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们大学毕业40年,按惯例应该组织一次班级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们海南聚会时,有人提议,毕业40年聚会安排在北美(因为海外同学大部分在美国和加拿大),这提议得到不少同学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仅过了不到4年,天灾人祸,世界变了模样。</p><p class="ql-block"> 2019年底新冠病毒突袭人间,肆虐世界,至今仍阴魂游荡,让人类看不到重回正常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中美关系的恶化、俄乌战争,更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心情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 在如此情境下,别说去北美,就连在国内安排聚会都几乎不可能,无奈,我们选择了在网上举办毕业40年的同学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当年,通过1977年文革后的首次高考,我们61个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孩子,进入北京邮电学院7721班,成为了同学。</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的入学身份五花八门:工人、农民、知青、教师、退伍军人、应届高中毕业生等。最大、最小同学的年龄几乎相差一倍,已属忘年之交。</p><p class="ql-block"> 能进入77级大学生行列,每个人背后都有曲折的故事,每个人都称得上是“脱颖而出”,每个人胸中都有股“欲飞”的劲。</p> <p class="ql-block"> 四年大学生活,同学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学习,处成了兄弟姐妹,结下了一辈子的同学情谊。</p><p class="ql-block"> 再也忘不了301阶梯教室的四块大黑板,再也忘不了毛主席塑像广场的立体声音乐,再也忘不了挤在宿舍听着“单田芳”吃着从食堂打回来的饭,再也忘不了颐和园的集体活动……。</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闯荡海内外,拼事业、忙生活,几多曲折、几多精彩。</p><p class="ql-block">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同学们都在成长,一些人长成了专家、教授,老板、将军,高官、高管,身份变了,气度也变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同学相聚时,仍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没大没小”。没</span>有什么官员、老板,没有什么将军、教授,只有“同学”,你还是当年那个臭袜子熏人的小伙儿,她仍是班里那个扎着小辫儿的女孩儿。</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毕业40年了,同学们从青年、中年走到了老年。</p><p class="ql-block"> 40年里,各人走过的路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看事物的角度自然不同,认知上有差别是很正常的事,没有必要去争论,更无须去指责,每个人都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毕业4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一定是同志,但依然是同学,这就足够让我们聚在一起举杯畅饮。</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定在2022年9月25日在微信里聚会,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时差,聚会将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p><p class="ql-block"> 虽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心情已开始兴奋,大家可能和我一样,都在思索着用什么方式、拿出什么东西在聚会时呈现。</p><p class="ql-block"> 翻看同学们历年聚会的照片,看到时光在同学们笑脸上流逝,心中有一丝淡淡地伤感。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脸上纯真依旧的笑容,又感到满满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前段在网上看了一个帖子,一个文革前毕业的某大学班级,全班同学一个都不少的过了80岁,而且还经常组织聚会和游览活动,真让人羡慕,真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p><p class="ql-block"> 当我把这个信息发到我们班群里时,同学们纷纷说:我们也要向他们那样,好好生活、保养身体,共同参加毕业50年聚会、60年聚会、70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那张照片:一位苏联二战老兵,孤零零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二战结束后的每年5月9日,他都和当年的战友们相约来此聚会,终于,到了2011年的5月9日,他在这里独自一人坐了一整天。</p><p class="ql-block"> 孤零零坐在长椅上的他,军装整齐,胸前挂满军功章。可能好几天前他就进入兴奋状态,期待着和战友会面。在聚会的那天,他一定是早早起床,精心打扮,希望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送给战友。当独坐长椅一天时,他当然明白了什么,虽面无表情,内心一定波涛起伏,思念往日的战友,回忆欢聚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毋庸讳言,我们的同学聚会也终将会有那一天,微信群里的问候,如同飞向宇宙深处的飞船,再也无人回答。</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们须更加珍惜当下的同学友情,抓住每一刻的开心,应聚尽聚。</p> <p class="ql-block"> 网上聚会也有网上聚会的优点,洒落在全球的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济济一堂”,每个人都可以提前准备好文章、照片、音频、视频,把自己的祝福、自己的回忆、自己的形象、自己的生活片段、自己的才艺,在聚会那天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我在微信上建议大家“闷头准备”,不要“泄密”,到聚会时再拿出来给大家惊喜。</p><p class="ql-block"> 想想都让人高兴,聚会那天打开微信,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登场,一串串“盲盒”蹦出,一波波惊喜涌现,那是多么美好,怎能不让人期待,怎能不让人有迫不及待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珠海的一位同学,聪明能干,后来不幸遭遇车祸,大脑受到损伤,但还能记得同学。我联系了他儿子,告知我们将在网上举办同学聚会的消息,他儿子说,到聚会那天,他将去陪老爸一天,观看同学们聚会的实况。</p><p class="ql-block"> 儿子的陪伴,同学的问候,那天,一定是他开心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我们共同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其实,等待美好到来的过程,已在美好之中……。</p>