸红头文件,将我从天元乡调入下堡镇。全县撒区合乡并镇以后,下堡镇人民政府被迁入原区公所所在地办公。因我在原区公所工作过6年,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熟悉,并不生疏。这里地处巫溪县东北部,东连大河乡,南接长桂乡、天星乡,西邻中梁乡,北靠猫儿背国营林场,距县政府驻地34千米,区域总面积205平方千米。清朝时期,下堡镇一带属石门里第七甲。1992年9月,由宁桥、下堡、半溪3乡合并为下堡镇。户籍人口为17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在我人生38年的工作历程中,下堡镇是我曾经工作过的第4站,也是最后一站。退休前8年的美好时光,我在这里把宣传文化工作做到了极致。下堡社区和宁桥社区以及上栈村、龙安村、桔林村、下堡村、后坝村、宁桥村、石门村、金狮村、安里村,都留下了我奔跑的脚步和辛劳的汗水。当我把宣传文化工作送到下堡全镇千家万户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攀爬猫儿背山、界梁子山和境内最高山峰贝母山的艰辛和趟越境内西溪河主要支流崇溪沟、板桥沟、半溪沟、古园沟、小安沟的不容易。在下堡镇文化站工作的8年,书写了我人生的辉煌岁月。</p> 十五、兴建文化站 <p class="ql-block">  乡镇文化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是宣传和展示农村文化的窗口,是提供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精神文明生活的主要阵地。抓好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就能够带动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能够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权益,就能够在文化战线引领乡镇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助力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p><p class="ql-block"> 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从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抓起。而当时,下堡镇的宣传文化基础设施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我找到时任下堡镇党委书记的黄作盛,向他说明需要建立文化站的意愿,并详细说明了修建文化站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和由此产生的效果,如果没有文化站作支撑,一切都是空谈。接着,黄作盛书记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写一个建立文化站的书面申请给他。</p> <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我就代表下堡镇人民政府,将一份申请事项清楚具体、涉及数据准确无误、理由充分合理、内容实事求是、态度诚恳朴实的申请写好了。第二天早上,我将申请书交给黄作盛书记,他展开申请一看,表示十分满意,当即叫我将这份申请尽快送到县上。</p><p class="ql-block"> 呈上书面申请的第三个工作日,县文广新局一纸批复文件传到下堡镇,批复说,同意建立文化站,并拨付资金给予支持。大家对此喜出望外。又一个三天过后,建筑工程队开进了下堡镇,按照设计方案,加班加点昼夜施工。</p><p class="ql-block"> 炎热干旱的夏天,整个下堡镇严重缺水。4层楼的框架建筑,在混泥土浇筑时,因天旱缺水,工人们每天只浇水养护一次,我告诉他们混泥土每天必须保证6次洒水养护。他们说:“这个天干太严重了,到处缺水,我们人都弄不到水吃,你叫我们怎么去保证6次洒水嘛”。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到较远的西溪河取水,又将取来的河水,自己扛到框架浇筑面上,洒水养护,保证了工程质量。通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奋战,用时11个月时间,8间4楼1底896平方米的宣传文化站顺利完工交付使用。</p> 十六、文化大发展 <p class="ql-block">  下堡镇有了自己独立的宣传文化站以后,随及又建立起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电教室、文化活动室、宣传橱窗等文化设施。“六室三场一橱二停”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到2011年末,下堡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84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职人员22人;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896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2个,其中分类登记编号上架的村社农家书屋11个,建筑面积370平方米,藏书量达244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p> <p class="ql-block">  到2011年末,下堡镇有体育场地5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人;100%的街道社区和85%的乡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0%。全镇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9.5%。通响率达96.5%。有线电视用户数0.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1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7%,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500小时。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县委书记郑向东(右二)参加太极拳表演。</b></p> <p class="ql-block">  全镇建起了以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太极拳队4个、腰鼓队4个、老年健身操舞队3个、老体协会员240人,在历届党委政府黄作盛、向洪高、胡绍学、骆忠明、陈寒冰、罗兴忠的正确领导下,每年都要举办重大节假日活动10次以上。参加县上太极拳比赛、坝坝舞比赛、民间山歌比赛均获得一等奖。对外宣传名列全县前茅。全县首个市级卫生乡镇在下堡镇成功达标验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县长罗成(右二)参加太极拳表演。</b></p> <p class="ql-block">  大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下堡镇文化站工作期间,我每年都要抽出时间,爬山涉水,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将收集整理的《五句子山歌》和《巫溪民间故事》整理成册,并于2007年和2009年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名山歌手和1名故事能手成了市级传承人。2011年,下堡镇的《五句子山歌》和《巫溪民间故事》又被授予“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收集整理的《孝歌》上下集、《七百二十日甲子长历通书》、《家庭护理小膏方二百例》,即时上报,被有关部门编辑出版。</p> <p class="ql-block">  下堡镇文化站先后被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广新局列为全县示范文化站以后,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熊莉,曾率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自到下堡镇来考察,参观了广播室、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等场所。在广播室内,熊莉仔细翻阅了下堡镇自办广播节目历次《农民之声》节目稿件,在听到《农民之声》播放内容时,熊莉对下堡镇将本土文化五句子山歌融入到广播之中表示赞许。熊莉当时表示,《农民之声》分成“今日下堡”、“乐和新农村”、“三农答疑”、“健康知识”、“下堡有约”等栏目,符合下堡工作的实际,十分贴近老百姓,应尽快在全县推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熊莉(右二)考察下堡镇文化站。</b></p> 十七、重庆十佳 <p class="ql-block">  2012年2月2日至3日,重庆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在渝州宾馆举行。会议总结了2011年重庆市宣传文化工作成绩,研究部署了201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对2011年度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p> <p class="ql-block">  巫溪县委宣传部部长邓巨波、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四方参加了会议。全市十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和优秀宣传文化干部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温俊华主持会议并讲话。温俊华局长在讲话中,特别提到巫溪县下堡镇和我的名字,他说:“特别是巫溪县下堡镇宣传文化工作最具特色,文化干部何贵朝把自己造就成文化人,创新性的开展文化活动,值得大家尊敬”</p><p class="ql-block">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大会主席台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a href="https://www.meipian.cn/4aan13or?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守望文化守望精神家园</a>》,受到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会议还表彰了2011年度优秀区县宣传文化干部、十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我被授予“十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p> 十八、重庆好人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凡人善举、凝聚社会正能量,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文明办、重庆市总工会、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妇联、重庆市慈善总会共同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网络评选活动,从2012年6月起在全市展开。此项活动旨在发现身边好人、宣传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积极<span style="font-size:18px;">推荐,积极评议身边好人。在2013年第13期推荐的“重庆好人”活动中,我被评为“敬业奉献”类“重庆好人”,</span>为重庆的道德名片书写了光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编辑配图 李英学</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6.cn/4bdafhm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不悔来时路常念旧时光》,读 后 感,作者 薛荣竹</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aan13or?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守望文化守望精神家园</a>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编者简介。李英学,男,汉族,1955年5月21日生,重庆市巫溪县土城镇人,1977年9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在职大学专科学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历任巫溪县土城人民公社土城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四川省峨嵋中药学校34班团支部书记兼党小组长,巫溪县中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长、专职党支部书记,巫溪县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成都华福宁制药总厂企管部长、厂长助理、厂长,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巫溪县分局办公室主任、药品稽查大队长、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市场监管科科长、行政审批科科长、工会主席、副处级调研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